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之一,他們的飲食有哪些特點?

土豆的視界

有關係,太有關係了。

日本人是很重視健康的,我學到的第一個關於健康的概念,用的也是日本人的定義。日本人的健康觀念裡,飲食不可或缺。

1、食不過量

對比日本和美國,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美國街頭滿眼的大胖子,而日本人大多比較苗條,這跟飲食習慣關係很大。

日本人有個習慣,就是習慣逛小酒館,但吃的很少,不像國人每餐非要吃到撐。食不過量,是其習慣。這個跟人體的構造特點也有關係,胃是可以撐大的,越撐越大,也就越吃越多,一直吃的很少,也就很容易獲得飽腹感。

2、主食為主,清淡少油

國人去吃日本料理,絕大多數是生猛海鮮,但是正常的日本飲食是以主食為主的,飯糰也好壽司也好,米飯是大份。還有一個特點是用油少,這裡有個故事,是關於一位留日老師的。

這位老師剛去日本的時候,第一餐是老闆請吃飯,吃完之後總感覺胃裡空落落的,不好意思當場再要,就換了一個餐廳又吃了一份午餐,結果感覺還是餓!之後乾脆就自己帶飯,自己炒菜用油多,飯盒底部有一層的油,洗飯盒的時候旁邊的日本人就用一種詫異的目光看他。實在受不了了,這位老師乾脆學會了用水炒肉,加菜,最後放一點點的油。這個故事回國以後,一直跟我們說了好久。

3、多魚少畜肉

日本飲食還有個特點就是魚及海產品使用量大,吃的畜肉少。

拋開優質蛋白,魚油是健康油,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吃的畜肉少,就儘可能的避免了飽和脂肪的攝入,這個習慣對心腦血管和糖尿病是有好處的。

姜丹,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辰曦媽媽話健康

日本人長壽確實和他們飲食習慣有關。

日本人的膳食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健康的模式之一,具有這樣的特點:

一、植物和動物性食品並重

日本膳食模式既不同於歐美國家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也不同於發展中國家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而是平衡植物和動物食物,是目前最科學的膳食模式。

二、穀類為主

日本人平均每天穀類的消費量為300g-400g左右,是最合理的穀物比例,既可以滿足人體每天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也不至於過量導致一些慢性疾病。

三、適量肉類

日本人每天大概吃2-3兩肉,可以提供一半的優質蛋白,這個比例是最合理的。一方面保證食物中蛋白的攝入比例,另一方面也避免吃肉太多可能出現的膽固醇和油脂攝入過量。

四、經常吃海產

日本獨有的地理優勢,他們每天都會吃少量的海產。相對來說,海產的蛋白質含量高於陸生動物,而且油脂更低更優質,對於心血管更加有益。所以每天吃1-2兩海產的日本人也更健康更長壽。

五、每天喝牛奶

相信大家聽過一袋奶拯救一個民族的故事。日本人靠每天給學生供應牛奶,平均身高上升達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牛奶可以提供優質蛋白和鈣,以及除鐵和維生素C之外的所有必須營養素,每天喝100g左右的牛奶也是日本人的飲食習慣。

六、一個蛋,一杯豆

日本人平均每天吃大約1顆雞蛋,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等成分對心血管非常有益,一個蛋中的膽固醇又剛好不會讓人體過量,是最合適的比例。

大豆屬於植物蛋白,而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寡糖,對腸道菌群的調節非常重要,腸道菌群好對身體的健康非常重要。

七、烹調方式

日本人管飲食叫料理,他們的製作方式多采用簡單加工,很多可以生吃的食物直接生吃,這種方式可以減少調味料和油脂的攝入。但是經常吃生魚會影響維生素B2的吸收,偶爾吃即可。

日本人的這種膳食模式,基本上是無可挑剔的,再加上日本的經濟發達程度,醫療衛生水平,社會保障體系,成為了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

我是營養師王麗玲,喜歡我就點擊右上角關注,今天我要加雞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