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奋斗者|陈伯均:30年守护那片绿

新时代奋斗者|陈伯均:30年守护那片绿

陈伯均在这样人烟稀少的林区走了快三十年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熟悉这片林子的每一棵树,树林里有哪些坡,林区农户有几家……

1989年,陈伯均进入赤水市东部片区林场工作,开始了和森林打交道的日子。

新时代奋斗者|陈伯均:30年守护那片绿

陈伯均老旧的工作证

赤水东部片区林场有森林3万多亩,陈伯均管理的有2885亩,造林、管林、护林、伐林、木材检验,每一项工作都不容疏忽。

每个月至少有20天,陈伯均都在林区巡山,森林成了他最亲切的伙伴。他说,待在办公室不舒服,在林区走着才畅快。在林区交通条件未改善前,山路陡峭,巡山时陈伯均和同事沿着林间崎岖小道行进,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

为了避免来回折腾耽误时间,每一次巡山陈伯均往往要在山上待几天。有时带上点干粮住在临时搭建的茅屋,有时就借宿在山上农户家中,等任务完成后才下山回家。

“在山上呆几天把工作完成,假如今天回去明天又来,光走一趟路就要耽搁半天多,工作进度就太慢了。”陈伯均说。

新时代奋斗者|陈伯均:30年守护那片绿

陈伯均在测量杉树直径

林场采伐期一到,陈伯均和同事就更忙碌了,查验树木大小、计算采伐量、木材管理、运输调度等等。为了赶进度,陈伯均和同事、伐木工人经常住在山上临时搭建的棚子里,一住就是好几天。临时搭建的棚子一点也不牢固,一下大雨,棚子四处漏雨,但陈伯均和工友们依然坚持着,直到伐木完成。

几十年下来,陈伯均与林区的农户已经非常熟悉。“他来我们这里护林,我就认识了,每个月都在我这里住6、7天,每次上山都在各个地方写森林防火标语,给农户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官渡镇新华村村民赵成海说。

三四月份是林场里楠竹长春笋的时节,每年到这个季节,陈伯均和同事都要增加到楠竹林巡山次数。“这段时间是培育楠竹的关键时期,现在林场有很多通村路、通组路,很怕有人来挖林场的竹笋,一点也疏忽不得。”

新时代奋斗者|陈伯均:30年守护那片绿

陈伯均和同事巡山

2014年5月20日,陈伯均和同事如往常一样在林区巡山。下午两点多,陈伯均接到电话通知,称该村山林发生火情。火情就是命令,确定起火点距离不远后,陈伯均一边迅速向起火点冲去,一边电话通知附近村民和护林员赶赴现场扑救。

到达起火点,山火已经扩大到一定范围。陈伯均二话没说,抡起树枝冲到一线奋力扑火,指挥部分村民和护林员砍伐隔离带。火苗烧着了他的头发、烫伤了脚踝,加之年龄较大,同事们劝他离场休息包扎伤口,但他就是不肯,仍坚持战斗。

经过50多分钟的奋力扑救,陈伯均和村民们赶在山下镇村灭火救援队到来前将山火扑灭,使林区损失降到最低。陈伯均说:“当时的念头就是一定要尽快把山火扑灭,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新时代奋斗者|陈伯均:30年守护那片绿

陈伯均与同事到林区宣传防火知识

除了日常巡山、防火宣传、扑火救灾、竹木采伐,陈伯均还得时刻注意着森林盗伐盗采。“早些年,群众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偶尔会听到一些群众说盗伐的事。这片林子是公家的,谁也不能私自采伐。”在他精心护理下,陈伯均所管护的林区几十棵珍稀树木生机盎然。

陈伯均今年已经52岁了,经年累月的工作,让他满脸沟壑,一双大手布满老茧。回想刚参加工作时的经历,陈伯均记忆尤深。“开始参加工作时不知道林场工作要怎么干,就自己找些书籍来看,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同志请教,同时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新时代奋斗者|陈伯均:30年守护那片绿

陈伯均清理林区电线上的枯枝

以前,林区测量工具用的是罗盘仪、标杆,罗盘要怎么读数据、标杆要插到哪个位置都有讲究,一不小心测出来的数据就不准。“林场工作是个细致活,测量林区数据,一个角度没有对好,这一天的工作都白干,一个数据不准,整个片区数据都不行。”陈伯均说,林场的工作,靠的就是细心和责任。

从罗盘、标杆、卡尺到现在GPS定位数据处理,宣传方式从手持扩音器喊话到自动播放,防火设备从砍刀升级到油锯,林场使用的工具跟随着社会进步在改进,但陈伯均的责任心一直未变。“我是一名党员,也是林场的看林人,我更愿意上山看看,管好森林植被,护好绿色生态,在岗位上一天,就干好一天。”

新时代奋斗者|陈伯均:30年守护那片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