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起源猜想:自由意志群體性系統相變丨紀念霍金3.14

引言:據BBC、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史蒂芬·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他與羅傑·彭羅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並提出霍金輻射理論,為現代物理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智慧的起源猜想:自由意志群體性系統相變丨紀念霍金3.14

關於托勒密的地心說和哥白尼的日心說之爭,霍金曾經寫道:儘管人們通常都說,哥白尼證明了托勒密是錯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哥白尼和托勒密就好比我們和金魚,選擇任何一種描述作為宇宙模型都可以,因為無論假設是地球不動還是太陽不動,我們都能很好地解釋我們觀察到的天象變化。拋開哥白尼的日心說在有關宇宙本質的哲學爭論上所起的作用不論,它的真正優勢只不過在於運動方程在太陽靜止不動的參考系中更為簡潔而已。

霍金為所有人類認知實際上說出了一個實質,那就是所有認知,都是對“觀測”,或者範圍說的大一些,即人類的“感應信息”做思維上的加工,這個認知本身包含了個體的感應信息、個體的思維處理,群體的感應信息共同認可,群體的思維處理整個過程的共同認可。總之,人類認知,包含了這四個類別,每一個類別都有不同的細分智慧,如個體的感應信息,來自基因帶給生命的能力;個體的思維處理能力,是最原始的“意識”(或者說生命感應信息的能力)進化而來。而群體性“特徵”,使得人類產生了完全不同於基因的更高等級的“人類認知”,可以認為這是系統相變的結果。

群體性不僅僅是對於不同的個體的人組成的人類群體,出現系統性相變,形成了與基因完全不同的人類認知,更可以說是對所有具有自由意志的“事物”都會產生這種系統相變。

智慧的起源猜想:自由意志群體性系統相變丨紀念霍金3.14

為了說明這一觀點,我先將之前寫過的文章,如 中的內容做一下簡單的梳理:首先,最簡單、最基礎的“意識”原理如同麥克斯韋妖,我假設,RNA和DNA中存在一種“遊離態量子比特”,這種遊離態量子比特的作用就相當於麥克斯韋妖,它們可以通過感應與之發生相互影響的其他微觀量子(如外部的光量子或者其他類型的微觀量子),從而獲得外部的信息,再加上能量,從而實現熵減。這種亞宏觀尺度下的物質對微觀量子之間的雙向感應,實際上是由這種“遊離態量子比特”作為“中間人”來實現的。

隨著進化,出現了糾纏時間較長的“遊離態量子比特”,持續時間到達一個臨界點以後,這種遊離態量子比特實際上已經實現了突變,它們已經可以作為存儲信息的量子比特了,也就是記憶的產生。

由海量的“遊離態量子比特”構建的糾纏網絡,通過其中一個或者部分遊離態量子比特感應內部其他已存儲信息的量子或者外部的像光量子,形成糾纏,即將其他量子併入到新的糾纏網絡中,這個糾纏網絡的每一次塌縮,形成一次意識,多次如此,形成意識流。這個過程也可以用彭羅斯和哈梅羅夫的客觀還原意識理論來理解,微管中電子量子糾纏,在坍縮的時候,也就是進行觀測的時候,起心動念開始觀測的時候,在大腦神經裡,就相當於海量的糾纏態的電子坍縮一次,一旦坍縮,就產生了念頭。

特別注意,這裡我對“觀念”意識的起源有一個假設:意識流的產生,起中間人作用的“遊離態量子比特”一方面感應已經存儲的信息,另一方面又感應外部刺激信息,這種雙重疊加,會出現誤判,即將已存儲信息判為感應信息,這就是我理解的觀念的誕生。腦功能分區的理論也可以為這個假設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

智慧的起源猜想:自由意志群體性系統相變丨紀念霍金3.14

上面說了,所有的關鍵,是有一個起中間人作用的“遊離態量子比特”,這種遊離態量子比特本身具有量子自由意志,換句話說也就是具有自由意志的量子是所有“意識”產生的最初的“創始人”。而海量的這種“遊離態量子比特”形成了一個群體,自然的這種群體就會在進化中出現相變,出現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新的熵減信息特徵,這就是個體的人產生智慧的原理。

除了人類的智慧,即使是看起來簡單的沒有任何“先進性”的小生命,如果是群體生存,也會出現類似的高於個體的智慧,如鳥群、魚群,更絕的是我剛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黏液菌,黏液菌比它們外表看起來更有智慧。其中有一種被稱為“海綿寶寶”的黃色多頭絨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它們也能記憶、決策、預測變化,能解決迷宮問題、模擬人造運輸網絡設計、挑選最好的食物。它們能做到所有這些事,但它們卻沒 有大腦,或者說神經系統。在一般情況下,多頭絨泡菌像是由許多個體組成的一個大集體,它們互相合作、尋找食物,但事實上,它們都是作為一個單細胞獨自生活的。

現在看來,群體性產生的比個體更高等級的“智慧”,的確與“群體性”這一關鍵因素有關。近現代科學理論和遠古的觀測經驗,本質上沒有區別。有一個進化的不同就是思維工具使用了也是源自感應經驗的認知方法論,當然這個方法論也是來自共識。我曾經說過,笛卡爾的普遍懷疑論還有那個缸中之腦等問題,關鍵就是缺了這個“群體性”因素的引入,才出現了個體與群體感應的矛盾問題。

智慧的起源猜想:自由意志群體性系統相變丨紀念霍金3.14

所以我很早就特別強調,科學其實就是經驗認知的進化版,是一種群體性感應信息的共識,同時還使用經過驗證的認知方法論作為工具,認知方法論本身也是源自感應信息,是經驗的群體性共識。而哲學也好、宗教也好、甚至科學觀念也好,都只是認知方法論中的“零配件”,並不完整,無法作為整體的思維工具,思維工具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結構”,而不是零配件。

這或許也是人類認知是意識的可結構化造成的特徵,我相信,既然人類認知是基因群體性系統相變的結果,那麼未來也很有可能認知本身再次出現群體性相變,產生新的完全不同於現在我們知道的人類認知,或許那是由個體的“不可結構化意識”組成的群體性意識共識的結果。


探索貓所有文章基於如下邏輯:意識本質 —>個人意識 —>群體意識(意識形態:巫術、宗教、哲學、科學、未來某種形態)。關於意識的本質,探索貓認為意識就是“感應”的結果(如量子退相干獲得信息),是各種尺度下物質對微觀量子的感應,而且這種感應是雙向的,只有雙向的才叫意識。宇宙萬物都有這種能力,可以從物質尺度上分成三大類:1、微觀尺度上的感應,即量子之間的感應;2、亞宏觀尺度物質對量子的感應,這就是生命的意識;3、整個宇觀尺度對微觀量子的感應,即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意識主體”。而其中生命的意識,即亞宏觀尺度下的物質對微觀量子之間的雙向感應,實際上是由一種“中間量子(我起個名字叫遊離態量子比特)”作為“中間人”來實現的,它通過感應其他量子(包括生命體內外部和內部的量子),在退相干(塌縮後)獲取信息,實現麥克斯韋妖的信息獲取,加上能量獲取,實現熵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