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GDP突破7萬億元,福建GDP為3萬億,你怎麼看?

我就是我9973

從GDP絕對量來說,山東領先福建不少。2017年山東GDP72678億元,排名全國第三;福建GDP32298億元,排名全國第十。福建經濟規模只有山東的44.4%,中國佔美國比重都有63%呢!

但是,在40年的改革開放中,福建是進步最快的省份。早在1978年,山東省以225億元的工業總產值(那是中國沒有GDP統計方式)排名全國第四,而地處對臺一線的福建僅有66億元,排名全國第二十三。福建佔山東比重只有29.3%。

到1994年,福建省GDP為1644億元,排名大陸第12位,和1978年相比上升了11位。山東GDP3844億元,排名全國第三。福建佔山東比重上升為42%。

之後,福建和山東的比值保持相對穩定,在44%左右,但經濟總量的差距卻在不斷擴大。從1994年的2200億元擴大到2017年的40380億元,23年擴大18倍!


我們從兩省各市的GDP就可以看出兩省經濟實力的差距。

福建經濟最發達的泉州市GDP7548億元,而山東最發達的青島已經達到了11037億元。4000億元以上的城市數量,山東有7個,福建只有3個。


紅谷新視界

上週五,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7年四季度和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如下:

由上圖看出,目前全國的農業、畜牧業、工業生產和服務業都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我們分別從第一、二、三產業等幾個部分來看下山東和福建的GDP:

第一產業為農業,包括農、林、牧、漁各業; 第二產業為工業 ,包括採掘、製造、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各業; 第三產業分服務業和流通業。

山東省:

山東省經國家統計局審定,2017年山東全年實現生產總值72678.18億元,比上年增長7.4%。這是繼15年生產總值破6萬億元之後又一個臺階。山東也成為廣東、江蘇之後,全國第三個躋身“7萬億俱樂部”的省份,對全國經濟的貢獻率佔比近1成。

第一產業增加值4876.7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2925.12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34876.32億元,增長9.1%。人均GDP達到72851元,增長6.5%。經濟增長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特徵更加明顯。三次產業構成為6.7:45.3:48.0,第三產業尤為矚目。務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2.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4%,拉動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98.5億元,同口徑增長6.6%,其中稅收收入增長9.1%,佔比為72.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金融信貸平穩增長,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67576.0億元,增長9.5%。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速七年來首次回升,實現增加值增長6.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山東全年糧食總產944.6億斤,較上年增加4.5億斤,是歷史第一高產年,穩居全國第三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福建省:

2017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2298.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增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42.4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5770.32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14085.52億元,增長10.3%。從貢獻率看,第一產業貢獻率3.4%,拉動GDP增長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貢獻率42.6%,拉動3.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貢獻率54.0%,拉動4.4個百分點。

2017年,福建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603.8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幅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

福建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4.0%,比同期第二產業貢獻率高11.4個百分點,也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5%,增幅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高4.5個百分點。

總結:

通過以上讓人眼花繚亂的數據可以看出,福建與山東在各產業上的表現有較大差距,提高發展質量,增加效益仍任重道遠,經濟運行還有不少困難和挑戰。當然,在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政策及人文環境上也對其經濟發展有著制約(多山、丘陵、多自然災害、多臺風、與臺灣隔海相望,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國家在其工業、教育等領域的投資也少,很多人選擇外省打拼,或漂洋過海)。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需要破解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來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福建省統計局、山東省統計局

淺說雜談

首先看山東,山東是我國人口大省,最新數據統計,山東省常住人口在10005.83萬人,是我國除了河南,第二個人口破億的省份,在看我國的百強市,山東佔了多少個?答案是15個,除了兩個袖珍城市萊蕪和日照沒有進入百強市,其餘都進入百強市,百強市數量居全國所有省份之首。

那很多人好奇,既然山東這麼牛,為什麼經濟總量落後於廣東和江蘇,答案告訴你,那是因為山東發展非常均衡,雖然百強市全國最多,但是山東沒有一個超級城市,就好比廣東有深圳、廣州,江蘇有蘇州、南京,而山東經濟最好的城市青島,也只能排在全國第十二位。所以總量跟廣東和江蘇有一點差距。

那造成福建常住人口和經濟總量偏低的原因是?

第一,福建可開發的面積本來就少,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區,沿海部分閩江三角洲才是平原,還有福建的大山,同時也阻礙了交通的發展,從全國各地到福建,坐火車都要繞。即便開通高鐵,福建的區位優勢還是落後於其他周邊省份。

第二,也是國防軍事方面的考慮,福建省的軍事戰略位置顯著,與臺灣隔海相望,未來一旦發生武力統一臺灣,福建會受到重創,所以,也是經濟發展受阻的原因。

綜上所述,福建與山東的差距已經很明顯了,而且也是常態,我們不用關注經濟總量,兩省的人均GDP是差不多的,這就說明兩省差距並不大。只不過山東佔了人多、開發面積廣的優勢而已。


最近各地區的經濟統計數據不斷公佈,筆者也注意到山東經濟今年一枝獨秀,GDP突破7萬億元大關(2017年GDP總量為72678億元;人均GDP為72851元)!!!山東,又名齊魯、東魯等,面積15.58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人,溫帶季風氣候。交通設施不斷完善,擁有濟南遙牆國際機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煙臺蓬萊國際機場等機場;火車站有濟南站、青島站、煙臺站等;著名學府有山東大學及中國海洋大學等;誕生了孔子、孟子以及莫言等著名人士


  • 在三個產業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佔比最高,達到了48%;第二產業佔比45.3%;第一產業佔比6.7%。經濟結構的日趨合理為山東經濟注入了活力。2017年山東的一般公共預算再創新高,達到6098億元,這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有較大的保障作用。


  • 其次,去年山東規模工業增速7年來首次回升,實現增加值6.9%;山東糧食總產955億斤,穩居全國第三位,為我國人民飯碗的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另外新時期,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在全國名列第一!!!

  • 在這一年,天空更藍了,水更清了。強力推進散亂汙企業等治理,當然轉型之中的陣痛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為了未來為了下一代擁有一個乾淨的天空也算值得。

網友評價

  • 網友a:對我大山東充滿希望,雖然現階段問題還是有,但總也算在改革,在進步!!!

  • 網友b:怎麼樣都是自己的家鄉,汙染的治理肯定支持的,希望天更藍、水更清!

筆者認為新時代模式,山東無論是分享經濟、共享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正在迅速成長,正在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相信未來的山東會更加強大!

注:圖來源網絡,侵刪


90後女博士在美國,以專業的眼光,獨特的視角,為您奉上一道知識的盛宴!喜歡請關注我哦,期待與您在思想上的交鋒~


老蔡說

昨天朋友圈被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同志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大會”上的講話刷屏了。振聾發聵的講話可謂是題主的最佳答案了。下面我們細說。

雖然論GDP總量,山東2倍高於福建,位列全國第三。但是山東GDP的巨大體量,掩蓋了背後的巨大危機。

首先是經濟結構。山東經濟的增長,主要依靠國有企業,山東的國有企業之多,僅次於東三省。不同的是,山東屬於沿海省份,又是傳統經濟大省,底子厚,顯得問題沒有東三省那麼嚴重而已。但是民營企業能說的出來的能有幾個呢?


其次是官本位思想嚴重。厚重的歷史文化,即是山東人為之驕傲的資本,但同時也成為山東思想解放的絆腳石。僅說一點:官本位思想。我老家是山東魯中小城的五線縣城。人們工作的首選就是教師公務員等公職人員。若是有家人考上教師公務員,那這家人就會覺得面子上倍有光,覺得高人一等,走到哪裡都腰桿挺直。我記得上學的時候,看過一篇山東和福建人思想對比的文章。山東人教育自己兒女:要好好學習,長大了考個公務員。福建人教育自己兒女:你要再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只能當個公務員。這算是兩個省份思想不同的生動註腳了。

第三是創業氛圍、留不住人才。就以我家鄉為例,老家很多人去南方打工,在前兩年國務院出臺“雙創”政策,很多老鄉覺得是回家創業的好機會,也算是為家鄉做貢獻。但是政策就是落實不了,一個部門推另一個,尤其是新媒體方面,要麼沒有政策,要麼政策進入門檻很高。最終大部分人還是回到了南方,小部分人留下還是回到了煉油廠、化工廠這些傳統行業工作。

第四是傳統行業面對轉型牴觸情緒很大。以出租車行業來說,在北上廣等城市“無滴滴不打車”的情況下,老家依然對網約車限制重重。在15年一次回家,出站後,很自然的拿出手機叫輛車,可是左等右等,一直沒有司機接單,當時還很奇怪,後來和朋友聊天聊起來,才知道,已經在全國落地開花的滴滴打車,在當地因為出租車司機的抵制,居然被限制使用。17年,網約車政策出臺以後,當地才允許乘客使用。但是對運營車輛和人員要求奇高。網約車輛,甚至還不如當地出租車多。

昨天聽了“新舊動能轉換大會”上的講話,擺事實,講數據,直面問題,不再回避,讓人耳目一新。

新山東,未來可期。


關於新山東,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百一知事

最新消息,山東GDP突破七萬邑,福建GDP達到三萬億,但是山東人口有一個億,而福建人口接近四千萬,這樣來看人均都在七萬多一點,按道理來說,山東福建的精進情況應該是差不多的,但事實上都認為山東是經濟大省,畢竟山東的經濟位列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和江蘇,而GDP總量的龐大恰恰掩蓋了山東省發展不均衡,山東經濟總量有接近一半都是國企創造的,而山東的產業發展也是很不平衡,山東是農業大省,利潤很低,百姓生活,尤其是農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是很高,城鄉差別很大,貧富差距也是讓人震驚。可以說山東的經濟還處於畸形狀態,老百姓幸福感不是很強,很多人還在為生活犯難。


但是福建省靠近臺灣,國家投入的不是很大,可以說福建今天的成績都是福建人民自己打拼出來的,而福建的民營企業要優於山東,而且福建地區電商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福建沒有太多大型國企,資產都集中在百姓手裡,所以福建的百姓收入是明顯高於山東的,而且福建有很多企業家都去了東南亞地區,他們創造的財富不進入福建GDP當中。


總得來說,山東是外強中乾,福建是秀外慧中,山東就像山東人一樣,面子很足,裡子一般,福建人很低調,悶聲發大財。


文卿世界

3山東人口近一個億,福建快四千萬了,人口基數上山東是福建兩倍多,雞地屁也兩倍多,人均上福建會更好看一些,兩個沿海窪地地方,對內陸省會相對市場經濟更加透徹,發展不同模式也經常被人拿出來比較,雖然雞地屁上數據看不出差距在那裡,但語論上總是認為山東還很貧困福建是民富省,為什麼會出現這大反差呢?

筆者也不是懂太多,只是覺的山東要有危機感,山東產業結構確實有問題,雖然山東也有海爾、海信這樣國際知名度企業,福建也有興業銀行、永輝超市、福耀玻璃這樣高顏值企業,看了很多關於山東論文和東北一樣都有相似是重工業和製造業佔多數

這直接反應了山東企業應對市場經濟變化掉頭困難。國企又偏多加大了殭屍企業的存在和反應不了老百姓錢袋子,直接反應區域經濟活力不夠。製造業有偏多,說明產業轉型升級優化不夠。山東是農業大省當然不能說不要農業和製造業,只是覺的新經濟帶表山東太少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就要提現老百姓錢袋子,不然發展經濟幹嘛呢?雞地屁在多也是別人製造基地,血吸完了離開時候經濟也崩盤了。

實際數據山東和福建發展模式差別後勁越來越明顯,所以山東要有危機感加快轉型升級,對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輕視要提高緊惕,只是個人觀點勿噴!


閩江流域

山東省GDP總量7.4萬億,常住人口一億。福建省GDP3.1萬億,常住人口三千八百萬。若單看GDP山東比福建高了一倍多,在看人口山東比福建要高一倍半。平均人均GDP誰高就一目瞭然。我一七年末在山東省和福建省都待過一段時間,兩省的城市農村都看過,說實話,福建省城市和農村都很富裕,但福建省山太多了,地處臺海前沿,對發展經濟是有一定影響的。好在臺海統一的日子不遠了(不管和統還是武統都得統)。完成統一的那一天,就是福建省經濟騰飛的日子。再說一下山東省,山東省城市和農村貧富差別較大,有的村多數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希望山東省的農村早點富起來。山東省城市發展的很快,全國百強市就佔了十五個。山東也是旅遊大省,著名景點很多,人也很熱情。好客山東名不虛傳。以上只是個人看法,這兩個省都有我的親人,希望一八年兩省GDP更上一層樓!謝謝!


鄭兆富

怎麼看,不吹牛不貶低不黑不捧。山東的人口面積,GDP總量,經濟總規模,國企數量,能源工業,農業規模生產,港口總吞吐量,傳統市場交易,汽車保有量等,大大超過福建。但福建的人均GDP,人均收入,生態環境,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民富水平,農村發展,農民收入,互聯網,電商發展,上市公司市值,市場開放度,經商創業等,則超過山東。山東在於大塊大強壯觀,福建是小個小巧實惠。


星夜傳真

其一 山東GDP7萬億 福建3萬億 但山東人口過億 福建不足4千萬 按人均福建高於山東 其二 山東無論行政,事業單位還是農民人均收入都低於福建 其三 山東國有企業佔比大 雖提出新舊轉換但實際何其難自己心中能無數?福建區位優勢正在顯現 相信不用多少 福建將跨越崛起 成為繼浙江之後民富強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