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快遞業與製造業的協同發展(三)

前面兩篇文章我們瞭解了供應鏈管理水平低下造成我國製造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知道了快遞對推動製造業傳統供應鏈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我們將看一看嵌入製造業供應鏈對推動快遞業轉型升級具有何等重要意義。

三、嵌入製造業供應鏈對推動快遞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30多年的持續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發展新常態,確立了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雙目標”,為此中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電子商務是該戰略的先行者,近年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快遞等新業態快速成長。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人群,隨著收入提升,總體消費需求快速增長,2014年達到26萬億人民幣,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網絡零售額近4年增長了5倍,已經擁有3.5億網購用戶,2014年的網絡零售額達到2.78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批發零售總額的10.7%,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

在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快遞行業發展模式過度依賴於電商,處於被動適應的狀態,快件量的2/3來自於網購,新增快件業務量中更是約3/4來自網購。正是單一的發展模式使得快遞業陷入了價格戰的誤區和泥潭,快件單價已經從2010年的23.89元/件下降到2014年的14.07元/件,而美國UPS公司2014年快遞業務收入為488億美元,快件量是46億件,約合單價為10.6美元/件暨66元人民幣/件,相當於中國快遞平均單價的4.5倍。這其中內在原因是由於快遞企業自身缺乏差異化,都只是單純的普通產品寄遞業務,時限水平和服務質量也差不多,因此只能打價格戰,還處於價格競爭的層次。從快遞發展指數的各分指數變化情況可以看出,規模指數增長最快,2014年是2010年的5.1倍,而服務質量指數則相對遜色不少。

中國快遞網點數量和快遞價格變化趨勢

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快遞業與製造業的協同發展(三)

快遞發展各分指數的變化趨勢2010-2014

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快遞業與製造業的協同發展(三)

為了更好迎接上述挑戰,快遞企業迫切需要差異化發展,迫切需要轉型升級,而服務製造業則必然帶來差異化,因為每個企業的流程都不一樣,要嵌入製造業供應鏈,就必須與製造業的流程緊密結合,實現信息共享,流程對接,服務定製等,就必然是個性化的。而製造業企業要更換物流服務商,就必須重新進行流程對接、信息系統對接、知識共享等,還需要進行工作過程的磨合,付出的時間成本和費用都較高,因此快遞企業的服務能夠獲得一定的溢價,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就轉向專業能力、網絡資源、行業知識、解決方案等全方位的競爭,而不僅僅是價格競爭,能夠助力快遞企業走出價格戰的泥潭。

從全球來看,世界主要知名快遞巨頭都在從事第三方物流業務,而且也都是物流領域的強者,在2014年世界物流50強中,第一名就是DHL供應鏈和全球運輸公司,收入為322億美元,佔DHL集團總收入約一半,UPS供應鏈公司以約58億美元收入排17位,Fedex供應鏈公司以14.6億美元排名第50。在全球航空貨運量排名中,Fedex排第一位,UPS排第三位,超過了漢莎航空、新加坡航空等主要航空公司的貨運量。在國內航空貨運量排名中,Fedex和UPS分列前兩名,合計佔前十名總量的70%,這兩個公司的基地機場因為承擔了超級轉運中心的職責而成為全球排名前列的貨運機場,在2014年的全球機場貨運吞吐量排名中,Fedex的基地機場孟菲斯機場以425.8萬噸排第2,UPS的基地機場路易斯維爾以229.3萬噸排名第7,而這兩個地方都是中小型城市,機場貨運量基本來自於這兩個公司。

2014年全球物流50強名單及其總收入

(單位:百萬美元)

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快遞業與製造業的協同發展(三)

Total (International + Domestic) Scheduled Freight Tonne - Kilometres

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快遞業與製造業的協同發展(三)

快遞要嵌入製造業供應鏈,需要經歷4個主要階段或者層次,從最初的提供單一寄遞服務、到提供部分增值服務(如倉儲)、再到提供供應鏈(物流)部分環節的優化服務、最後到物流供應鏈的整體優化服務。我國快遞企業多數還只能做到第一階段(層次)和第二階段(層次),需要向第三層次和第四層次邁進。需要在資本運作、能力建設、運營模式、人才技術等方面進行長期努力。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