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鎮揭祕:西安市鄠邑區“龐光鎮”(穆楊寧)!

豐鎬遺子/書文 ;話百里秦川,講陝西故事,請關注“睜眼看西安”

西安市鄠邑區前幾年叫“戶縣”,是西安的衛星城,南依秦嶺,北臨渭河,東接長安,西連周至,古名“鄠縣”,歷史源遠流長。商時為崇國,西周為豐邑,春秋為扈國。秦代改“扈”為“鄠”,西漢設鄠縣。1964年為了簡化生僻字,“鄠縣”改為“戶縣”,撤縣設區奔波數十載,“西戶區”的名字也默默叫了十幾年,誰想2016年底,批覆戶縣撤縣設區,西安市戶縣最終變成“鄠邑區”,細細品來,倒也實至名歸。

西安古鎮揭秘:西安市鄠邑區“龐光鎮”(穆楊寧)!

【環山路】

鄠邑區東南有個龐光鎮,前幾年因其獨特的“諧音”,在網絡世界“十大搞笑地名”評選中拔得頭籌,曾名噪一時。所以在終南山下草堂、龐光、石井、天橋、蔣村五個鎮裡龐光鎮名氣最大。龐光鎮甚是好找,走環山路到南山化羊峪口向北走大旁路,前行片刻就是龐光鎮。

西安古鎮揭秘:西安市鄠邑區“龐光鎮”(穆楊寧)!

【化羊峪】

龐光鎮最早是龐光村,因龐大光明而得名“龐光”,明朝萬曆時期已記載為龐光鎮,民國時期是戶縣東南片馳名大鎮,原駐地為“穆楊寧”三堡,其中北宋第一狀元楊礪就是楊家堡人。辛亥革命初期新寨人史德性曾在鎮裡“火燒秦檜”。

西安古鎮揭秘:西安市鄠邑區“龐光鎮”(穆楊寧)!

【楊家堡】

吾家住灃西馬王,一般先到大王店,向南上大龐路,過五竹鎮十字一直向前快到山根下就到到龐光鎮。大龐路是一條南北路。路東首先看見的就是“楊家堡”,楊家堡東邊是“寧家堡”,寧家堡東就是龐光鎮。楊家堡和寧家堡以南就是“穆家堡”,穆楊寧合稱“下三堡”。驅車向南相鄰的村子就是化羊村,大龐路西為化西村,路東為化中村,化中村以東為化東村,合成“化羊村三堡”,又稱“上三堡”。再向南山根下就是化羊峪化羊廟了。2016年並村後,上三堡合併為化羊村,下三堡合併為龐光村。(豐鎬遺子)

西安古鎮揭秘:西安市鄠邑區“龐光鎮”(穆楊寧)!

【楊礪】

楊家堡以姓氏而得名。因北宋第一狀元楊礪為楊家堡人,生於後唐明宗時期,可見楊家堡建村不晚於五代時期。楊礪《宋史》有傳:楊礪為北宋趙匡胤開國第一個狀元,也是兩宋時期陝西唯一的狀元。年輕時曾在化羊廟熬燈苦讀,在趙匡胤建隆年間一舉奪魁。歷經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官居工部侍郎、樞密副使。傳說宋真宗趙恆乏嗣無子,楊礪奏薦自己苦讀的化羊廟十分靈驗,趙恆化羊廟向東嶽大帝祈禱求告,果得一子。真宗為報答神恩。特賜書:“東嶽天齊仁聖帝,”並作成金字牌匾放於化羊廟,所以化羊廟也叫“天齊行宮”。楊礪一生廉潔,身居高官,卻居於偏僻窄巷。楊礪去世,宋真宗乘車冒雨臨喪,因街道狹窄,車不能進,竟徒步冒雨弔唁,遂追贈楊礪兵部尚書。楊礪葬於楊家堡村東北,墓前有清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沅石碑書:“宋進士楊礪墓。楊家堡自古重視教育,村人楊自修、楊作舟、楊自強、都熱衷於教育事業,楊自修解放後為主管文教、衛生的副縣長。

寧家堡是明朝景泰年間寧姓遷居此處而得名,是下三堡最小的村子。穆家堡也是以姓氏而得名,不知為何有些書本寫作“木家堡”。明朝英宗時期的湖廣按察使的關旰,民國時期任熱衷教育的化羊操聯主任關晉九,和陝軍血戰中條山的抗日英雄李遇春都是本村人。有一種說法,說楊家堡是北宋楊家將後裔隱居的地方,穆家堡的穆姓是穆桂英家族的後裔,旁邊現在有個焦將村,原先還有楊家將大將焦贊、孟良的墳墓。不知此種說法是否可信。

現在臨潼區穆寨街道辦有個穆柯寨,都說是北宋時期驪山綠林好漢穆天王及其女兒穆桂英屯兵的地方。兩地相隔不足80公里,想來此種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

西安古鎮揭秘:西安市鄠邑區“龐光鎮”(穆楊寧)!

【重修城隍廟】

明萬曆十九年草堂寺鐵鐘上鑄有“龐光鎮”字樣,可見龐光村設鎮當不晚於萬曆十九年。龐光鎮一條東西街道串聯三個堡子,關中但凡帶“堡”的村子,都修有土城堡,龐光鎮也不類外。有城的地方就有城隍爺,所以龐光鎮堡子內也有城隍廟。 明清時期山口的龐光鎮就是方圓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沿街商鋪林立,就算清末同治年間慘遭兵火洗劫,規模依在。(豐鎬遺子)

龐光鎮最大的店鋪是“泰來恆,前有六間門面房,後有兩院廈房。《戶縣縣誌》記載:民國四年(1915年)戶縣知事秦福相借“禁菸”為名,苛詐打死無辜百姓,民憤極大,百姓皆罵其為“秦檜”。一日秦福相住進龐光鎮“泰來恆”,新寨史家旮旯人史德性率領數百百姓將其圍住討要公道。未果後遂抱來幾捆玉米稈點燃“泰來恆”前後門,秦福相趁夜色逃脫從城牆溜下連夜逃回縣城。百姓無不稱快,稱“火燒秦檜”,一月後,秦福相捲土重來,將史德性抓到縣衙,毀掉四肢,殘忍殺害。百姓無不落淚,隨於鎮北為史德性起墳豎碑。

西安古鎮揭秘:西安市鄠邑區“龐光鎮”(穆楊寧)!

【村景】

隨著城鎮化改造的興起,早在比亞迪落戶草堂就能看出端倪,現在的龐光鎮和草堂鎮、秦渡鎮已經移交西高新管轄開發,龐光村三堡子也被徵地開發。豐鎬遺子-張新武/整理與2012年8月2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