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湯、面中的“藥食同源”之道

能用食平痾可謂良工

食粥救治虛脫症

一坊間貧人,素有失血咳嗽證,夏月過勞傷暑,次日發熱而有汗。前醫作傷寒治不效,又作中熱治,禁食五日,忽大喘大汗,其父慌迫,急迎往視。則大汗淋漓,發喘不已。兩手脈細如絲,尚不及一息三至,幸未厥冷。

餘曰:“外無傷寒形證,脈證欲脫,必誤餓至此。”詢其氣從何處起,病者雲從心下起。餘曰:“尚可治,若自臍下起,則宗氣離原,不可治矣。”急以粥救之,食下喘甚,入胃片刻即喘定,少刻又喘。因思胃中空虛,粥入胃旋即下入腸,腸實而胃仍虛,所以又喘,須糜飯留胃乃可。續進飯一碗,汗即止,喘即定,稍停又進飯一碗,喘亦定。後徐徐進食,未藥而癒。(《素圃醫案》)

粥、湯、面中的“藥食同源”之道

按:此症“外無傷寒形證”, 前醫並讓“禁食五日”,乃至“脈證欲脫”,素圃斷為“必誤餓至此”,連續進粥三碗,“未藥而癒”,確有見識。

範文甫曾治一婦人,產後腫脹,腹大如鼓。病初起於腹,後漸及全身,按之設指。諸醫有認為水腫者,有認為氣脹者,有認為血臌者,治之皆無效驗,反而氣急加甚。範氏診其脈近芤,重按極虛,舌淡紅。思之良久竟亦無良法,後憶及《冷廬醫話》中治產後腫脹方,用黃芪30g煎汁,煮糯米半杯成粥食之,5天后病癒。(《範文甫專輯》)

屢試屢效神仙粥

粥、湯、面中的“藥食同源”之道

按:本方有歌訣雲:“一把糯米煮成湯,七個蔥須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平康。”岳氏認為本方尤適用於年老體衰者感冒之症,常人風寒感冒初起亦當有效。

蘿蔔絲湯開胃

趙某,年近三旬,孟秋季節患病風溫,周身壯熱,脈弦長有力。五六天不進飲食,一切食物聞之皆臭惡異常,勉強食之則吐。張錫純以白虎加人參湯加代赭石治之,脈靜身涼。唯仍舊不能進食,憎其臭味如前。張氏囑用鮮蘿蔔切絲,用香油炒至半熟,再以蔥醬作湯勿過熟爛,少調以綠豆粉令服之。湯作成時,令病人先嚐少許,頗覺香美,須臾服盡2碗,繼則飲食如常。(《醫學衷中參西錄》)

按:蘿蔔理氣開胃,功效不俗,治此等嚴重惡食之症,令人驚異。

蕎麥麵治瀉

宋代有一壯年人患脘腹作痛之病,每痛即瀉,瀉亦不多,日夜瀉四五次,兩個月下來瘦弱不堪。用消食化氣藥均不見效。有一僧人授給他一方:用蕎麥麵一味作飯,依法連食三四次而愈,轉用他人皆獲效驗。(《簡便方》)

粥、湯、面中的“藥食同源”之道

⊙溫馨提醒: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中醫思路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