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聽說了一件可狗血的事兒。

我朋友認識的一女生交了個男朋友,18歲的時候交的,剛開始還你儂我儂,時間長了,男生開始不斷地出軌。

女生當然是生氣的。但男生有個理論:“男生對女生,就像用手機一樣。一開始買回來跟捧著珠寶似的,會給它貼膜,買手機殼,稍微磕一下子,就心疼得不行。等用的時間長了,就覺得摔到地上也沒事兒了,有時候摔碎了屏都懶得修。這是正常的,人都是這樣的。”

然後女生最近打算分手嘛,這個男生去挽留她,說辭是:“雖然手機用久了就不怕摔,但到手機被偷的那天還是會捨不得的。”

......現在的bad boy們邏輯思維都這麼強了嗎?這“手機戀愛論”好像很合理?我差點都信了。

這位女生還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分手。很難講,萬一男生賣賣乖,她又心軟了呢。

我知道這件事兒的時候,想起了我自己。我並沒有過什麼不斷出軌的男朋友,但我年輕的時候喜歡一個人的樣子,跟這個女生很像:男生說什麼我都想相信,男生就算有天大的不對,甚至觸犯感情底線的不對,我都捨不得放手,我還是願意告訴自己:“他這麼好,除了他,我找不到更好的了”。

用一個溫柔的字眼形容,就是:瞎。

好吧,“瞎”這種形容並不溫柔,我想說的重點是,對不值得的人還死死放不下,說穿了還是見人見得太少,眼界沒到位。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能認識多少人呢?認識不了多少。一個小鎮,一個學校,甚至一個院系,我們的目光就被極大地捆綁在這些區域裡,我們不知道外面還有多少優秀的人,我們不知道自己還能遇上哪些人。

我們不知道自己短暫的一生裡,還有多少想象不到的經歷,排在後面。

我十六七歲的時候喜歡一個男生,很容易覺得“他真好啊,怎麼會這麼好”,但現在再回看,好個屁哦,只是因為當時沒見過什麼世面,就誤以為這一個人,眼前這一點點甜,就是我所能拿到的全部的甜了。

不是的。我後來得到了太多的甜,也很想跑回去告訴當時的自己:早點離開他,你還會擁有更好的。

但在我沒見過世面的時候,我不知道。

女生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女生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女生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太重要了。

多認識一點兒人,你才不會被你狹隘的生活圈子所拖累,不會覺得普普通通偶然認識的一個男生,也能成了你的“非他不可”。

你不會覺得當男生向你吹噓“月入過萬”的時候多麼了不起,你知道更好的人是什麼樣的,所以你不會被誰的高傲,死死地吃住。

多看幾本書,在書裡找到適用自己的哲學,體驗它的遼遠和深刻,你便不再覺得“他突然對我冷淡了”是什麼無法消解的難處。

你見過書中人,也彷彿經歷過他們的人生,你知道了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是善良,真誠,敬畏與勇氣,所以你存留著自己的圓融,不會因為周遭的一點雞毛蒜皮而變得尖利。

多去一些地方,瞭解那裡的生態,那裡的風土人情, 看看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怎樣生活著,你會發現你平時憂心的事兒實在太不值一提,還有那麼多人勤勤懇懇地生活著,沒什麼是能被打敗的,人,生來就有韌性。

這麼說吧,我覺得我們的生命不只是關乎“時間”的東西,它還有深度,還有廣度,還有很多的綺麗,可供挖掘。

但如果我們每天就渾渾噩噩地耗著,耗在瑣碎的庸常裡,今天擔心他有沒有上交友軟件,明天爭論他不及時回消息是不是不愛你,便很容易活得流於表面,甚至活得越來越淺。

盲目地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打轉,越來越易燃易爆,越來越歇斯底里。

前段時間有一朋友失戀了,嚴格來說是表白失敗。

我跟她吃飯的時候是這麼安慰她的:多掙點錢,等你錢掙得多了,你認識的男生的質量也會上升。

如果說閱讀和旅遊都有些奢侈,那麼掙錢也是一個見世面的過程。你需要接觸更多的人,學習更多的知識,應對更多的場合,等這些東西一擁而上,佔據了你的生活,你會在充實中最終發現:

從前那個你覺得“非他不可”的人,真的就不過如此。

女生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女生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這些年,我在不斷地試圖突破自己的“邊界”。

大三的時候自媒體剛剛起步,有了一點收入,很多人說“嗯,這是個不錯的兼職”,但我不想讓它只是兼職,於是拼命工作,直到它的收入能真正養活我。

很多人又說“嗯,你可以全職了”,但我覺得我還有可以深造的地方,所以去考了個研究生。

我這幾年對自己最滿意的地方,就是我的眼界比從前開闊太多。當我不斷地為自己延伸出新的領域,我便得到了新的豐富。

只有一個足夠豐富的個體,才能擁有強大的扛壓能力。強大過後,什麼孤單,什麼心碎,什麼遇人不淑,都只是太小的不如意,你知道該怎麼做,你知道自己總會變得更好,你就此遠離了一蹶不振。

你活開了,不再皺巴巴的,不再覺得一點點好就是你所能得到的全部的好,也不再覺得一點點壞就可以把你打敗了。

這,才是最好的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