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珍珠港後,日本艦隊為何不在返航途中佔領中途島?

軍統60

珍珠港防守兵力非常強大,美國陸軍在1921年開始,就組建了夏威夷師,1940年夏威夷師,擴充為第24、25兩個步兵師,外加岸防炮兵和防空兵。即使未算駐紮的海軍官兵,1941年2月成立的夏威夷警備司令部,下轄作戰兵力為4.2萬人。

夏威夷要塞防守火力極其強大!美國人在瓦胡島上駐軍多年,其防衛體系已經非常完備,島上僅240mm以上要塞岸防火炮就超過30門,覆蓋島上所有地區。

而瓦胡島上,美軍利用鑽石山這個死火山口的天然地形,反斜面佈置火炮,很難被海軍炮火和空軍轟炸清除。

並且,美國利用《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中,廢除和停工的戰列艦主炮,改裝成大量的大口徑岸防重炮。其中最兇猛的是利用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的主炮改裝的M1919式406mm岸防炮,要知道同等口徑下,戰列艦是根本打不過岸防炮的。


要進攻這樣一個防守力量強大,兵力充足,物資豐富的島嶼。給個參考,硫磺島的面積不到21平方公里,日軍兵力2.3萬人,岸防火炮80mm以上33門,最大155mm。美軍投入作戰軍艦400艘,登陸和運輸艦500多艘,飛機2000多架,前後打了一個多月。而珍珠港的瓦胡島1500多平方公里,超過4.3萬兵力,岸防火炮極其強大。日軍準備投入多少兵力多少時間才能拿下??說難聽點,把當時整個聯合艦隊都拉出來,也很難強攻的下。


五嶽掩赤城

這個日本舊海軍的戰略有關,當時日軍的主攻方向並不是夏威夷,要知道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拿下富饒的南洋地區,獲得繼續戰爭的石油等物資。這些物資夏威夷是沒有的。否則即便是夏威夷的駐軍在強大日本也是有實力將其攻下的!想想美國佔領菲律賓同樣幾十年,當地駐軍同樣強大無比不還是被日軍拿下了嗎?

當時的菲律賓走10和菲律賓人組成的師級單位,還有22532名美軍以及8500名美國國民警衛隊武裝,空軍是美國本土以外最大規模的一支,包括107架P40和35架B17,此外還有規模龐大的防空部隊,菲律賓同樣駐守大量海軍艦隊,馬尼拉灣是從西班牙時代就開始要塞化的戰略重鎮,這裡的防禦能力絲毫不比瓦胡島差。



馬來西亞在當時還不包括文萊和婆羅洲,僅僅是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兩地,半島上走眾多英國機場和要塞,掩護南部的新加坡海軍基地構成所謂的東方第一軍事堡壘。要知道這裡是大英帝國經營整個遠東地區的大本營,防務能力絕對世界前十的級別,



英國佔領馬來亞和新加坡何止百年啊,防禦號稱東方第一要塞,日本的山下奉文還是用幾萬人的兵力擊敗了英國在當地的防禦力量。只是,當時的聯合艦隊目標並不是攻取瓦胡島,而是打殘美國太平洋艦隊,仿製美國人妨礙自己擴充勢力。所以聯合艦隊只是派出一小部分艦隊攻擊瓦胡島,它的主要海軍陸戰隊都派去進攻菲律賓和馬來亞兩個戰略要地,確切的說知道中途島海戰時期,日本才想起來拿下夏威夷群島作為本土防禦圈的東部防線,在太平洋戰爭之處日本並未考慮拿下夏威夷。


兵器世界



中途島距離日本和美國舊金山的距離都是2800公里,日本當時擬定的作戰計劃是突襲美國駐紮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使之喪失對日作戰能力。

既然是突襲,就必須隱蔽,如果要進攻一個有重兵把守並有強大岸防炮的面積達4.7公里的島嶼,就需要大量的海軍進攻力量和登島部隊,如果那樣子興師動眾,根本就達不到隱蔽突襲的目的,那偷襲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的計劃就無法達成。其制定的行動計劃就毫無意義。


所以日本計劃的核心就是海空軍輕裝突襲,結果如願以償,美國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眼睜睜看著日本把珍珠港炸的稀巴爛而無可奈何。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山本五十六的計劃很周密,可惜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卻不在珍珠港,所以看似一次處心積慮的成功突襲並沒有達到戰略目的。

山本五十六知道,美國不會對他的偷襲無動於衷,報復和圍殲很快就會到來,日軍據本土基地還有2800公里,而美軍還有個夏威夷基地。雖然受到了重創但日軍並沒有登陸,就憑那點偷襲力量遠離本土跟美國交戰,要贏得勝利是不可能的。所以日軍偷襲完成後返航實際上是一次逃亡之旅,哪裡還有心情去佔領已經高度戒備的中途島?

再說,也沒有準備登島部隊和裝備,因為這根本不在計劃裡面。


謝金澎

這個問題確實有意思,1941年底,中途島上的美軍確實防衛力量薄弱。如果說,日軍非要佔領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要注意日軍這次偷襲珍珠港的目的是全殲或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戰果大家都知道,航母漏掉了,而且瓦胡島的設施也沒破壞。這時,山本已經擔心被美國航母反擊,所以電令撤退,前線的南雲更是放棄對港內第三四次攻擊,趕緊跑。他們怕什麼?就是怕美國航母和潛艇。要知道日本那時的反潛很爛的,所以繼續留下風險會大增,更別說在回來路上如攻佔中途島。第二,從日本戰前準備來看,它只是準備偷襲,沒準備佔領,所以整個艦隊帶的登陸所用一切需要是很少的,不足以支持登陸。跨洋上千公里的登陸是很費事的,而且影響隱蔽性。所以壓根沒想去登陸中途島。第三,日海軍戰爭思路,是打掉美國機動艦隊,沒有艦隊的美國海軍,整個太平洋上的島嶼那就是日本想佔哪就佔哪。所以消滅美國航母才是正事,如果當初偷襲珍珠港能全殲美國海軍,那麼日本下一步登陸目標就沒必要取中途島了,直接拿下夏威夷豈不更好。1942年6月的中途島作戰,日本海軍其目的還是通過擺出佔島的架勢來誘出美國航母出動,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消滅美國航母,根還是打航母。最後補充,太平洋戰爭就是爭奪海空權,而當時航母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好選擇,不管是1943的馬里亞那還是1944的萊特灣,日本都是以消滅美國航母主力來挽回敗局,可惜一次比一次慘,所以日本海空權喪失,每個島嶼上的守軍成了甕中之鱉,眼睜睜看著被美軍一個個拔掉,就說這些。希望喜歡。


婇羽詩匠


圖為日本偷襲珍珠港

我認為是因為日本艦隊偷襲完珍珠港後擔心美國的報復。

首先,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並沒有在港裡~“企業”號是在幫忙運送飛機返回港口的途中;而“約克城”號及“大黃蜂”號也是各有任務。也就是說,美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核心還在。

其次,日本偷襲珍珠港時,漏掉了幾個最關鍵的設施:珍珠港內的油庫、船廠等。而且,美國在被偷襲之後積極打撈受損的戰艦,依靠完好的船廠以及圖紙,在最短時間內使得美太平洋艦隊恢復了80%以上。

再有,就是中途島的防禦力量,我覺得是因為“企業”號等三艘航母剛剛給中途島運送了一批戰鬥機。如果這個時候去佔領中途島的話,由於美國陸軍航空隊的作戰飛機剛剛得到補充,而且中途島距離珍珠港也不是很遠,它們如果知道日本艦隊去往中途島的話,我想美國海軍的三艘航母以及被打撈上來並加以改裝過的戰列艦、巡洋艦等全主力出擊,加上中途島上的空中力量。我想這也不是當時的日本艦隊可以抗衡的吧。

還有,就是日本艦隊的油料、作戰飛機的損耗率、飛行員的疲勞值等是否可以禁得住一次大規模戰鬥;各種護航艦艇是否可以快速集結;艦員的精神是否可以全神貫注的進行戰鬥。

最後,

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自身我需要調整,如:武器彈藥、人員安排、航母的日常維護等。


縱橫捭闔2011

日本人發動太平洋戰爭,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奪取東南亞的石油和橡膠資源,因此對於他們而言,美國並不是征服的對象,相反他們對美國的戰爭,只是為了讓美國沒有力氣介入到他們對於東南亞的侵略之中。

日本人從來都不奢望能夠真正擊敗美國人在他們的印象裡面,對於美國最好的戰果就是把自己的大和級戰列艦開到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之下 ,讓美國人在停戰協議上籤一個字。

因此,珍珠港戰役,其最終目的並不是佔領美國的國土,而是讓美國人完全喪失介入東南亞戰鬥的實力,在珍珠港戰役飛機起飛前幾個小時,日本軍隊已經開始入侵越南,也就是說攻擊珍珠港的這一批行空母艦編隊,無論成功與否,日本人都必須得拿當時的東南亞開刀,但是此時此刻身處於中國大陸戰場上的日本陸軍實在是無力抽身而深處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又必須得防備前蘇聯的進攻,此時日本人的兵力也開始捉襟見肘,就連在日本天皇身邊進行護衛的近衛師團都投入了對於緬甸的作戰,所以日本人此時此刻也抽不出兵力,對於太平洋上的這些島嶼進行佔領。

直到到了後期,日本人在東南亞已經完成佔領之後兵力開始已經恢復以後,日本大本營才同意山本五十六,進攻中途島的方案 但是進攻中途島並不是為了佔領美國的國土,而是為了在此處形成一個外層的防禦圈。比喻美國再次發生像杜立特突襲日本東京這樣的事情發生。

並且偷襲珍珠港的這一條路線,尤其是北太平洋航線,這條線路可以說是風高浪急,一船人,如果真的按照這條路線運過去的話,那麼,幾乎都是已經暈船,暈到不行的人了,所以此次去偷襲珍珠港的這一批件對它的主要兵力組成還是以航空母艦,潛艇和補給用的油輪這一系列遠洋型艦隻為主。偷襲珍珠港本身就是一次帶有賭博性質的奇襲。對於日本人而言,偷襲珍珠港,一旦失敗,他將喪失對於太平洋的制空權,這個時候,他的籌碼已經夠大了還要再加上一支遠洋隨行的數千人的部隊,這樣的話,一旦出現損失的話,那麼日本人將會連哭都來不及。


漩渦鳴人yy

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大本營和山本五十六的戰略。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後,日軍侵佔了東南亞,推進到美英的傳統勢力範圍,引起了兩國特別是美國的強烈反應,美國隨後對日實行戰略物資禁運,進一步刺激了日本。日國內對美一戰的呼聲很高,但有些人如山本五十六卻十分清醒,他清楚知道美國不能打,否則美國強大的戰爭潛力激發起來,日本必敗無疑。二戰的結果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但山本是個軍人,在日本最高決策層要求對美開戰的前提下,他不得不策劃了珍珠港事件,企圖最大限度地打擊美太平洋海軍,並迫使美坐下來談判。這次偷襲在戰術上取得了部分成功,但戰略上完全失敗。美國強大的太平洋艦隊不但沒有被滅,主要的航母一艘也沒抓到,日本的願望落空了。

中途島作為珍珠港與日本本土的中轉站,對美國意義重大,對日本卻不那麼重要。因為日本的戰略目的並非要進攻美國本土,而只想消滅美太平洋艦隊有生力量,所以在珍珠港偷襲成功後,並沒有攻佔中途島的緊迫性。

此後,山本發現珍珠港作戰意圖並沒有達成,就策劃了中途島海戰,企圖以中途島為誘餌達到與美太平洋艦隊決戰的目的,一舉消滅美海軍,結果因為情報洩露和指揮失當而適得其反。


華哥雜談

偷襲珍珠港是幾幹海浬的長途奔襲,途中會不會被被美軍發現?能不能成功都是未知數,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的目的是偷襲成功,並不指望成功後順手牽羊稍帶上中途島,況且登陸中途島需要陸軍或海軍陸戰隊的配合,帶上這麼多的部隊和作戰物資,會給艦隊的保密工作帶來很大的隱患。而日本陸軍和海軍向來各自爭功。按照軍事行動的正常思維,珍珠港被襲,美國軍方肯定會告知各軍事基地加強戒備,中途島應該嚴陣巳待了,日返航的艦隊再去的話,其結果恐怕就難說了。


東方敏鑫

這個問題,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作戰目的,也就是當時日本壓根兒就沒想這一層。

偷襲珍珠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為保障日軍進攻東南亞爭取時間。偷襲成功後的第二天,日本對美國宣戰,被羅斯福稱為無恥之日。之後,日軍迅速攻佔了東南亞,佔領了石油產地。當時去佔領中途島其實沒啥意義。當時的日本攻擊主要方向在東南亞。

二、作戰方式。

偷襲珍珠港以摧毀對方艦隊為目標,後來要佔據中途島則是要搶地盤了。中途島上也有美軍的軍事基地。所需要準備的戰爭力量是不一樣的。偷襲珍珠港是以空襲為主,而要佔領中途島則需要考慮到登陸作戰,難度會大很多。這在後來的中途島海戰中也體現的非常明顯。

當時偷襲珍珠港,日本出動的海軍力量包括6艘航空母艦(當時日本共有10艘),載著423架飛機,擔任護航的是2艘戰巡,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和3艘潛艇。另有27艘潛艇作為先遣隊更早地出發了。

而後來的中途島戰役,日本出動了航空母艦8艘,戰列艦11艘,巡洋艦22艘,驅逐艦65艘,潛艇21艘,艦載飛機約700架。

三、日本的戰略短視。

上面說了,日本偷襲珍珠港,只是想為了南下奪取油田爭取時間,並未作出長遠的規劃。他們甚至幻想佔領東南亞之後,迫使美國讓步。所以日本根本就沒有想到後來戰爭會打成那個樣子。中途島戰役有一個刺激源,就是1942年的杜立特東京轟炸。日本原以為美國在短期內不會對日本造成威脅,直到杜立特轟炸東京後,他們才意識到這個威脅。所以才有了後面的中途島戰役。


竹林孤琴

這個問題的角度很新穎。。。

首先,日本當時的戰略方向是"南進"。日本當時的戰爭,事實是以戰養戰,通過掠奪佔領區資源來維持戰爭巨大消耗,特別是日本作為"無油國"石油百分之百依賴進口,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擴張妨害了美國在這一區域的利益,當時的美日地緣矛盾還冇到兵戎相的地步,但日本為所欲為也是美國不可接受的,於是奉行中立的美國採取了經濟制裁的手段制約日本,曾參加過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軍官淵田美津雄在回憶錄中的描述,無法進口原油的日本單靠本土六百萬噸原油儲備很快會坐吃山空。而當時日本"南進"的戰略方向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奪取南洋的石油,而偷襲珍珠港其實是配合"南進"的一個步驟,目的是削弱美國太平洋軍力,防止美國的軍事幹預。由此可見,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從日本戰略方向看的確冇必要包括攻佔中途島。另外從作戰方式看,日本偷襲珍珠港,勞師徵遠,孤軍深入,本身就是冒險,在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後應立即後撤是合情合理的,如果說偷襲計劃要額外包括進攻中途島,那麼日本的作戰計劃將更加龐大複雜,甚至還要運送大批海軍陸戰隊及重型陸戰裝備實行搶灘登島作戰,物資消耗將更加巨大!光後勤難度可想而知。要知道日本偷襲珍珠港其補給完全靠艦隊攜帶的物資維繫,這一點可參考淵田美津雄著作。如果佔領中途島,之後的守島都是大問題,難道為了中途島的安全又再投重兵攻打夏威夷?!那日本哪還有精力"南進"搶石油?而之後日本海軍進攻中途島,那是因為美國轟炸機對日本本地的有限襲擾而臨時做的決定,當時日本軍方還在為南進計劃爭個沒完。所以,日本在當時形勢下貌然進攻中途島是不明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