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可以穿透黑洞麼?

法法汽車

這是在日本的中微子探測器超級神崗內部划船的照片。


答案:不可以。

首先中微子之所以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是因為它和物質作用的截面很小,因此阻擋它的東西在中微子看起來都是鬆散而充滿間隙的,中微子可以輕易地從這些間隙間穿過去。換句話說中微子的穿透能力不是因為它很“強”(實際上能量越低的中微子反而穿透能力越強),而是因為它目標很小、很難被障礙物攔截住(你可以把障礙物想像成漁網、那麼中微子就是很小的魚、可以輕易地從網眼鑽出去)。當障礙物足夠多時,中微子也會“撞上”原子裡的中子或者電子。這就好比無數張漁網重疊在一起的時候,即使想中微子這樣的小魚也有機會被“網住”。事實上,人類已經利用各種大型的中微子探測器探測到了來自核反應堆、加速器、宇宙線、地球內部、太陽以及超新星爆發的各種中微子。

其次,黑洞對物質的“阻擋”是另一種原理。它彎曲了時空,從而改變了時空裡面一切物體的運動狀態。打一個比方,黑洞的區域就像是一個鬼打牆的區域,中微子一旦進入這個區域(也就是黑洞的視界裡面),它找不到“牆”在哪裡,但是無論它向哪個方向走,它都不可避免的掉入黑洞的中心。不單是中微子,黑洞是任何粒子的“禁飛區”,就連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光一旦進去也無法逃脫。

那是不是黑洞就真的是吞噬萬物、但是又不吐出任何東西呢?在純粹的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下的確如此。但是一旦考慮了黑洞周圍的真空的量子效應(就是真空的量子漲落),那麼黑洞就不僅僅會產生輻射,而且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輻射最後爆炸掉!這就是霍金的黑洞蒸發理論的預言,但是由於還沒有任何的觀測或者實驗證據,我們並不知道霍金的這個理論是否正確,這當然就是霍金先生最終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原因(具體細節請參考我以前回答過的問題: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張雙南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中微子為什麼能穿過很多物質,原因在於,中微子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是一種弱相互作用,這個相互作用是很弱的——比電磁力與強相互作用力要弱,但比引力要強。

所以中微子也並不是可以穿過任何物質的,比如它就不能穿過黑洞。

為什麼中微子不能穿過黑洞呢?有2個原因:

1。黑洞的引力場太強,而中微子是有質量的。

黑洞的引力場很強,中微子是一種在飛行過程中不斷變臉的基本粒子,但總的來說,它是有非零的質量。這種非零的質量會受到黑洞的引力場的吸引,在被黑洞俘獲了以後,中微子將失去動量,不能再從黑洞裡飛出。

整個過程是非常複雜的,因此很少有人研究黑洞對中微子的俘獲過程。這顯然是一個前沿學科。

以前人們一般用外爾方程來描述無質量中微子的運動方程,而對於有質量的中微子的運動,其實外爾方程是不合適的,我們需要使用狄拉克方程。但是,我並不十分清楚,如何在一個彎曲時空中使用狄拉克方程來描述中微子振盪的過程。

從物理上來說,我相信有少量的中微子是可以通過量子效應從黑洞裡逃出來的,但大部分中微子一旦進入黑洞的視界,就不可能再出來了。

2。黑洞沒有物質結構,黑洞是一個時空結構

當我們說,中微子能穿越很多物質的時候,其實這些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但是,黑洞沒有這種由原子組成的物質結構,黑洞是一種時空結構。因此,中微子的穿透能力在這裡就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這就好像,一個宋朝的科舉考試的狀元,現在要讓他去比賽騎馬射箭,你說這個狀元能有好成績嗎?


作家張軒中


宇宙譜

我是從另一角度解釋這個問題的,中微子為什麼快速穿越物體的,如果中微子不去創造時間的話,那麼祂的穿越方向不是曲線速度,而是直線速度,這樣問題就來了,物體中的分子,原子是疊加狀態,其結構縱橫交錯,根本不具備直線通道,那怎麼辦?中微子有個特性“自旋”,中微子在高速自旋時,會發出旋波射線,是旋波射線排開了物體結構,當中微子以旋波射線進入黑洞時,因為祂的自旋速度高於黑洞旋渦速度,就會輕而易舉穿越黑洞了……。如果不以自旋穿越黑洞時,那麼中微子本質中的明暗能量就分開了,暗能量自性為黑態,明能量在黑鏡中顯象(一切遠古時空信息盡爆出來)。所以說“夫妻同心,天下無敵:這裡不是進攻,而是敬仰”。善得到敬仰者,事物盡通。


淨觀山王

穿透不了


雖然中微子被稱為宇宙中的隱形人,因為它與物質作用的截面很小,但並不意味著100%穿透,就目前而言,科學家已經成功攔截過它。不過對於黑洞來說,穿透就意味著逃離,而我們知道,就連宇宙中的光都逃離不了,何談中微子呢?


下面瞭解一下中微子

它是在上世紀初期,由物理學家泡利根據β衰變提出。認為它是一種電中性,靜止質量為零的粒子,不過由於後來證實了中微子震盪(就是存在幾種類型的中微子),說明它具有極小的靜止質量。


中微子也是基本粒子之一,因為中微子又屬於輕子,而輕子又與夸克屬於同一層次,可見中微子之小。

空蕩蕩的原子內部,而且它也不參與電磁作用和強相互作用,因此中微子可以輕易的穿過絕大部分物質。

但是對於黑洞來講,它可以將空間極度彎曲

,通俗來講:相當於將中微子的路徑永遠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和光一樣,永遠也出不去。何談穿透?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黑洞是因為超大質量導致空間變形,而且變形得如此厲害以致於空間都首尾相接,空間閉合了,所以任何進入閉合空間的事物都被囚禁在裡面,這就是黑洞的本質。

比如光也是如此,射向黑洞的光都無法逃脫,那麼中微子也是一樣,根本無法逃離黑洞,原因很簡單,光是靜止質量為0,但中微子具備極小的靜止質量,也就說明與光相比,中微子更加不可能逃離黑洞。


楚楚夫

我就應用極性對應哲學去解釋一下。

應用極性哲學解釋的中微子是由坤離性體構成的,其質量數甚至是超越質子14的,達到了18,中微子至所以具有強大的穿透力且難於捕捉,原因就在於中微子的能量數也達到了18,與質量數完全平衡。

由於質能數完全平衡的中微子,任何作用力對它都不起作用,只有在衝撞質量實體的情況下釋放了能量才能與質量體結合。

當然,中微子能否穿透黑洞就不要妄加猜測了。原因就在於宇宙根本就沒有黑洞。極性對應哲學能夠推導包括引力在內的所有作用力,能夠合理解釋星球的公轉和自轉運行、能夠合理解釋宇宙的膨脹,但卻完全否定黑洞的形成,甚至否定中子星的形成。所以,對中微子能否穿透黑洞的問題不作回答。由於大家都沒有讀過我的極性對應論,所以對我的說法一定還不能理解,但請放心,我的極性對應論是有理有據的。只是需要的篇幅太多,所以在此不作深入。敬請諒解!


周慶和1178559755

首先,黑洞不是一個盾牌樣子的東西。黑洞是一個時空的合體。也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綜合。

其次,說到穿透,就要經過進入和出來這兩個過程。黑洞作為目前人類對宇宙認知的一個猜測觀察點來說,在目前的知識體系裡基本上是隻進不出大道。因為黑洞是被認為一個引力無限大的引力點,所以所有有質量的物質都不能逃脫它的引力羈絆。目前人類已知的物質,都未能被證明是從黑洞裡逃逸出來的。

或許有物質從黑洞中逃逸,但是目前無法觀測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