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央視出了一則再朋友圈瘋狂刷屏的公益廣告——《取款機爸爸》,看的讓人淚奔。

這則廣告,以不同尋常的視角,關注孩子常年與爸爸異地分居的現象對孩子的影響,呼籲爸爸們多回家陪陪孩子。

“爸爸常常給我們錢,他是天底下最辛苦的爸爸。”

但是爸爸辛苦工作賺錢,卻沒有空陪她。

就連春節,也很忙,不放假。

於是,在幼小的孩子眼中,取款機就成了爸爸的替代品。

小女孩幻想著爸爸陪她去遊樂園玩,教她寫作業,給她講故事……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新年快樂”也只能對著取款機說。

公益廣告中的爸爸,就像是萬千爸爸的縮影,每一臺取款機背後,都有努力辛苦工作的爸爸們,但取款機不能代替爸爸。

就像影片中最後一行字:童年只有一次,爸爸,陪陪我。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我們都知道,工作出錯了可以重來,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沒有回頭路。

之前網絡上有一篇小孩子寫的作文引起熱議: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我想對爸爸說:再不陪我玩,我就長大了。”

這半懇求半威脅的語氣,

竟然戳中了我們軟肋,

爸爸給孩子最好的愛,從來都不是賺很多錢,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談到父親的責任時說:“做為男人,一個父親不僅僅是讓一個孩子來到人世,而是要有勇氣撫養其成人,並教他如何做人。”

有著父親陪伴長大的孩子,個性獨立,性情穩定,善於人際關係的處理,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和能力。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大家最近在《媽媽是超人》中都被嗯哼圈了粉,的確,嗯哼是個高情商的孩子,但是這一切都離不開爸爸杜江的陪伴。

在霍思燕懷孕的時候,正值事業上升期的杜江就推了大量的工作,在家陪伴懷孕的霍思燕。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作為丈夫和父親,他都有必要參與到孩子從孕育到出生的過程之中。

嗯哼出生之後,他更是變身全能奶爸,給做飯餵飯、穿衣服、陪玩,樣樣都很拿手。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爸爸這個身份,杜江做的非常好。

願意和孩子做朋友,用一個平等的身份和姿態和孩子對話。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之前看過一段杜江陪嗯哼讀繪本的視頻,他讀起來繪聲繪色,讀一句等嗯哼接一句,嗯哼呢也完全處在繪本故事的情節裡,接住話茬抑揚頓挫地講完後半句。

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多爸爸們會忽略的事情。

生活中有很多父親,覺得自己需要承擔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重任,於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工作中,對於照顧孩子這種日常瑣碎的事情都不在乎。

但這對孩子的成長教育都是不利的。

霍思燕在上期的《媽媽是超人》中說,她和杜江在對嗯哼的教育上是有分工的。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杜江可以給嗯哼建立一些規則感,讓他有一些邊界感,而我可能多給一些柔軟的母愛。”

爸爸從未缺席的陪伴加上媽媽柔軟的母愛,才能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嗯哼。

美國哲學家埃裡希·弗羅姆在其《愛的藝術》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對女兒來說

美國醫學博士、國際知名青少年問題專家梅格·米克指出:

對女孩來說,每一個進入她生命的男人,都會被她拿來與父親做比較。父親能幫助自己女兒擁有正確、健康的性觀念,並引導女兒在性的問題上作出明智的選擇。

缺失父愛的女孩,最終在尋找伴侶的時候,會不顧一切地去尋找一個父親的替代角色,而不是建立一段健康的兩性關係。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對兒子來說

而有心理學專家研究證明,男孩與父親接觸的機會越多,在一起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勇敢、堅強、豁達、樂觀。

因為媽媽帶孩子,更偏好安靜的相處方式,總是與母親相處,男孩則容易養成乖巧、溫順的性格,缺乏男性的獨立與果斷;而爸爸帶娃,就簡單粗暴得多,可以沒輕重地和孩子玩鬧,讓孩子大膽學騎自行車、爬山、跑跑跳跳……

另外,父親的缺席,也會導致兒子成年後跟母親的關係過於親密,對母親過分依賴,成為女性最討厭的“媽寶男”。

每個內心富足的孩子,都有一個從不缺席的爸爸

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可見教育中父親如果缺席,實在是不稱職。

無數事實證明,有著爸爸陪著成長的孩子,內心富足,個性獨立,更具有安全感和自信力,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去面對未來人生中的風風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