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星既得了“諾貝爾的獎”,又黑了“EOS的鏈”

陳偉星既得了“諾貝爾的獎”,又黑了“EOS的鏈”

陳偉星28日發朋友圈,回應打車鏈:這是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偉大社會實驗。

緊接著,29日,在360曝光EOS存在安全漏洞之後,陳偉星再次回應:EOS堪稱區塊鏈毒瘤,毫無理想主義的極致炒作圈錢者。

這幾乎要將EOS打入地獄。

陳偉星實實在在用兩天時間,得了「諾貝爾的獎」,黑了「EOS的鏈」

空中樓閣,會是那1%?

某位創投圈的資深人士這樣說:現在區塊鏈項目99%是空氣,但剩下的1%將會改變世界。誰會成為那改變世界的1%呢?

也要準備做區塊鏈項目了,那麼陳偉星的打車鏈是到底是落地應用的1%,還是空氣項目的99%?

Uber、滴滴這樣的打車平臺被認為存在兩個問題:用戶成本增加,用戶信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網約車的弊端一直都存在,區塊鏈出現之前,這些弊端是沒法改善的。

《區塊鏈革命》一書中,塔普斯科特父子在「未來:從Uber到SUber」這個章節中,描繪了區塊鏈技術與無人機是汽車相結合的場景。SUber的管理員將無人駕駛車輛的協議編程到區塊鏈上,車輛就會變成一個完全自主運作的代理人,車輛可以賺取自己的經費,為自己的燃料與維修費用付款,購買自己的汽車保險,出現碰撞事件時自己商量責任的劃分,並在沒有認為參與的情況下運作。

這樣的場景看起來十分有科幻色彩,但是實現起來還遙遙無期,因為無人駕駛本身就是個障礙。

所以如何在現有技術下,區塊鏈技術結合普通汽車怎麼取代玩轉打車市場呢?

區塊鏈技術其本質就是一個分佈式賬本數據庫,信息被加密存儲,數據上鍊之後可以保證信息安全,這一點就克服了傳統打車平臺數據集中管理導致的數據易被用於不不法途徑的弊端。

區塊鏈技術點對點支付,跨過中心化平臺資金池的盤剝,用戶與車主都節省了很大的開支,所以區塊鏈技術解決了用戶成本增加的問題。

這項技術的引入,將會改善打車行業現存的亂象。從這個角度來說,陳偉星的打車鏈確實能夠起到他所謂的「創造出一個有意思的經濟模型,去改變具體某一個行業」這樣的目的。

但是,無論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系統,離實際應用距離還很遠,打車軟件每秒可能要處理數萬的信息量,這個問題不解決,打車鏈依然只是一個空中樓閣。

參考已有區塊鏈項目,他們如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項目中,也許能找到方向。

市場上已經出現的區塊鏈項目中,大多會採用關鍵信息上鍊,需要高速處理的信息集中處理的模式。

底層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賬本記錄客戶信息,用智能合約解決社交產品中的交易問題,保障社區生態經濟的公開透明。

而應用層則採用高效的中心開發架構,充分保證各種信息撮合、位置同步的高效執行,有效避免了針對區塊鏈目前交易易合約確認時間長、費用高、易易擁堵等問題。

這種經濟模式在解決了用戶信息安全與支付問題之後,也解決了信息速度緩慢問題。

這也只是一個構想.。

燃燒模型只是理想

陳偉星在朋友圈還提到兩個專業名詞「燃燒模型」與「收入模型」。

何為燃燒模型?

Burning model,就意味著每燒掉一個token,系統價值就會上漲,相當於分紅權當即實現了。燃燒模型,反應的是區塊鏈資產的升值邏輯,經濟學上這叫「通縮」。

何為收入模型?

與燃燒模型相對應的就是收入模型,資本行業叫做資產負債表,包含了現金、利益、分紅。但是這種模型目前已經存在越來越多的問題了,例如PE高,股票價值水分過大等。

陳偉星表示,燃燒模型是基於一套數學機理去實現共享,是道數學題,還需要去證明它。

證明的方法有兩種:用數學方法來推理;用實驗來證明。

從「這是一個諾貝爾獎級的社會實驗」來看,顯然陳偉星打算使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因此他選擇構建「打車鏈」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燃燒模型是無法支撐起整個生態的。

理想,當然要有,無論成功與否,嘗試總沒有壞處。

「諾貝爾獎」要拿,EOS也要懟

說起陳偉星本人,行業內人士都會想起兩個字「懟人」。

的確,在2018年初,陳偉星連續發朋友圈,懟了一票區塊鏈圈子的「大佬」。甚至包括李笑來。

今天這位「懟人小王子」不懟人了,開懟項目。

那他「懟項目」的方式,專業嗎?我們來逐條分析分析。

1、EOS的30億美元不知去向

且不說區塊鏈企業,歷史上有名的互聯網公司Facebook,從2006年4月的估值5億美元,到2007年中,估值達到150億美元。

一年飆升30倍,有沒有很眼熟?對了,就是現在的區塊鏈行業的速度。

EOS在設計生態之初,考慮了政策風險,所以將公鏈啟動交給一位「有緣人」進行來啟動。對於資金,Block.one公司就更加謹慎,公開賬目更不可能。

EOS本身通過ICO方式募集資金,處於灰色地帶的方式,謹慎也是能夠理解。

2、365天ICO

關於募集資經週期問題,比特幣從2009年就開始ICO,2140結束,可以說是目前募集資金週期最長的項目。

BM一開始就這個問題也做過說明,這樣做目的在於讓EOS代幣分散。以便於讓促進社群的公平。

因為DPOS共識機制下,代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權力,權力分散當然是好事。

何況現在EOS的ICO接近尾聲,陳偉星這個時候用此理由攻擊,似乎站不太站得住腳。

3、DPOS過度中心化

區塊鏈技術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效率與安全不可兼得。EOS採用的DPOS共識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效率問題,損失了安全問題,但也一定程度解決了當下痛點。

中國有句古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4、絕大部分節點在國內,超級節點本質是利益共同體的炒作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並不是什麼貶義詞,相反,比特幣生態系統就是利用了人們對利益無限追求的心理,如今已經安全運行了10年。

據統計,中國EOS超級節點數量佔總數的45%左右。這也並未達到絕大多數的概念。

拿了「諾貝爾獎」還不夠,真的要這樣蹭熱點嗎?

可能,在區塊鏈行業如此浮躁的今天,流量真的很重要,但為理想付出行動才是最有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