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那麼有錢,為什麼卻不能把電商做更好?

名字都被佔用菌

按理說蘇寧的起步比京東天貓的起點都要高,按現在的最火的新零售來說,蘇寧有著線下一千多家大賣場的佈局,要銀行有銀行有著蘇寧銀行,要快遞有天天快遞,要內容有內容視頻網站PPTV,與阿里合作的貓寧電商,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意甲國際米蘭等,那麼問題來了,蘇寧為什麼就做不了一哥?

我們先從產品上來看問題,蘇寧易購網站的體驗,我覺得最恨鐵不成鋼的就是與京東相比毫無優勢可言,要知道你蘇寧是有著大把資源,眾所周知,京東是可以貨到付款的,而在蘇寧易購,一個偌大後臺的大企業竟然連貨到付款都不能做到,我不知就這一條,蘇寧損失了多少的客戶,蘇寧有網上,有線下大賣場,還有著自己的快遞,為什麼就不能開通貨到付款這個項目,我是至今都想不明白,真叫人失望。那怕蘇寧易購是作出一點點改變,把某一項客戶服務做到極致,那市場的份額還會是這樣嗎?

蘇寧銀行拿下了14張最全牌照的企業,然而至今你們有在網上及線下看到過蘇寧銀行的業務嗎?蘇寧易購本身就有著大賣場,在大賣場裡再開一個蘇寧銀行窗口難嗎?京東有白條先購物再還款,阿里有花唄,蘇寧呢?至今還是令人覺得可惜的失望,為什麼蘇寧就不能開通類似的業務呢?

蘇寧收購的天天快遞前些時間被京東封殺,這些都可以理解,因為大家都是競爭對手,至於說那些投訴率這些蘇寧是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的,既然都收購了,為何不能把天天快遞改造成直營的快遞呢?加盟模式的快遞怎麼能做到達到客戶滿意呢?本來就是一個喜歡改名字的企業,為什麼就不能把天天快遞整改為蘇寧快遞呢?既然都與京東無快遞業務,乾脆就整改,砍掉加盟模式。

PPTV視頻網站,一個在國內有著目前足球類最全的直播網站,看一場網絡直播的足球都要收費,可是這個網站除了在我們這些足球迷,還有多少女性朋友知道這個是蘇寧視頻網站呢?既然是蘇寧的,為什麼就不徹底把名這改為蘇寧視頻呢?蘇寧電器可以改名為蘇寧雲商,蘇寧雲商可以改名為蘇寧易購,到了PPTV這怎麼就不行了,PPTV聚力,有一點視頻蘇寧元素嗎?PPTV是怎麼看就怎麼彆扭,既然改名為蘇寧統一品牌輸出。

江蘇蘇寧足球隊在經歷了失望2017賽季,今年換掉主帥卡佩羅,羅馬尼亞人奧拉羅尤擔任蘇寧新主帥成績一直不錯,隊裡也冒出令國人驚喜的黃紫昌,這是直至目前為止今年蘇寧最成功的一件事了。

至於國際米蘭就真的是拖後腿的收購,當然我們平民百姓也不知道張近東是出於什麼目的收購,體育產業是大蘇寧體育的後著,可是意甲的商業化程度怎麼可能跟西甲,英語相比,況且在國米還沒法全資收購,還有30%的股份是致命傷,真要收購國外足球隊就應該是像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的一樣,這樣的回報率才是最高的,中國資本下的狼隊下賽季已經鐵定重返英超了。而蘇寧在國米還派出了太子張康陽督戰,還浪費了這麼帥的太子的自帶流量。

我總覺得張康陽就應該出任蘇寧電商業務的主帥,為蘇寧注入點青春,把太子放在國米實在太浪費了他的能力,像何猷君一樣上上綜藝,這給蘇寧帶來多大的流量呢?別浪費了。

以上就是一個普通網民對蘇寧電商及蘇寧的理解,蘇寧是大企業,如果有某些回答不正確的,就請當作是聽聽民眾的聲音。


網購值得買

你沒有看透問題的本質:起點是所有市場(100%)都是國美蘇寧的,他們做電商(價格戰)等於自己打自己,所以不是他們傻,而是屁股(100%)決定腦袋。京東的起點是(0%)老子因為小,所以少賺5個點無所謂,但蘇寧敢嗎?答案很明顯,他淨利潤小於三個點,拼價格戰就是找死。還有就是京東在雲端,一個點打線下所有點。這個起點結構決定蘇寧會一直挨胖揍。有人說,蘇寧也可以降價,為什麼啦不回來消費者?答案是大家的休閒時間很值錢,沒有5至10個點的差價根本拉不動大家註冊。而蘇寧根本沒有這種相對能力。

所以只能被胖揍,這是市場對壟斷者的懲罰。


蘇寧電商發展整體穩步上升,但是佔據絕對大的線上市場份額很難。

其實蘇寧易購,只是蘇寧的大零售版圖裡的一部分,蘇寧還包括線下一千多家的連鎖店,以及現在正在全力發展的蘇寧小店、蘇鮮生,當下以及未來蘇寧仍然是國內舉足輕重的零售巨頭。

作為曾經蘇寧的員工,經歷了蘇寧易購的初期及困惑階段,也看到了蘇寧易購和阿里相互持股,成立貓寧事業部,蘇寧一點一點的完成了線上零售的轉型。

蘇寧和京東、阿里不一樣,蘇寧不只是線上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蘇寧的線下資源,這部分資源是所有的互聯網零售商們羨慕和覬覦的,所以才有了阿里的入股蘇寧,京東和騰訊入股步步高零售等等一系列的線上結合線下的動作,未來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結合的,線下有著廣闊的用戶使用場景和無可替代的消費載體作用。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雖然蘇寧電商目前的市場份額屬於第二階梯,但是和國美、噹噹、亞馬遜等一系列曾經的電商熱門選手相比,它的轉型是成功的。

蘇寧擁有完成的互聯網金融牌照、未上市的蘇寧物流、pp視頻、蘇寧體育等一系列的資源,佈局完整。

當然單從電商的範圍看,蘇寧確實不是最好的,除了阿里的淘寶-天貓、京東之外,蘇寧仍不能算第三,因為還有唯品會、拼多多等等強勁的參與者。

雖然蘇寧確實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內部的流程繁雜、人效低下等等的內患,但是蘇寧也在逐漸的轉型為互聯網因素越來越明顯的企業。

對於蘇寧這樣的沒有固步自封,敢於不斷的轉型的中國企業,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尊重!



蘇寧作為主板上市企業,市值千億,現金儲備豐厚。成立27年來,擁有門店數以千家,可以說在傳統家電領域裡,蘇寧與國美就是霸主地位,而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京東的速度是趕超雙方,但各自的公司也是不斷地發展,比如蘇寧與阿里之間的關係。按照阿里入主銀泰百貨等傳統零售企業看,擁有強大線下門店資源的蘇寧,一定在未來的智能新零售時代發聲,可能會一騎絕塵。

蘇寧電商,其實是一直在做,特別是O2O模式火熱時,對於蘇寧來說是一個夢幻推力。在現在的新零售口號下,蘇寧的電商發展,雖然還是以售賣3C為主,但從這個大品類裡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心智。因為還有一部分的消費者是沒有從網上直接購買商品,但大件商品通常都是家庭使用,對於實際考察和解答都需要線下跟蹤和上門服務,特別是售後。這些因素都是蘇寧所具備,也是在品質化的前提下,與傳統電商價格紅利過去後。一比高下的勢力。

而談到足球,就不能不提到恆大足球。恆大地產的名聲可以說被恆大足球帶到了全中國,乃至全亞洲。足球作為世界上觀眾眾多的體育運動之一,對足球隊的收購,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無形的品牌宣傳,這是比花幾千萬打廣告更深入人心的方式。蘇寧買國際米蘭,這個收購在商業上的價值肯定是有,可以說對於這支球隊的支持者來說,蘇寧的品牌影響力會直接貫穿在西方各個國家。

其實從市場上的各種收購行為,可以發現幾個大型互聯網帝國,特別是以BAT為首的併購方案在商業行為上,都在對整個中國商業業態在重構。以前的電商僅僅佔有10%的份額,但從雲計算等技術迭代中,所有的數據採集不再只是從既得網民上來獲取,更多的把偏遠群體也納入到數據挖掘中,利用現有的物流體系,不斷輸送最優質的服務。

而蘇寧在做的事情,在跟隨趨勢的同時,打通線下門店的供應鏈,以短頻快的方式直接重回“新電商”的競爭,這是一個必然,而且正在發生。


魔投譚先生

有錢沒錢跟電商本身之間是沒有關係。在電商行業,錢能買來的是商品,但買不來的是消費者。其最本質的,電商的發展是靠商品以及顧客的信任度的。

蘇寧電商發展所缺少的:

1、線上起步晚。為什麼這麼說,從阿里到京東再到蘇寧和國美,電商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飽和狀態,光從阿里和京東就能看出,蘇寧已經在電商行業沒有發展空間了。

2、經營模式。蘇寧開始以線下零售為主,包括蘇寧易購、蘇寧電器等,剛開始在線下的競爭對手還有國美,在線下的發展也進入到飽和狀態,在進入線上銷售,而線上消費者已經大部分傾向京東和阿里了,這就有點尷尬了。

3、物流。物流在電商行業是很重要的一環,享受物流快的消費者永遠高於不在乎物流速度的。京東的物流是備受消費者歡迎的,蘇寧開始沒有做蘇寧快遞時,線上的發展也不是很理想。不過做了蘇寧快遞後,消費者才有一部分使用蘇寧易購購物。

4、客流量。客流量在電商行業是很重要的,阿里就是靠客流量盈利,京東的客流量也是驚人,在京東和阿里已經有固定的客流量時,蘇寧的客流量也就大大減少,消費者也會選擇自己信任的平臺去購物,其他的電商也有穩定了消費者群體。

電商行業不是靠錢就能換來的,但可以用錢不斷創新新科技,未來的電商,科技也是重要的領域。


互聯網大咖會

這幾年的電商花樣越來越多,說實話只有給市民帶來方便的生活方式才會更好!有些精品只有在蘇寧可以買到呀。不錯!我上班後的第一部手機就是在蘇寧易購買的,當時特別開心😄!


雅雅閣馬哈

有幸在蘇寧工作過一段時間,在我看來,除了外在問題,我認為蘇寧的沒在問題是蘇寧無法做好電商的頑疾。蘇寧線下電器很成功,但正是由於線下的成功讓蘇寧對電商總是後知後覺,才被京東超過,也是因為線下的成功,很多大大小小的領導都是以前線下的攻臣,還依舊拿著以前的老思路去玩電商,自然是玩不轉的,思想不轉變,蘇寧易購很難起飛


麥替替

首先你這問題有點不合、有錢並不代表電商也做的好,同樣的、電商做的好並不代表能賺錢。但是蘇寧這些年也是取得很大的進步,特別是2017年蘇寧電商業務明顯好轉,利潤大幅度增長。


趣視文紀錄

你又如何知道玩足球是純虧的!如果玩足球都虧錢天下就沒人投資玩足球了!足球表面看似虧錢,但賺錢的門道更多,賭球就是一項不公開的盈利關鍵,一場球分分鐘把一年費用賺回來了,商人又不是傻子,為何總投資足球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