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怎麼漲的?

古樹80358565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經上漲13年,還不知道怎麼上漲?

從2005年開始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018年肯定要上漲退休金,原因有以下幾點:

從經濟發展來看:

2017年全國生產總值GDP已經超過82.7萬億,這是說明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在發展中國家是最快的。請看下圖:

從居民人均收入來看:

2017年人均居民收入增長已經到7.3%,收入高達25974元。這說明裡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更進一步。

從社會保障方面來看:

全國人均壽命已經到76.7歲,龐大的退休人口,養老金虧空問題一直存在,所以通過上調退休金估計年輕人上調退休金。才能平衡養老制度平穩發展;

不過話說回來,退休金過高的應該歇一歇,照顧一下退休金在2000元以下的人員;

如果按著現在的上調方法,退休金越多,上漲的越多,如此下去很難平衡。

通過上面三個方面的考慮,2018年人均上調比例不會低於5.5%,應了那句話“越努力,越幸運”,我們應該懷著一顆健康的心態,迎接2018年上漲退休金;

說一千道一萬,領取再多的退休金也不如有一個好身體;大家對不對?


舉一反三

我國的企業退休人員工資增長是從2005年開始的。為什麼說是從2005年呢?這裡邊有一個歷史原因,那就是2005年的時候,國家下發了一個文件,不是人社部發的,是國務院發的,叫做《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這個文件提出了改革我們的養老金計發方法。

以前的時候我們是怎麼計算發放退休待遇的?退休職工達到年齡後,一次性領取20%的社會平均工資退休金,再加上個人賬戶餘額除以一百二十。這樣社會平均工資調整,也會帶動著工人的退休金調整。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個人賬戶金額不斷地貶值,實際上退休待遇越來越低。打個比方,20%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沒有問題,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是100元,十年後還是100元,購買力就嚴重下降了。

所以,國家改變了退休計算方法,該用現今的計算公式。

同時,國家在文件中指出,要建立退休金增長的正常調整機制。

從此以後,國家每年發文調整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因此,算上2005年,我國已經連續13年,增長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了。

以前的時候調整僅僅限於企業退休工人。因為從2014年10月開始,我國推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職工保險制度計算方法上的並軌。從2016年開始,國家的增長退休人員待遇通知裡面,又包含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由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待遇高、基數大,所以把增長速度拉下來了。增長速度由以前的10%,降到了6.5%和5.5%。


通過這兩年的退休工資調整方式來看,企業退休人員工資增長方式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定額增長,第二部分是掛鉤增長,第三部分是傾斜增加。

定額增長很簡單,就是每人每年定額增長一部分固定金額。

掛鉤增長,一般是跟百分比和工齡掛鉤的,有的是每人每年增長一個百分比的退休金,有的是根據工齡,每個工齡增長几塊錢

第三部分傾斜增加,一般是指70歲以上的老人會額外增發一部分退休金,根據年齡不同,從15到60元都有。另外,也對貧困地區額外增發,湖南是增發5元。

關於調整時間上。國家一般是4月份發放調整通知,然後各省市是七八月份制定實施方案,八九月份大家的待遇就能發放到位了。不過上海市是去年5月5號前將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到位的。希望我們其他各個省市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向上海學習,讓我們退休人員的待遇早日發放到位。

這就是我們企業退休人員的調整方式,希望能幫助大家。



暖心人社

基本養老金已經是連續13漲,2017年1月1日實行對2016年12月底前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享受養老待遇的退休人員進行基本養老金調整,總體調整水平為工資的5.5%左右。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調整幅度不一,但都釆取統一的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定額調整。就是地方調整範圍內的所有退休人員,人人有份。如上海調整範圍內退休人員統一每月每人增加60元,廣東每人每月定額加發55元,陝西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6元,吉林每人每月增加42元,都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出發,雖然採取同樣的調整辦法,調整標準存在較大差異,又如湖北的定額調整分為三個檔次:55元、45元、35元等等,都是以地方實情為出發點進行調整。

掛鉤調整。是與個人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其中本人繳費年限掛鉤調整標準:1.本人繳費年限,每繳費年限滿一年每月增加2元、3元或4元、5元不等;2.以本人2016年12月份養老金作為基數,按比例的2.5%、3.5%等掛鉤調整,按月增加。

適當傾斜。是對邊遠地區以及老齡退休人員的適當照顧。以年齡段劃分定額每月增加,年紀越高所增加的養老金就越多。


Yifan5

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怎麼漲的

企業退休人員調整的是退休養老金。

並不是工資,工資是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普通退休人員是無關。

定額養老金應該是全國統一的,退休人員都是一視同仁,按工齡計算養老金。

國家是由2005年開始,已經連續給全國的退休人員,提高丈夫的退休養老金。現在已經達到了13年,連漲。國家每年給退休人員提高的養老金都是有一定漲幅比例的。14年是人均10%,15年,人均7%,16年人均,6%到5%。17年都是5%。

漲幅標準是按每個人的退休工齡,個人所得的養老金額度,還有本地的社平工資水平來綜合評定。

其實每年漲物價也在漲,工資也在漲,對老年人是不切實際的。老年人只要食品和醫療價格在漲,就得每年退休工資要漲。否則老人的生活水平都會下降的。具體還是得看國家政策是怎麼樣的。


用戶95141043684

企業退休人員調整的是退休養老金,並不是工資,工資是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退休人員無關。

國家歷年來都是把上年年底之前已經退休的,並已經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列為當年的調整對象,參加養老金調整,比如2017年的調整範圍是2016年已經辦理退休並已經領取養老金的人員。

在實施調整之前,人社部會下發調整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區按通知精神制定本地區的調整辦法,並對調整比例,傾斜範圍,發放時間做出原則性的規定。各省市會根據通知做出調整辦法。

根據這兩年的調整,原則是這樣的:

第一,普遍調整,就是凡是屬於調整範圍的,都進行固定數額的調整,比如,每人50元,大家都是50元。

第二,按繳費年限調整,繳費年限越長,調整的越多。

第三,按上年養老金做基數,按一定比例調整。

第四,轉業幹部有一定傾斜政策,達不到規定標準的,予以調整。

第五,對老年人傾斜,年齡達到規定年齡以上,予以特殊調整。

第六,偏遠地區退休人員特殊調整,適當再增加養老金。


一蓑煙雨103284895

1,定額養老金應該全國統一,如一仟,退休人員,都一視同仁,2,工齡,計算養老金,根據省情,統一,如,伍拾元、陸拾元,柒拾元,捌拾元,3,定額調整養老金,近兩年提倡,多繳多得,多勞多得,的激力體制,這種提倡,我認為還是正確的,但是!你們稱為中人:在尾聲國家才開始執行的養老保險制度,我們創造的大筆財富,都上繳國家,投入其它建設,所以不存在多繳多得,所以這兩年差矩越來越大,(工齡以年)計算,如定每年70元40年工齡等於:2800元傾斜如:高齡:獨生子,狐觸老人高原地區,國家幹部高級職稱等都由國家訂這樣更完美,


伏虎31

退休人員漲工資不應按工齡漲,這不合理,工齡工資應有企業在退休人員退休前一次性支付給退休職工,因為為企業做了貢獻道理上應有企業承擔,而_不應有國家社保局來承擔,按目前的狀況增加養老金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工齡少的增加了少,工齡大的增加了多,大家再好好想一想,物價每年在漲,蔬菜,雞蛋等等,舉一個子雞蛋漲了1,5元,工資漲了高的覺得沒什麼,對生活沒啥影響,而工資漲了少的就會影響生活,實際生活中困難群體,貧民大眾希望縮小貧富差距,相信黨,期待。


手機用戶55964552473


47547577軍哥

該怎麼漲要按各地實際情況才能確定,若國家統一按百分之六點五漲養老金,之間差異還是有的,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原本養老金相對高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相同工齡(包括繳納社保)上海、北京、杭州地區肯定要高於東北。以上海為例平均養老金巳超越三千元,而東北地區平均養老金只有一千元,那上海地區大多數退休人員就要高於東北地區的退休人員。


子三君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是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不僅取決於退休時計發的數額,還要隨國家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而增加。調整時需要考慮到工資增長、物價、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以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