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是怎樣決定拉昇高度的,為什麼莊家不能隨意拉昇高控盤的股價?

寂寞沙洲鈴

關鍵在於莊家的控盤程度和交易成本。

這裡說的是長莊,不算遊資敢死隊。

如果莊家手中的籌碼夠多,資金夠大,自然可以把股價不斷拉高,但這沒有意義。因為莊家最終的目的是賣出,讓散戶接盤賺錢差價。所以這是個盈利模式的問題。

1、籌碼少的時候,控盤能力弱,製造不出賺錢效應的假象,難吸引散戶注意力。

2、籌碼太多的時候,控盤能力強,但高籌碼意味著高交易成本,而高交易成本意味著需要高的差價而且還能讓散戶不斷進來接盤,不然流入資金不夠,拋盤稍大就可能把價格打崩,前期的對敲全白費力氣。

所以莊家在吸引散戶注意力的階段是需要不斷對敲,打壓,再拉昇,再打壓。其中分批出貨並不斷試探散戶的注意力的情況下仍然不斷釋放上漲預期,當然加上不斷配合莊家出的利好消息就更能夠帶動散戶的進入熱情。但無論如何,總的流程是吸籌-洗盤-拉昇-出貨的順序,所以任何的股價高估都可能是市場的假象,最終都會在只剩下大量散戶的接盤高位站崗後回來。

最後說一句,如果都分析出有莊了,為什麼還要和莊家玩。投機都和賭博沒區別,有幾個賭徒可以戰勝賭場?避免買入高估且容易被大資金進行強控盤的標的才是好的態度。


中立守望

坐莊是門藝術。股市呈現明顯的週期性,牛市與熊市交替輪迴,牛市末端坐莊遲早爆倉,熊市末端坐莊盈利空間巨大。A股市場還不足三十載,期間表現出牛短熊長的特點,熊市以短線持股為主,牛市以中長線持股為主。


熊市的盈利目標打折降低,牛市的盈利目標溢價放大,不是莊家來決定拉昇的盈利空間,而是由市場環境與題材空間決定的。在熊市裡,大部分個股價格趨勢向下,會形成價格逐級降低的平臺,可以想象成下樓的樓梯,當平臺之間存在著30%-60%的空間,就會吸引短莊進場,快速收集籌碼之後藉助熱點、題材、利好等拉昇至前一平臺處出貨。在熊市末端或者牛市初始,個股價格經過長期的橫盤,藉助牛市錢多與普漲的特徵,拉昇高度不少於1倍。總結來看,就是莊家很難決定拉昇高度,只是通過大盤環境、題材空間、個股估值等多因素來進行預判。


莊家當然不能隨意拉昇高控盤的股價。從三方面來考慮,第一,是否有足夠的對手盤,沒有對手盤拉再高你也出不了貨;第二,大盤環境是否允許,當市場出現系統性下跌,拉昇的難度就會極大地提高;第三,出師有名,拉昇需要配合利好預期。



小白讀財經

主力資金在吸籌前是有計劃的,在什麼價位吸籌什麼價位順利出局是要有可行性與風險策略才會乾的,幾億幾十億的資金投入不是隨便猜猜想想就乾的。這裡不說遊資或私募,如剛曝光的“佛山無影腳”拉一個漲停次日就賣,這就沒什麼好說的,說說機構、基金等大資金波段運作。

一、尋找可以介入的股票並符合自己的資金體量。看機構能用的資金有多少,不會只有幾億去幹幾千億市值的權重股(這也是大市值權重股很穩定的原因之一)。

二、介入價位大多是歷史走勢低位,如半年線、年線等,這得結合大盤大趨勢來看,一般認定可介入(沒人跟你瞎攪和)的股票後,會在大盤下跌趨勢的低位買入部分股票,之後在大盤底部震盪過程中加速殺跌,目的是獲取儘量便宜的籌碼,也是把短線客趕出該股。殺低價位也不是任意的,上市公司總有其好的一面,太便宜會吸引其他資金也進來抄你的底,後市就麻煩了。

三、正題,怎樣決定拉昇高度?高度一般都在50%以上,即低位股價(自己的成本價)往上50%以上並且不到壓力位。壓力位在哪裡?即上方高位的密集成交區,不會去解放套牢盤的。在牛市中會突破一切壓力位,這另當別論,有大量增量資金去解放套牢盤。

四、量是關鍵。在高位能否順利出局,得看該股是否吸引眼球,沒人在高位投機跟進,拉高了出不來。如茅臺,沒人跟進了,漲到一千也枉然,而且是紙上富貴毫無意義。

五、為何是50%以上?假定底部10元每股,上漲過程中還得買買買,把股價拉高,拉高到15元時成本價就提升到12元以上了,在15元賣,還不能如散戶一樣一秒就出局,即使在15元一秒出局,利潤也只有25%,以實際來說,從15元賣下來,跌回12元,完全出局,能到手的純利潤不過是15-20%,如果出點差錯,虧本還不一定呢,因此,50%即算最低拉昇高度。

六、最多能漲多少?這得看大勢與資金加手法。有的方法是在底部大幅震盪,底部震盪出一個大箱體,有30%空間,機構自個在裡面就高拋低吸,先把成本降下來。有的是漲50%,再回20%,再漲50%。總之,方法很多,說不完。判斷的方法是看量,正確判斷大資金是否完全出局是關鍵。這就是股神的事了。


股市財狼

一、莊家是怎麼決定拉昇高度的?

目前市場上很多在講莊家是如何進行吸籌的,如何進行洗盤的,又是如何進行拉昇和出貨的,但是基本上講到莊家是如何決定拉昇高度的極少。那麼,為什麼莊家有的時候要拉昇20%而不是30%,有的時候卻要拉昇30%而不是20%呢?

要想說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首先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對於任何個股的走勢而言,它都是一種博弈的結果,其中包含多空雙方的博弈、莊家和散戶的博弈、散戶和散戶的博弈等等。這個博弈的過程就是決定莊家拉昇高度的過程,所以我們可以認為莊家並非是主動的決定拉昇高度,而是被動的接受這種結果。

我們從散戶的心態出發去探尋莊家拉昇的高度。

散戶有三個典型的投資心態:羊群效應、僥倖心理和趨利避害。

所謂羊群效應就是盲目從眾心理,也就是大跌的時候跟著殺跌,大漲的時候盲目追漲;
所謂僥倖心理也就是賭徒心理,一無所知拿著錢就進了股市,孤注一擲想著一夜暴富;又或者說在下跌的時候不研判局勢,反而盲目自信持股,僥倖認為股價只是小調整;
所謂趨利避害說的就是遇到利空大賣特賣,而一旦遇到利好,就閉眼買入。

對於莊家而言,坐莊手法可謂是千變萬化,但是之所以次次能夠實現“割韭菜”,主要就是因為其利用散戶的上述三個心態進行擇機操作。

我們主要來分析一下拉昇階段的莊家行為和對散戶心態的運用。

一般莊家在操作一隻股票的時候,往往意味著這隻股票有潛在性的重大利好出現,但是散戶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信息的缺失,從而使得莊家能夠提前收集大量籌碼。在拉昇階段開始的時候,往往這一重大利好會在市場上出現蛛絲馬跡,有心的散戶此時會理性分析大膽介入,但是絕大多數的散戶是“膽小”的,這個時候場內“韭菜”不夠多的時候,莊家必須咬緊牙關繼續拉昇,當重大利好公告出來或是以另一種形式公佈出來的時候,因為“趨利避害”會引發大量散戶進行追漲,這個時候才是拉昇的高潮,莊家會利用散戶的“羊群效應”快速拉昇股價,但這個過程通常是短時的,持續5到7個交易日,這個時候股價的斜率已經達到了75度左右,無論是莊家還是後續進來的散戶都嚐到了甜頭,散戶開始逐漸謹慎起來了,但是因為散戶都是“貪婪”的,所以這個時候理性離場的散戶並不多,但是莊家拉昇卻開始進入尾聲,等待散戶的就是套牢。

二、為什麼莊家不能隨意拉昇高控盤的股價?

這個原因有二:

1、散戶“不允許”

上述我們也說了莊家對於拉昇高度的控制與其說是主動倒不如說是與散戶博弈之下的被動結果,也就是說當一隻股短期內大幅上漲,股價翻倍,甚至是屢創新高的時候,隨著股價的上漲,散戶的謹慎心態會越發佔據上風,獲利離場的意願就會越強,因為誰都知道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漲的越高跌的越狠的道理。所以一旦股價短期漲幅過大,會導致莊家拉昇的資金成本越來越高,而且很可能會導致出貨失敗,被套的反而是自己。

2、監管層“不允許”

本身坐莊這種操縱股價的做法就是一件損人利己的事兒,獲利的只有莊家一方,而受損失的除了弱勢的散戶之外,還有上市公司,股價短期的大幅波動不利於上市公司的融資以及發展,適當可以,過度就不行了。

綜上就是莊家怎麼決定拉昇高度和為什麼不能隨意拉昇的原因。


君銀投顧

莊家最終的目的是要把股票賣出去,如果任意拉昇股價最終不會有其他買家的,拉高了也沒用,就如當年的德隆系三駕馬車一樣。看完本視頻你就知道了!\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a3500047705b57ed87b\

融經說財

這是兩個問題,先回答第一個,莊家是怎樣決定拉昇高度的。


莊家每次操盤都是有計劃的,計劃拉昇到什麼高度(價位),其實是指一個價格區域,並不是某一個價格。通常的情況下,這個目標價區域(出貨區域)大小也會在剔除成本價後根據拉昇的高度來定,股價翻一倍,目標區域會是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股價翻兩倍,目標區域會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百。

關於第二個問題,莊家不會隨意拉昇高控盤的股票問題。高控盤的股票莊家要拉昇是很輕鬆的事情,關鍵是拉昇以後誰來接盤?另一個莊家又不會高位接莊,散戶又接不了那麼多盤。此時拉高就屬於自娛自樂,沒有任何意義。再說,現在很少有一個莊家會高控盤一支股票,有的話都是價值投資,根本不屑於拉高做差價。

大家可以預測一下,圖片中股票春節前收市價格會是多少?大膽的發揮想象哦,就看你膽子夠不夠大!


看遠近

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歸納在一起來回答,莊家為什麼不能隨意拉,決定他們拉昇高度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之前的壓力位:

莊家每向上拉出一個平臺,就意味著要解放上方一部分的套牢盤,而這套牢盤的大小以及持股的信心都影響著莊家以後拉昇的高度,如果套牢盤太大而又都想跑,那就沒辦法往上拉了,或者向上拉的代價就太大了

二、跟風盤的大小:

莊家每次拉昇都必須要有跟風盤的配合,如果沒有跟風盤來接盤,莊家的拉昇就變得沒有意義,而且會把自己套住,如果拉昇都是解放了上面的套牢盤,而沒有別的新資金來跟風,那最後籌碼就只會全部砸在自己手裡,這是莊家最擔心的!

三、市場大環境的影響;

如果市場人氣很旺,場內資金充沛,那莊家可以拉昇的空間相應就會很大,否則,就只能降低自己的預期了,因為你拉的再高也得需要有人來認同這個價格並且願意接盤才行,不然套的只會是自己

四、是否有高轉送預期:

高轉送是一個炒作的題材,也是以後出貨的一大利器,比方說,如果能10送10股或者轉增10股或5股,那就意味著可以在現在的股價上進行拆分,除權除息之後股價就會變得很低,那樣就更容易被散戶接受


K濤資本

這個的化要根據不同股票來判斷。不能一概而論。莊家拉昇股價的力度與監管和整個市場環境都有關係。也跟莊家是短線中線運作有關係。

由於監管日趨嚴厲 中線操縱股價難度不斷增加。一般而言普通大資金不太敢與中線運作 一方面市場大環境不是很好。另一方面資金成本較高。造成風險較大

歷史上中線操縱股價案例比較多。最早的可能是第一個百元股某科技。最後事情敗露。近年呢有深圳某公司。最後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中線運作的公司。由於投入的資金很大。時間跨度長。主力資金志在長遠和巨大利潤。一般來說需要一倍左右的漲幅

這種股票一般是高度控盤莊股。上漲過程需要通過對敲對倒拉昇股價。並吸引跟風。成交量放大較為有節奏。即使回調也是縮量 上漲一般放量。上漲過程換手率穩健的放大 到後期是一個邊拉邊派發規程。成交放大明顯一點

有的股票則是擊鼓傳花 這種股票炒作一般是緊跟市場熱點。換手率較高。上下震盪非常激烈。高度非常難以估計。一般持有不可能吃完全部行情 離場時機在筆者看來是第一次停牌。最遲也是在第二次停牌核查。因為停牌核查目的就是冷卻市場炒作熱度。給市場一個冷靜期 莊家最怕的就是市場冷靜沒有人跟風。自己在高位折騰那就是自己找麻煩。像某中科系公司是例外 第三次停牌核查以後才冷卻調整下來。

還有一種是長期橫盤震盪的個股。莊家利用震盪橫盤吸籌。有效突破以後 按照理論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但現在好像也變了。不一定會漲那麼多。很多公司漲幅大概在20%-30%左右就開始調整 對於莊家來說。一般而言有20_30%的空間就可以完成出貨。並獲得一定收益 所以對於突破性股票。如果漲幅30%左右出現調整的化。就要適當警惕。即使參與也有等待股價回調。

股票炒作不是一成不變。如果一成不變。莊家就被散戶坑了 而不是散戶被莊家坑了 成為高位接盤俠。成為韭菜一族了。參與炒作在於割到其中一段就要適時離場。千萬不要參與後半段炒作 畢竟我們不能明確知道莊家真正意圖。


杜坤維

為啥莊家不能隨意拉昇,因為高控盤的票不是隻有一個莊家,一個主力,現在的票不是隻有一個莊家想拉就拉的時代了。有長期在裡面的莊,短期的基金,區間震盪的私募,迷茫的小散。還有我們都看不明白的市場。只有形成了合力沒了阻礙才能拉動股價。

以上內容僅供閱讀娛樂,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


建林459

剛一看,以為是澳門賭場的莊家,看到最後才發現“股價”二字。廢了我半小時功夫寫的有關澳門賭場的文章,全部刪除。算了,對於股票我不懂,這裡面水太深我水性不好。對不起,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