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蟋蟀交易市場的形成以及規範

凡事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一行人的行蹤被同一鬥場的天津田老闆所知,第二年蟲季十五里園鎮又多了一夥天津人,至此之後,每年都有幾批外地玩家來到十五里園鎮逮蟲,他們人手不夠,便僱傭當地農民逮手,後來延展到收個別當地人的蛐蛐。這樣的模式一直持續到2017年。截止到2017年,陽穀僅有本地逮手50人左右。

陽穀蟋蟀交易市場的形成以及規範

家住十五里園鎮的楊會中父子及張君憲父子,他們從事蛐蛐逮捕行業多年,2014年憑藉對蛐蛐行業的充分了解及獲得更高的報酬,他們四人攜帶自己逮捕的蛐蛐驅車到達寧陽黑風口。當時四人被黑風口銷售場景深深震撼,整個黑風口滿大街都是交易蛐蛐的場所,他們帶過去的蛐蛐每到一處必將引起一股小範圍的轟動。說到這裡您如果猜測他們蛐蛐太好被搶購的話,您就大錯特錯了。當時他們帶去的蛐蛐確實個頭夠大,身寬體磅,但因為與寧陽本地蛐蛐存在色差,受不到信任,人們都議論“ 這四個人不靠譜,開著二十多萬的車,穿的水光流華的,幾百公里開車過來賣蛐蛐,誰信,關鍵是他們帶來的蛐蛐太好了,個個6釐左右。

人們都按自己的經驗評論著他們,當時寧陽本地那邊家家逮蛐蛐,好的地塊經常人滿為患,他們並不知道,對於還沒被大規模開發的陽穀蟋蟀來說,逮到大的蟋蟀其實如此簡單。並不是每個人的看法都一樣,來自上海浦西的老胡,他們一行共四人,最終他們四人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張楊父子帶去的蛐蛐被他們認可,並且全部打包收下。當年老胡鬥完蟋蟀反饋過來的消息是他讓楊會中幫他找個十五里園鎮最好的賓館,明年蟲季他要常住一個月,並且張楊兩家人逮到的所有大蛐蛐,他全要。當年陽穀蟋蟀在上海公養界博得了一點小名聲。張楊兩家人黑風口一行,最終結果還是圓滿的。但此行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當地蛐蛐形不成規模,永遠也登不上一線城市的大舞臺,他們並不記恨當時對他們懷疑的人,因為眾所周知如今白蟲氾濫,多少人都在這方面吃過虧,況且陽穀蛐蛐確實跟寧陽蛐蛐存在色差,這種位居黃河南北兩側的地域差異誰也無法人為干預,也正是這種地域性差異,形成了陽穀蟋蟀能咬耐疼的良好品性。這次黑風口之行讓他們下定決心,開發陽穀本地蛐蛐。

2017年8月7日,陽穀縣蛐蛐交易市場正式成立,在此之前,楊會中及張君憲兩家人,用盡各種辦法,發動逮手,他們知道,市場成立之後,要想留得住收蛐蛐老闆,逮蛐蛐的人一定要多,市場流通的蛐蛐一定要大,他們自掏腰包組織新手培訓,向新手出售、贈送蛐蛐用品。2017年陽穀本地逮手共計270餘人,收蟲老闆最多時50多人。這一年陽穀蟋蟀散入天南地北,並在蛐蛐鬥完之後獲得一致好評。

陽穀蟋蟀交易市場的形成以及規範

如今馬上到蟲季,據保守估算陽穀縣今年逮手將達到500左右,逮手規模空前強大。人多了,管理制度要跟的上才行,楊會中及張君憲與聊城蟋蟀協會取得聯繫,成功創辦了聊城市蟋蟀協會陽穀分會。最終在協會的幫助下,擬定了今年市場管理制度:

(1)所有逮手蟲季前需攜帶身份證到市場管理處(十五里園鎮惠中傢俱城)登記,(登記過程免費)獲得銷售許可證,不佩戴銷售證,禁止進入市場。

(2)堅決抵制外地逮手,一經發現現場驅逐,協會巡邏小組有專人負責。

(3)收蟲老闆,在市場收蟲,也必須實名登記,獲得貴賓證。憑此貴賓證,可夜間進地逮蛐蛐,受陽穀協會、市場、及陽穀縣全體逮手保護。

(4)禁止大規模捕捉三尾,一經發現現場證實逮捕超過10條,罰款1萬元,捐贈與十五里園鎮貧困家庭。拒繳者絕不放行,責任我們陽穀縣全體逮手團結一心,共同承擔。

(5)禁止在交易市場以外場所交易蛐蛐(去家裡收蟲除外),一經發現現場驅逐。

(6)交易中出現跑蟲現象,不論好壞,買家賠付賣家10元。

(7)市場交易中,起步價5元,5元以下收蟲者禁止進入市場。

陽穀蟋蟀交易市場的形成以及規範

上述條條框框,看似制約著人們的交易過程,一些蛐蛐世家心裡都明白,要想長遠發展,必須要有制度,這些制度也會伴隨著陽穀蟋蟀的發展逐漸成長完善。陽穀蟋蟀交易市場致力於辦最正規的市場,保證買賣雙方的合理權益,對於這種變態的市場管理制度,元芳,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