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屯 堡 人 導聽圖說 攝影

在安順,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從語言、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都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演義著一幕幕明代歷史的活化石。而安順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西秀區七眼橋鎮以雲山、本寨、雷屯為主的雲峰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該景區位於安順市東面21公里處,景區面積22.5平方公里,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滄桑。歲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為現代的史書,時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風物在這裡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遺存的古風和鮮明的特色為世人所驚歎、震撼。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屯堡的石門

屯堡人利用安順一帶碳酸鈣岩層的豐富資源,從簡陋的柵欄式建築,演變成封閉式建築結構。以石頭寨牆或村民房牆連體,再配上碉樓、碉堡,形成了易守難攻的建築群體。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具有明朝風味的節日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精彩的地戲表演

地戲,俗稱跳神,又原難舞的分支軍難演變而來,盛行於屯堡村寨,是集地戲、祀、娛樂於一體的古老戲種。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石門

石頭建築的屯堡居民,具有強烈的軍事色彩,村寨內部的巷子互相連接,縱橫交錯,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點、線、面”組合的防禦體系。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屯堡婦女

服飾是一種文化載體。各民族不同的服飾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審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積澱等。屯堡人的服飾以青、藍色為主,不能不認為是他們對祖上來自長江一帶的眷眷依戀之情的敘說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田間地頭演地戲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四合院

居民的建築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點,又有華東四合院的佈局,但最突出的特點是全封閉的格局。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屯堡人的節日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節日裡

屯堡人的節日都以敬奉神靈和祭供祖宗為主要內容。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的緣由,加上傳說的民俗節慶,使屯堡村寨一年四季各種活動不斷。

這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地方你知道嗎——它就是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

表演地戲

屯堡人依村寨門前或寨中空地為戲臺,以憨直拙樸、粗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藝術手法,表現《封神》、《楚漢相爭》、《三國》、《薛剛反唐》、《精忠傳》等中國古代忠義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演員們額上戴以簡煉誇張的"臉子"即木雕面具,身著長衫,背插小旗,腰繫戰裙,手持木製短刀長槍,唱著原弋陽腔,僅借一鑼一鼓的擊奏,在一人啟口,眾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上下更換時空變換,借三、五步為萬水千山,就竹鞭為金戈鐵馬,依桌椅象徵高山要塞,在揚、開、合的廝殺、擋、架、翻、竄的格鬥中虛實結合,形神兼備,產生極具擊鼓進兵、鳴金收兵的古代戰爭景象,從而形成屯堡地戲特有的藝術魅力,被稱為戲劇史上的"活化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