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東軍被蘇軍擊潰,東北的日本人是什麼結局?

每一朵都像你那樣美

為了瞭解日本戰敗後東北移民(開拓團)的命運,我特意看了記錄片《東北之殤》。

日本戰敗時,東北移民的處境就是一個字:慘。反映了一個事實:日本軍隊不把自家百姓當人。反襯出了中國人的善良: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給了這些處於絕境的人很多援助。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將大量關東軍精銳抽調到了南洋,但是,日本又不能給蘇聯造成兵力不足的印象,他們將開拓團中的大部分精壯青年徵收補充關東軍,使得關東軍表面上維持了龐大的人數。在蘇聯進攻關東軍的時候,這些從開拓團中徵來的人沒什麼戰鬥經驗,很快成了蘇軍的活靶子,一名日本開拓團士兵寫了一本書,名叫《子羊的戰爭》,形容他們就像羊崽子樣任蘇軍宰割。到了日本戰敗的時候,開拓團中只剩下了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他們被拋給了未知的命運。

在日本行將失敗之際,日本政府實施了“棄民政策”,只組織軍隊、重要的企事業單位人員撤退,而對於人數眾多的開拓團百姓,採取了拋棄的態度,任其自生自滅。開拓團上百萬日本百姓開始了悲慘的逃亡之路。

日本軍隊只信奉天皇,對於自家的百姓,從來不當回事,在塞班島戰役中,日軍裹挾百姓自殺,在沖繩島戰役中,日軍將屠刀對著自家百姓,殺害了十多萬沖繩平民。同樣,日本軍隊在東北的撤退過程中,也對自家百姓展現出了“鬼子”兇殘的一面。一股日軍在撤退時,為了防止被蘇軍追上,不顧橋上還有日本移民就炸掉了了牡丹江大橋,導致一輛滿載日本移民的汽車掉入江中。很多沒有過江的日本移民沒了橋走,就強行涉水渡江,導致淹死無數。一些日本軍隊混入逃難的日本平民,他們害怕孩子哭鬧會引來蘇聯軍隊,居然逼迫母親殺死孩子,很多母親不肯,他們就直接將孩子挑死,或者把抱孩子的日本女人圍成一圈,然後丟入一顆手榴彈。真是慘絕人寰。

東北一個小縣城方正縣,1945年曾聚集了大量的日本逃難移民。據倖存移民松田千衛(女)的記錄,他們於八九月份來到這裡,很快聚集了數萬人。由於他們出來時既沒帶夠食物也沒準備過冬的衣服,進入11月,天氣變得異常寒冷,他們是既捱餓又受凍。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八九月死的人還能挖個坑埋了,到了11月,人們無法挖坑了,就把死去的人丟倉庫,很快倉庫滿了,就丟倉庫外面。

當年日本移民在東北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陷入絕境的時候,中國百姓卻伸出了援手。當時的政府發動中國百姓說,幫幫這些人吧,否則他們都死在這個地方了。很多中國百姓來到日本逃難移民的聚集地,把一些生病的人領回家中救助,並且收留了很多日本孤兒和日本婦女。石川縣的移民北琦可代,丈夫戰死了,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生活。日本投降後,秩序很混亂,中國百姓保護了她,將她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北琦可代後來嫁給了一位普通的中國農民。據統計,僅在方正縣一處地方,中國百姓就領養了4000多名日本孤兒,收留了日本“殘留婦女”970多人。

據統計,在155萬逃難的日本移民中,死亡了17.4萬人。較之於中國百姓的苦難,日本移民的痛苦不值一提,當然也是他們應得的。中國百姓對日本開拓團的救助,書寫了人性光輝濃重的一筆。


萌叔觀世界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百萬大軍進攻東北的關東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根據一些資料,抗戰期間,大概有260萬(也有說130萬,也有說80萬)的日本僑民在中國生活,大部分都生活中國東北,而日本關東軍的數量在73萬左右。




關東軍被擊潰以後,成建制的投降,有大概60萬日本士兵被押送的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進行勞動,1956年被遣返,遣返的人數在40萬,還有20萬死在西伯利亞(也有一部分留在了蘇聯生活)。

至於生活在東北的日本僑民,在蘇聯軍隊到來時,不用說,肯定遭遇了一個非常“美妙”的時刻,就像當年他們的軍隊對中國人民做的一樣。

首先這些僑民的財產免不了被蘇聯人侵佔,不少日本婦女淪為了蘇聯士兵發洩獸慾的工具,這些自是不用說的。還有一部分日本僑民隨關東軍被押運到了西伯利亞做苦力。



和蘇聯人相比,我們實在太過於善良了。在蘇聯人撤退後,國共雙方都收編了少量日本部隊。對於日本僑民,中國政府分批遣返了不少人。僅葫蘆島大遣返,就有105萬日本僑民被遣送回日本,而且還給他們發放了路費,簡直不要太仁慈。


還有一部分日本僑民,為了自己能回家,把孩子都丟了,還是善良的中國人把他們養育大。新中國成立後,又有一部分日本僑民後代被遣送回了日本。

至於還有一部分日本僑民,已經化整為零,融入了中國社會!呵呵。


小鎮月明

中國人是講究“以德報怨”的,關東軍投降後,在東北境內滯留的日本僑民多達130萬人,大部分是從1932年起日本人推行殖民東北政策而組織來的“開拓團”,如此龐大數量的日本男女老少,全部遣返是個很大的難題。



隨著被解除武裝的60多萬日本關東軍被蘇聯押送西伯利亞,東北一時呈現權力真空狀態,因為蘇軍只能控制大中城市何交通沿線。儘管大規模的“以暴制暴”行為沒有出現,但仍然有許多小城鎮的日本人遭到報復,畢竟日本“開拓團”奪走了東北農民的大批良田,欺壓當地百姓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1,最大的一批遣返,是根據國共兩黨、蘇、美“三國四方”會談結果,將大約105萬日本僑民集中到遼寧葫蘆島港,由美國第七艦隊提供運輸船隻,從1946年1948年底耗費兩年多時間,全部送回日本,史稱“葫蘆島大撤僑”。



2,蘇聯根據《雅爾塔協議》出兵佔領旅大地區,此地數萬名日本僑民由蘇聯海軍單獨遣返回日本。

4,部分關東軍流散人員逃往中朝邊境地區,在國民黨特務的煽動下試圖推翻民主政權,比如著名的“通化暴動”就被民主聯軍鎮壓,消滅頑抗的日軍幾千人。



5,流散東北民間一部,孫立人新一軍進駐東北後,就發生過基層軍官侮辱日本婦女事件,孫立人特別為此嚴肅軍紀。部分日本婦女為了生存直接嫁給了東北農民,解放後中日關係正常化之後,有一段時間出現過互相探親的小高潮。

6,少量日軍拒絕投降隱匿長白山深處,最後被民主聯軍剿滅。少量日本婦女被各路土匪擄回山寨,在小說《林海雪原》裡有比較真實的歷史記錄。



總體來說,中國政府還是秉持了人道主義精神 ,東北沒有出現一起針對日本僑民的大規模暴力事件,很多當年的日本人把葫蘆島看作再生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