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婚姻,很多女人正在經歷著,活得像個單親媽媽……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單身的人覺得結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

其實,可怕的從來都不是婚姻,真正可怕的是喪偶式婚姻,本該是兩個人一起分擔的婚姻生活,而喪偶式婚姻卻變成了一個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完成兩個人的任務。

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在婚姻生活中,妻子往往承擔了照顧孩子,料理家務等絕大部分的事情,付出了更多精力,而丈夫卻在家庭角色中缺失了。

在這樣的家庭中,越來越多的女性不禁感到辛酸:我明明有老公,卻活得像個單親媽媽。

喪偶式婚姻,很多女人正在經歷著,活得像個單親媽媽……

看到這句話,突然一下就理解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意結婚,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結婚後後悔:如果婚後我一個人撫養孩子、洗衣做飯、工作掙錢,和單身的時候沒有區別,甚至還不如單身的時候過得好,那我為什麼要結婚呢?還得去承擔雙倍的付出,降低了自己的生活品質,去取悅他人?這些到底是為了什麼?

喪偶式婚姻其實一直存在於絕大多數家庭中,在我們的思想意識中,女人生兒育女、洗衣做飯、承擔家務好像就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雖然時代一直在改變,但是有些思想卻一直沒有改變。

而男人因工作的原因,很少與孩子相處,似乎一直是一件普遍能接受的事情。他們內心都默認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將家庭生活完全交給了妻子,自己安安心心的在外忙事業。很多女人也認可這樣的觀念,自覺地將家庭之事攬下。甚至還有一種,丈夫既沒有照顧好家庭,也沒有忙於事業,只是婚姻生活中的一個“巨嬰”,所有的一切靠女人一個人承擔。

喪偶式婚姻,很多女人正在經歷著,活得像個單親媽媽……

在喪偶式婚姻中,男人沒有進入到婚姻的角色中來,沒有轉變自己的心態,頂著自己已婚的頭銜,卻依舊享受著單身的生活。

如今女性承擔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家庭對於她們的期望也沒有發生改變,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對自己的婚姻生活感到不滿,給婚姻貼上“喪偶式”的標籤,甚至選擇放棄,尋找解脫。婚姻如果帶給自己的只有勞累、付出和責任,那還不如單身,至少不會失望。

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從期待到失望,漸漸地我發現我已經不需要你了。

喪偶式婚姻,很多女人正在經歷著,活得像個單親媽媽……

“那我們還要不要結婚?”

如果遇到那個可以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人,為什麼不結。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願意得到後又失去,期望後又失望。

女人嫁給什麼樣的男人,就意味著今後會過什麼樣的生活。要確立彼此都認同的規則,經濟獨立,家務分工,不能讓一方付出成為天經地義,也不能讓一方的享受成為理所當然。

婚姻生活本該生活美好的,但唯有共同承擔,相互包容體諒,才有美好可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