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承浩專欄|家居業獎有點多

庄承浩专栏|家居业奖有点多

6月14日-17日,北京國際家居展期間,居然設計家杯家居設計大賽將再次來襲,據稱總獎金將達到35萬美元。

說起來,國內傢俱設計相關的比賽、獎項著實不少,中國家協的金斧獎之外,上海展有金點獎、深圳展有金汐獎、東莞展有更名升級的金羿獎、廣州展(CIFF)甚至把由美國傢俱設計師學會發起,在美國高點傢俱博覽會上進行評選的尖峰設計搬進來,做了尖峰亞太獎。

除了上面這些行業耳熟能詳的獎項之外,還有部分企業聯合協會、機構、媒體做的獎項,雖然數量眾多,但能被記起來的寥寥無幾,而且多數辦一、兩屆就停擺了。

為什麼我們這麼多大賽,但真正辦得好的卻鳳毛麟角?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中國,傢俱相關“大獎”經常能見到品牌冠名,有些獎項直接就是企業主辦/承辦,這本無可厚非。在今時今日的中國,大賽有商業動機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則誰願意來做這事?在不論商業動機的基礎上,儘量做到公平公正,並且對行業有所推動,我們仍會覺得這是有意義的大賽獲獎項。

只是,部分“大獎”的成立目的,可以說本身就動機不單純——主辦方做一個比賽是為了賺錢或者給組委會牟某些金錢以外的利,而企業贊助或承辦一個比賽,則總是想著要推廣自己、宣傳自己的品牌。

在上述情況下,無論是組委會還是企業,都不是為了開創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平臺而去舉辦大賽,而是借一個“獎”去推廣一個或多個企業、品牌。所以,這類傢俱設計大賽一開始就是畸形的。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會看到一些奇葩的比賽。比如,我們有時直接就看到了比賽結果,而根本不知道獎項是如何評選出來的;有些比賽能看到超強的評委陣容,但他們更像是比賽的“吉祥物”,只是掛個名,根本不參與作品篩選或討論、評判。

試問,這樣的比賽如何去證明其公正性和權威性?

當前整個行業對傢俱設計比賽和獎項的冷漠態度,始作俑者可能正是國內這種流於形式、缺乏公正性、且氾濫成災的比賽。

好的比賽也不是沒有。這次居然之家的獎金就頗具誠意。東莞名傢俱展的金羿獎,廣州展引進的尖峰獎,也是行業內比較有影響力的賽事,從中可以看到組委會付出的努力。我們樂意見到這樣真正有立場、有責任心的比賽與獎項。

雖然我的標題是《獎有點多》,但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好的獎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