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為了便宜買了國產車的人現在後悔了嗎?

蒂亙花海

隨著自主品牌的興起,如今購買國產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甚至有一些產品還出現了排隊等候的景象,比如比亞迪宋MAX等等並不是你交了購車款就能立刻提車的,少則一週多則一個月也是很正常的。

銷量證明國產車並不比合資車差

在中國最火莫過於SUV,每月銷量排行榜前十國產車型佔據半壁江山,神車哈弗H6聯繫50個月銷量冠軍,如今已經有了上百萬的車主,如果說這些車主都不懂車應該不準確吧,我哥哥就是哈佛的忠實粉絲,前些年因為經常跑工地買的H5,後來入手一輛H8,如今天天看著VV7,估計總有一天會拿下。

再來說說長安汽車,身邊很多朋友都購買長安的車,預算有限的長安CS35,預算寬裕的長安cs75。有一個特別愛旅遊的哥們,開著CS75走西藏線已經不下2次了,據說這哥們還想去帶著愛車穿越呢。話說一趟進藏全程8000多公里,也沒聽說他的愛車出了啥問題。

奇瑞汽車向來被稱為“工科男”,第三代發動機熱效率高達37.1%,性能達到行業一流水準。可以媲美合資品牌。至於吉利就更不用多說什麼了,通過幾輪收購下來,早已經佈局海外,旗下經典車型也是備受消費者喜歡。

從造車技術來說國產車


去參加某汽車品牌的發佈會,接觸到一位資深的造車行業的大哥,他說國產車的整車工廠以及發動機工廠所需的製造設備跟合資工廠沒什麼區別,很多時候都是選用同一廠家,同一種設備,所以製造質量不會比合資品牌差。


車檸檬

2014年上半年,入手瑞虎3,當時並沒有過多的期待,只是覺得它的顏值很對我的胃口,尤其是前臉和側面。

當時公司的同事基本上一邊倒地反對我買國產,說到時候有你後悔的,他們買車幾乎都是買的卡羅拉。可我沒想那麼多,果斷下手了中配自動擋。。。這個價錢在當時如果買入門級的豐田、現代、起亞之類的也是綽綽有餘。

最開始開的時候,被顯示屏上的瞬時油耗嚇的不輕,還真有過那麼短暫的後悔。不過,一位同樣開國產車的同事安慰我說,這是磨合期,這個油耗很正常,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以後,油耗一定會降下來的。

後來,我就按照老司機傳授的經驗,再加上經常去汽車論壇泡罈子,理論加實踐,很快油耗就下去了。這個車的減震有點硬,尤其是剛買回來的時候,後來時間一長也就感覺不明顯了。

目前,已經快3萬公里了。因為我平時開的不多。那些買合資車的同事常常告誡我:車子怕放不怕開,一定不能經常放那裡不開,否則就容易出故障。我也確實看到有兩次同事的豐田因為放了一個多星期沒開而發生故障的。可我的瑞虎3很耐操,一點也不精貴,有一次因為出差,它在停車場等了我快一個月。回來後我生怕出毛病,馬上打火熱車,竟然完全沒問題,開出去溜溜,仍然還是熟悉的感覺,熟悉的油耗。當然,從那以後我再沒有讓它這麼長時間的趴著了。

現在,我的虎子除了天窗有點異響之外,真的挑不出什麼毛病,最讓我驚喜的還是油耗,都說這款車是油老虎,可我的虎子百公里油耗只有7升左右,路況好的話跑出平均6.8的油耗也很正常。完全達不到廠家所標註的百公里8.6的指標,難道是我還不夠努力嗎?哈哈。。。

最後的總結,不說大家也知道,就三個字――不後悔!!!


文刀巨風

很多早年買車的朋友,現在都很後悔,大多數早年買車的原因都是以為國產車便宜。在十年前,如果你能夠買得起一輛奇瑞跟一輛本田,如果選擇的是奇瑞,那麼絕大部分的原因絕不是愛國,而是因為便宜。



多少人後悔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購買江淮同悅的車主們,他們是最泣不成聲的,315事件曝光的江淮同悅對他們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但是這事件只是汽車界的一個縮影,15事件把國產車的缺點展現的淋漓盡致,偷工減料,技術不成熟,都使買了國產車的人心涼了半截。



但是買了吉利車主相對來說就不那麼難受了,甚至說很開心。因為吉利車問題不是很大。買一輛10萬元的中大吉利車,除了油耗量比較大之外汽車本身幾乎挑不出什麼毛病。但是他們還是面臨一個極大問題,吉利車的保值率不高,買一輛14萬的EC8,如果達到三年車齡就連一般價格也沒有了,只有6萬左右。



還有一部分車主,買車的時候看的只是配置跟外觀,比如眾泰車主們。若果我們用心去二手市場走一圈,我們會發現二手車市場的T600數量幾乎和新車銷售數量一致,而且極其便宜,6萬多的,7萬多的。大多數兩年的車,至於為什麼出手,只有車主們心裡的苦楚了。



雖說國產車這麼多缺點,保值率差,保值率差等等,但畢竟是十年前的車,你還想要有什麼要求呢,那是汽車行業也才興起不久。所以說有的開就可以了,所以我們還是儘量支持國產吧。




汽車一言堂

我是長安CS75的車主,我的車現在跑了3.6萬公里,當時我也不懂車,主要是看到他外觀比較霸氣,我當時不會開車,我老婆才學了駕照就想給她買個車送給她,別人很多都說,如果有了駕照不開車以後就廢了,當時我看了很多車從轎車到越野車從合資到國產。最後我看到長安CS75的宣傳廣告,我就跑到店裡去看車,結果展車都被別人開走了,我聽了買的銷售介紹,我就下了全款,定了手動擋頂配,買了以後我老婆感覺車子內控不錯,還有空間特別大,發動機聲音很小,特別是是無弗製冷,她有鼻炎,所以特別喜歡,後來我拿了駕照,自己也開車了。我聽別人說從四川進藏青海出來特別好的風景,也可以測試車子性能怎麼樣,於是自己就一個人開車去,我老婆坐車會暈車,所以在去年6月中旬出發,全程下來8200多公里,跑了很多地方。


去了在我的全世界路過的稻城亞丁,去過日光之城的拉薩,也去過聖湖那木錯,爬過72拐,一天跑國道862公里,都很輕鬆通過。在5200多的唐古拉山,也跑過無人區的可可西里,更是在雪地裡開了200多公里,全程沒有一點問題,就是在4500以上的海拔跑上坡路動力有點下降,差不多半個檔,開空調差一個檔,這次去的時候內地都35以上,在那曲等地方晚上都是零下10度,

跑起來都沒有問題。在昌都還遇到5點多級的地震,地上全部都是石頭都安全通過。我上幾張圖吧!不然別人還不相信呢?可惜時間不夠沒有帶著我的國產車去穿越原始森林磨脫縣,下次如果要去就去新疆穿越無人區。




其實在西藏軍車都是國產卡車,皮卡車也特別多。


我芯蕪淚

首先說一句買國產車不是為了便宜,而是對比了同價位甚至高一價位的車相對來說性價比高,我是正宗的90後,我從小也比較瞭解汽車,可以說以前的國產車質量技術做工確實不成熟,可是近幾年國產車和手機一樣都是突飛猛進,緊湊型轎車和suv已經具備了和同級別合資車一較高下的資本。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家現別忙著噴,咱們心平氣和的看看8~10萬元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差距。這個價位的大眾,本田可以說除了能開稍微省油之外還有什麼?霧燈沒有,鋼圈輪轂,本田的中控更是塑料板,儀表臺上方更是硬塑料。更別提已經在國產車已經成為標配的一鍵啟動和無鑰匙進入。esp,上坡輔助,牽引力控制想都別想,看到這很多人都會說,國產車配置高質量不行,開不過三年……我想問問大家,你們經常在修車場看到的是不是合資車偏多呢?大家可能又會說了,那是合資車保有量大……OKOK,就算承認了質量好,又會說那有什麼用?比三大件,我承認三大件確實由於起步晚有些差距,我也承認日韓的合資車發動機省油,可是你們比較過車重和胎寬嗎?我甚至看到過評論說,國產車沒必要做的這麼重!交通事故的照片大家也沒少看,日本車什麼樣大家心知肚明,而每當國產車毫髮無損的時候評論裡說,角度的問題,做的硬不代表安全,甚至更有無腦的說國產車愛出事故……what the fuck!家用轎車就是用來踏踏實實的家用

,談操控,請隔壁右轉找豐田86,福特野馬吧。總而言之,車無完車,人無完人,如果總是帶著偏見去看國產車,總能調的出毛病。也許這也和消費觀有關係,這就取決於買這個車真是為了省心實用,還是所謂的面子,信仰?況且我覺著20萬以下的車沒什麼面子可談吧?前幾天我參加了吉利gl的車友會,都是些年輕人,這足以說明國產車符合我們年輕人的審美和需求。

多年前大家看不起國產手機,說實話國外也看不起國產手機,說國產手機是山寨的代名詞,而現在看看小米,華為的成就不用多說了吧?汽車的科技含量高於手機,所以汽車的崛起也要略長,而現在的哈佛,吉利,比亞迪也已經出口各國收到好評,我們幹嘛還要瞧不起呢?選擇國產車與否和個人的消費觀有關係,但是請不要詆譭好嗎?中國品牌的崛起,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感到驕傲自豪。我相信未來的世界必然會屬於中國的!



八級大狂風滴我

國產車早期的發展走的是低價多產的道路,十年前買國產車,大多數是因為國產車便宜,那麼在這裡我想問一下,曾經因為便宜買國產車的朋友,你們後悔了嗎?這並不是一個偽命題,因為10年前,一臺奇瑞跟一臺本田,你還會考慮愛國而放棄本田嗎?放棄他的原因,恐怕是價格

這些人中,肯定有一些人是後悔的,比如江淮同悅的車主們,他們簡直是淚奔,之前315曝光的江淮同悅只是汽車界的一個縮影,他能把國產車的不足擴大到極致,技術不成熟,偷工減料,主要的車體框架做手腳,讓車主苦不堪言

當然還有一些車主相對滿意,比如說吉利車主,10萬元買臺中大型車,除了耗油外都不是問題,但是他們還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保值率太低,一臺14萬的EC8,三年車齡只能賣到6萬元,這樣的保值率,在車主換車的時候尤為心塞

還有一些車主,看的是配置跟外觀,也就是咱們說的面子黨,比如眾泰車主們,但如果你用心走一圈,你會發現二手車市場的T600數量,完全跟他們的銷量成正比,大量的T600在出售,6萬多的,7萬多的。車齡都一樣,都是兩年車齡的車子,為什麼要賣,車主比我們更能體會

再來問一句,當年因為便宜買國產的朋友,你們是不是後悔了,或許因為國產質量不行,或許因為保值率差,你們會放棄他,但是我想說一句,那只是十年前的國產車,現在的國產車已經很不錯,如果可以,還是希望你們支持一下民族企業


火尿危euiu

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排斥國產車,批評國產車的主們自己有沒有親身經歷過國產車,我想我有權利也有義務第一次在網絡平臺記錄下我的墨寶。我是2009年買的中華,當時準備買現代,現代隔壁就是中華4S店,順道進去看了下,老公一下就被中華駿捷FSV外觀吸引,老公是典型的外貌協會,車子地盤,發動機,變速箱這些重要因素一概沒考慮過,(不過當年的我也不知道買車主要看這三大件。)直接提了車子走人。呀,那速度,真的,銷售人員估計都沒想到有這麼快的速度賣掉車子,哈哈,前綴太長,說正題。車子用到今日已經整七年,進入第八個年頭,我真的感謝我們的愛車陪我們安全的度過一年又一年,從沒有在路上拋棄我們,我經常會在半路上看著合資車被拖車,印象中鮮有國產車,中華駿捷車身重,非常硬朗敦實,但油耗卻不高,七年來,我印象中就沒因為車子自身問題換過什麼零件,對了,換個一個燈泡,也是五年後的事了,和日本車有過幾次擦掛,當然對方破損程度都凌駕於我之上,心裡非常安慰,這是中華國產七年前的水平,如今,中國高速發展的今天,為嘛大家卻對國產車的刻板印象停留在初始階段,我就奇怪了,目前考慮換車了,我和老公一致決定,首選國產!另外請國民們不要把中國汽車工業二十來年的發展和國外上百年的發展等同對待,多餘理解支持,中國汽車發展離不開我們每一個國人的鼎力支持,愛我們的國家都要愛她的好並接受她的不足,就像愛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好好呵護他吧!


xuewen5

作為一名汽車製造業的從業人員,應該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說實話,目前國產車已經做得很優秀了,超高的性價比,各種高精尖的配置,相信買國產車的大部分人都是看重性價比,低價格就是王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也都懂,所以買國產車,那對一些汽車小問題肯定是有過考慮,能夠接受,所以說大多數買國產車的人不會後悔。



下面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國產車到底如何:

第一, 從生產製造來看,國產車與合資車並無多大差別,國產車的整車工廠和發動機工廠所有的製造設備,並不比合資工廠差,更多的情況是,兩者用的可能是同一廠家,同一種設備,所以說國產車的工廠製造能力和製造質量並不差。

第二,從汽車的重要配件來看,國產車與合資車也是共通的,博世、愛信、偉世通、羅孚等國際著名汽車配件製造商同時在為合資品牌和國產品牌供貨,所以重要的汽車配件國產車也不弱。



第三,從汽車的實際銷量和用戶反饋來看,國產車的銷量和口碑都已經上去了,對於很多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更多的人首輛汽車願意選擇國產車,因為它們外觀靚、空間足、價格低。

相信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國產車突出重圍,從目前低端耐開走到高端豪華,國產車,實現了許多人第一輛車的夢想,國產車,也讓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再風吹日曬,如果你因為經濟原因選擇了國產車,相信我,你不會後悔!


造車人說車

我覺得我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車齡15年,換過幾輛車。簡單的評價一下各個國家有代表性的車子。首先說國產車,我買的第一輛車奇瑞旗雲,當時流傳一個順口溜奇瑞奇瑞修車排隊,不可否認奇瑞確實有些小毛病,但是絕對沒有過大問題,更何況奇瑞維修那叫一個便宜,忘記更換正時皮帶,皮帶斷了發動機大修,才花了900多塊錢,一輛價格低廉,維修便宜的車,我們又能挑他什麼呢?

再來說說神車大眾,08年購買的一輛帕薩特領馭2.8,開到14年底更換,這個過程真是痛苦不堪,神車大眾讓我成了真正的老司機,毫不誇張地說聽聲音能準確判斷去哪裡故障,零件多少錢,維修多少錢我都能判斷,可想而知,給我折磨成什麼樣,四年以後這個車頻繁的給我丟在路上,變速箱發動機都大修過,漏水無數次維修無法解決,出門必備一通機油,兩桶防凍液,高速就別提了壓根不敢跑,過了80邁感覺車要散架。後來大冬天晚上給我扔在路上了,一怒之下換車了。從此不再迷信。

再說一說和帕薩特同年購買的凱美瑞,是給妻子買的。一直開到現在竟然沒出過一次問題,除了更換易損件沒出過任何小問題,所以日本車總體說來還是不錯的,我自己14年底不堪忍受大眾神車也換了英菲尼迪fz37

。開到現在同樣沒出過任何大小問題,一丁點小毛病都沒有,而且售後非常不錯。

所以綜合對比,國產車還是不錯的,如果偏要拿十多萬的國產車去和百萬進口車做對比,那無疑是自取其辱,畢竟價格在那擺著,但是比亞迪奇瑞長城等自主品牌性價比還是很不錯的,同價位的車國產穩定性不如日本車,但是性價比很高。20多萬以內車輛與其買合資車真的不如買國產車


I王守義說你十三香

我是給移動公司做設計的,經常坐施工隊的車子下鄉勘察線路,有個李隊,他有一輛07年的帕薩特,一輛12年的長城C30,前幾次坐他的車,都是帕薩特,他說別看我這款帕薩特很老了,但是很耐開的,只是中間有一次在村子裡土路上停下來後,再啟動就啟動不了了。李隊下車鼓搗了兩分鐘,才啟動著。再下一次出去勘察,他突然換成了長城C30,問他為什麼不開帕薩特了,他說那車有點費油,還不如C30,隨便開,想怎麼開就怎麼開,油耗也低,才七升多一點,別看這車比帕薩特小很多,但是車皮結實,他平時去哪裡都是開C30,除了撐撐面子才開帕薩特。在路上,我發現他開c30很粗暴,拐彎都是急拐,路上沒車,他也是不是猛打一下方向盤,道路是直的,他就猛加速,遇見人多的地方他就急剎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