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你是今生最美的牽掛

悲劇的李二先生

李鴻章,安徽人,因為行事比較一根精,白話一點叫他李二先生,晚清權臣,朝廷上下尊為中堂大人。因對清死忠,深得慈禧太后信任。此人才幹了得而聞名。官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國近代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在經濟上與英國的大財閥羅斯柴爾德家族有私人來往,李鴻章曾被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皇家維多利亞勳章。不光彩的時刻有(越南條約)(馬關條約)等,不管是他情願與否,因為這些個條約,把種花家帶入了近代史痛苦的深淵,也為後來種花家的積貧積弱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這是李鴻章獲得維多利亞勳章的照片)

東方脾斯麥的崛起

說起李鴻章的發跡史就不得不說太平天國起義,當時李鴻章還是曾國藩的學生,在老曾門下猛將如林,李鴻章只能說是替補隊員,不過很快他的機會就來了,咸豐三年,從武漢順江東下的太平軍佔領安慶,殺死巡撫蔣文慶。李鴻章慫恿工部左侍郎呂賢基上奏,並代為捉刀連夜趕寫奏章。咸豐帝詔諭工部左侍郎呂賢基前往安徽,任安徽團練大臣,辦理團練防剿事宜。這時他老爸和他父子一合計跟著曾老闆幹,火了也就是個高管,自己有人脈,亂世嘛要出人頭地必須自己開公司拉班子單幹,於是乎,淮軍這個老李家的軍隊應運而生。這其間李二先生遇到種種變故和挫折,他都咬牙堅持,一直到1862年二月曾國藩在李鴻章的陪同下檢閱了9000淮軍子弟。李鴻章的仕途才開始有了起色,隨後淮軍和太平軍在上海激戰三場,李鴻章親自上場,頂住了太平軍的猛烈進攻,守住了上海,各國列強和清庭對其刮目相看。從此之後,李鴻章看到洋槍洋炮的巨大戰鬥力,開始像海綿一樣吸收西方軍隊建設制度,和武器裝備的提升,淮軍一下子擴充到7萬人虎狼之師。其人聲名鵲起!1862-1687年這短短的5年間,淮軍配合湘軍蕩平了太平天國起義,(果然信上帝不靠譜。)隨後李鴻章又調集淮軍乾死了北方的捻軍,力挽狂瀾大清國國本不失。(這不是主角光環是什麼?還有誰?)後被升為直隸總督,洋務運動的主要發起人之一。

(淮軍的西式裝備和西方戰陣作戰)

亞洲無敵艦隊的奠基加掘墓人

李鴻章獲的權利和地位後,著眼看西方列強海軍建設,他就開始提出"海防論",積極倡議建立近代化的海軍。李鴻章在海防大籌議中上奏,系統提出以定購鐵甲艦、組建北、東、南三洋艦隊的設想,並輔以沿海陸防,形成了中國近代海防戰略。中法戰爭後,鑑於福建船政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清政府決定"大治水師",李鴻章力推大力建設清國海軍,也就是後來的無敵亞洲的“北洋水師”。

成軍後的北洋海軍,擁有艦艇25艘,官兵4千餘人,在當時是亞洲最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此舉使我國東邊的鄰居本子軍整天夜不能寐。)與此同時,李鴻章加緊旅順、大沽、威海等海軍基地的建設,以加強海防。但是,清廷文恬武嬉,內耗眾生,戶部迭次以經費支絀為藉口,要求停止添船購炮,自此,北洋海軍的建設陷於停頓、倒退的困境。但是同時日本絞盤雞的口號是:寧願少吃雞糧也要大炮的戰略,從約翰牛和漢斯那裡大量購置先進的軍艦,至此北洋水師亞洲第一的名號逐漸衰落,也為後來的甲午海戰的全軍覆沒埋下了伏筆。(當時亞洲第一的炮艦定遠艦)

總的來說李中堂是個牛逼的權臣,但是生錯了時代,晚清已經風雨飄搖了,說到底已經是氣數已盡,單想憑藉幾個人的實力就想力挽狂瀾是不現實的,關鍵制度腐朽了就是滅霸了也照樣霸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