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美國,這個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在很多人眼裡是如同天堂一般的存在: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社會福利待遇優厚 ……

不管是到美國讀書、移民還是旅遊,來美國之前對美國都有屬於自己的憧憬。也總有那麼一個城市是美國的縮影,比如繁華夜景的紐約,陽光沙灘的洛杉磯,還是燈紅酒綠的拉斯維加斯......

其實,我們並不是真正的瞭解美國,我們一直在誤會它!

真實的美國學生,可能努力到令你懷疑人生現實中的美國教育

我想大部分國人和我一樣認為,美國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觀念都以人為本什麼的。

感覺美國的教育都是讓學生一邊玩,一邊學,一點也不痛苦,學生有很多課外業餘愛好。

總之一句話,他們是素質教育,我們是應試教育。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國人都不怎麼愛學習,學習很次,中國是個人去了就可以稱王等等。

真正的美國不是這樣的,美國的高等教育比中國還應試,美國的學生平均學習刻苦程度是中國學生不能比的。

這樣每週的作業都相當於一次考試,因為得的分數直接影響你最後的總成績。而且每週都會有考試,你扛得住嗎?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美國的大學校園其實是這樣的

每個校園裡走的學生都背個書包匆匆去上課,沒有一個在嬉皮打鬧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車或者做公共汽車上,也在看書。

在咖啡店裡或者休息的地方,你會發現很多美國學生要麼在看書寫作業,要麼用電腦寫作業。非常安靜,沒有人大聲喧譁。

美國學生的學習,他們在星巴克看書寫作業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個寫作業是真寫,不是裝的。他們學習刻苦還體現在兩次計量閉卷考試前。總之美國學生各個很刻苦,永遠看不見他們玩。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除了教育,我們還有很多地方誤會美國了,這些甚至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這些誤解,有時候需要澄清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誤解一 :美國只有白人跟黑人

其實,從19世紀開始,就有中國人到美國的記錄,華裔美國人在美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因此,在美國,一個長著中國人臉孔的人,可能已經是在美國的第五,第六代了。華裔在美國是一個飛快成長的族群。在美國,另外一個成長得很快的族群是拉丁美洲裔,已經佔美國人口超過百分之二十了。所以,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並不只有白人跟黑人。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誤解二:美國人都講英文

其實,美國從來都沒有以法律的形式規定過官方語言。因此,英語並非美國的官方語言。不僅如此,只有美國公民才能參與投票的選舉,選票上也經常有三種語言:英語,漢語和西班牙語。你跑到舊金山的唐人街,通用的語言是廣州話或者台山話,有些老華僑一輩子都不會講英語,只會說台山話。到了米慎街,可能會說西班牙話就足夠了。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誤解三 :美國人天天吃漢堡,吃牛排

其實,美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有自己的食物,而且都能保持自己喜歡的飲食傳統。 在中國移民聚居的地方,華人完全保留了自己的飲食習慣,甚至連中國的飲食集團也強勢進入美國。比如,在舊金山灣區,就能吃到原汁原味的來自同一個飲食集團的海底撈,小肥羊,毛家菜館,沸騰魚鄉,廚房製造等。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誤解四:美國的工資比中國人高,美國人肯定會買很多奢侈品

其實,正因為美國人的購買力是正常的,因此,不會像中國人那樣需要靠一些叫奢侈品的東西,來獲得幸福感,或者表示自己比別人厲害。美國人不需要擁有在自己階層以外的物品來表達什麼。所以,我們會看見美國人都比較實在,兩萬美元的車能用,絕對不會買四萬美元的,即使買得起。我們反而會看到美國人為了自己真正的愛好而購物。比如愛好跑車的人會花十萬美元買一臺好跑車,不是為了顯擺,而是真喜歡。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誤解五:帶病還要堅持工作

在美國,帶病堅持工作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國內媒體報道模範人物時,常用的形容詞就是忘我工作到了“帶病堅持”的程度。在美國你會發現,生命是第—位的,生病就應該休息,帶病堅持工作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對自己都不能負責任的話怎麼指望你對他人或工作負責任?再說你流感什麼的還可能有傳染性。醫生都會告訴你要呆在家裡,需要自我隔離多久之後才能去公共場所,這是公共道德,是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

原來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誤會美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