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薊州

一、子火燒

子火燒是薊縣特有的傳統風味宮廷食品,原名叫“子餑餑”,因其形狀像算盤子,故名“子火燒”。子火燒在清朝最盛行,特別是康熙、嘉慶、乾隆等皇帝,每逢清明節謁陵路過薊縣,或赴盤山行宮時,均攜帶些子火燒回宮食用,從而成為京東的名特傳統食品之一。

“子火燒”有獨特的製做工藝,它選用精製麵粉、小磨香油,拌有芝麻、花椒鹽為陷料。近年來,邦均食品廠繼續了傳統的製做工藝,精選原料,還增加了果脯、蜜餞、瓜子仁、山楂糕等原料,既增加了營養成份,又保持了傳統的特殊風味,使子火燒具有味道純正、酥香適口、食而不膩的特點,為老人和兒童所喜愛,亦為饋贈親友之佳品。

舌尖上的薊州

舌尖上的薊州

二、溜擱著

最有特點的是一道溜“擱著”,微黃帶綠的麵皮,象炒牛河一樣用油炒過,象是有勾芡,軟軟地鋪在盤上,嘗一口的感覺是吃油麵片般,很滑,有咬勁,還有一種豆香很好吃。這是一道用綠豆麵先攤成薄餅再用油炒加肉湯勾芡而成,既有烙餅後的香味又有油炒後的入味。不愧為夏天解暑之上品,比吃綠豆糕順口。所說這菜名還是慈禧起的。

為了討口味挑剔的慈禧的歡心,御廚就做了一道家鄉平民百姓常吃沒有名字的菜,吃遍了山珍海味的慈禧見了這黑不熘秋的菜並沒有多大的食慾,就說了句:“先擱著吧!”過了一會兒,慈禧忽然想起了這個菜,於是就吩咐太監:“把擱著那道菜端過來吧!”沒想到老佛爺吃後甚感滿意,問到菜名可難壞了御廚,還是太監機靈,脫口而出“溜擱著”。於是這菜就有了個古怪的名字“溜擱著”。

舌尖上的薊州

三、一品燒餅

“一品燒餅",配方講究,燒製精細,是薊縣傳統的著名糕點。其外形扁圓,色澤麥黃,外粘一層芝麻,用油炸過,層次均勻,每個約重30克,具有味道純正、香甜可口、脆而不硬、酥而不綿、口感細膩、餅餡清香等特點。

舌尖上的薊州

舌尖上的薊州

四、炸花椒芽

炸花椒芽是山區農家特色菜品。花椒芽多為農戶或者遊人從花椒樹上揀新鮮葉芽採摘下來,外面裹澱粉、鹽,下鍋炸,待花椒芽呈嫩黃色即可撈上來,端上餐桌就可以實用了。這道菜保留了花椒葉獨特、鮮美的味道,香脆可口。

舌尖上的薊州

舌尖上的薊州

五、水庫鯽魚

鯽魚俗稱鯽瓜子,它肉味鮮美,肉質細嫩,極為可口。鯽魚營養價值極高,特點是營養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所以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還有點甜絲絲的感覺。

舌尖上的薊州

舌尖上的薊州

六、煎燜子

以綠豆澱粉熬成,切為方丁,於熱鍋中油煎,佐以醬油、麻醬、醋、蒜等佐料。清香適口,別有風味,與芝麻燒餅共食最佳。

舌尖上的薊州

舌尖上的薊州

薊州的特色美食數不勝數,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親自薊州去品嚐一下,一定會不虛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