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認為馬哈蒂爾是“亞洲版”的特朗普?

新文化街男孩

其一,兩人均在對手握手優勢競選資源的大選中“意外”勝出。

2016年特朗普參選時,不論共和黨、建制派還是民主黨沒有人看好他,更沒把他當成潛在主要競爭對手,因而,就在其他10幾個候選人各種廝殺之後,特朗普反倒異軍突起。

今年5月,馬哈蒂爾也是如出一轍,雖然他是老牌政客,在馬來西亞家喻戶曉,但他領導的卻是一個新黨,而面對的卻是領導國陣與巫統這樣強有力的政黨聯盟。然而,受納吉布拖累,國陣與巫統敗得一塌糊塗,而馬哈蒂爾則大舉勝出。

其二,馬哈蒂爾和特朗普都高舉“經濟民族主義”

眼下特朗普高調宣揚的“美國優先”政策,早在幾十年前,馬哈蒂爾就玩得不想玩了,只是當時他叫“東亞地區主義”,核心都只有一條本國利益優先,尤其是經濟利益。

其三,馬哈蒂爾和特朗普都將矛頭瞄準了“我方”。

特朗普上臺前後怎麼玩的貿易戰,小夥伴們在熟悉不過了;馬哈蒂爾上臺前說的一個最主要問題也是要“嚴審”我方在馬來西亞的投資,雖然還未有大動作,但不能不警惕。

其四,逢“前任”必反的施政手法

特朗普入主白宮一年多來,施政手法的一個最主要方向就是逢奧巴馬必反,不論是TPP,氣候協定、伊核協議、醫保……等等,懟天懟地懟得奧巴馬一無是處。

馬哈蒂爾雖然才主政,但是大刀已朝著納吉布砍去,而且哪兒疼砍哪兒,比如新隆高鐵。

馬哈蒂爾5月28日宣佈取消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於2016年12月簽署的馬新高速鐵路項目,稱項目耗資巨大,不能帶來財政收益,不取消,國家可能會破產。可以想見,未來一段時間,馬哈蒂爾還會砍掉、取消納吉布政府的更多合作項目,“叫停”更多政策舉措。

終一句,馬哈蒂爾與特朗普雖有不少共性,但兩者卻也有關鍵的本質不同。不要忘了特朗普始終是個商人,他是以商人邏輯在治理美國;而馬哈蒂爾本質是個建制派政客,他信奉的從來都是政客邏輯,看中的是戰略層面,與商人不在一個層級。


陳一諾

不應該是翻版。

如此認為,估計是看到了年齡的相同點吧,一個70,一個92,還有一個相同點,就是成就動機強,一個要讓美國偉大,一個可以推翻由他組建的派別,有點王者歸來的感覺。

總結來說,相同點就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其他的方面,沒有更多相同點。所以翻版是談不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