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再進軍電商:與騰訊、高朋成立合資公司,注入飛凡業務

萬達再進軍電商:與騰訊、高朋成立合資公司,注入飛凡業務

萬達的首個電商項目——飛凡發展遇阻後,又將開啟新的佈局。

5月30日,萬達、騰訊、高朋宣佈,三方將成立一家合資網絡科技公司,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線上線下融合新消費模式。合資公司的股權分佈為:萬達商管集團佔股51%;騰訊佔股42.48%;高朋佔股份6.52%。新公司董事長由萬達商管集團總裁齊界擔任,CEO由騰訊推薦的高朋現任CEO——高峽擔任。

據介紹,新成立的網絡科技公司會注入萬達網科公司原飛凡等部分業務,探索新消費業務。萬達商業中心的線下場景將進行數字化升級,打造智慧廣場、智慧門店,提升商業中心效能和消費體驗。騰訊將投入線上流量等優質資源;高朋則會融入電子發票等業務。

飛凡的“小目標”未實現

萬達電商曾經招了一些做互聯網出身的人,後來發現他們來了只是賣東西,找不到感覺。在萬達的發展規劃中,電商並不是單純的銷售導向。

在萬達2016年的年會上,王健林表示,飛凡計劃募資100億元,在2017年上半年要完成示範項目和估值評估報告,三季度開始私募,“他還指出,“飛凡私募估計不愁找投資人。飛凡要力爭2018年實現整體贏利,2020年利潤過百億,實現飛凡的整體上市”。

但融資的“小目標”並未如期實現,2017年9月,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萬達網絡科技集團100億元人民幣(15億美元)私募融資計劃將被推遲,據澎湃新聞報道稱,2017年上半年有國際投行牽頭對萬達網科集團做了一輪盡調,可能不是很滿意,因為業務梳理的不是很清楚,除了金融科技板塊有利潤之外,其餘的板塊業務還不是很清晰。

2017年,網科集團的業績數據更是凸顯出頹勢。萬達集團公佈的財報顯示,2017年萬達的四大集團中,網科集團年收入58.6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90.1%,僅佔萬達集團總收入的2.58%,在萬達所有業務中排名倒數第一。

目前,網絡科技集團已不再作為萬達單獨的業務集團存在。

萬達向“輕資產”戰略轉型

此次萬達向電商領域再進軍,也可以視為萬達向“輕資產”戰略轉型的一部分。

2017年,萬達失去了大馬城項目,同時經歷了被證監會排查授信風險,“股債雙殺”等一系列風波。面對各種傳言和危機,王健林強調萬達向“輕資產”模式轉型,不斷甩賣資產、積極自救:

  • 2017年7月,萬達集團將旗下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以及76個酒店項目,分別售予融創和富力,交易總金額達638億元,成為中國房地產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併購案。
  • 2018年1月,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 2018年2月,阿里巴巴、文投控股與萬達集團簽訂戰略投資協議,阿里、文投控股以每股51.96元收購萬達集團持有的萬達電影12.77%的股份。其中阿里出資46.8億元、文投控股出資31.2億元,分別成為萬達電影第二、第三大股東。

一系列資產“大甩賣”緩解了萬達的資金壓力,走出了“至暗時刻”。今年2月,王健林在萬達新春團拜會表示:在驟然而來的壓力和衝擊面前,萬達經受住壓力,經受住風波,並且通過自己短短半年的努力,基本上扭轉了局面。

“這點(風波)對萬達來講,壞事變好事,這場風波使我們認真徹底地調整我們的經營戰略,甩掉一些過重的包袱,徹底發展輕資產為主的戰略,同時兼顧重資產,現在已經見到一些成效。”王健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