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原公司按合同要求两年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符合法律规定吗

相信大家在入职签合同的时候,往往会看见企业要求员工离职后两年不能从事相关行业这一条,有的公司是写在保密协议里,而有的公司却是直接写在了劳动合同里了。那么,这个条款是否是有效的呢?有没有约束力呢?今天,小职就和大家好好说说。

离职后,原公司按合同要求两年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符合法律规定吗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签订不超过两年期限的竞业限制协议,所以这个条款是有效的。但想要这条生效,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对离职人员进行竞业限制补偿。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单方面对你进行限制而不补偿你,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你完全可以不遵照执行,公司是没有起诉你的理由的。

离职后,原公司按合同要求两年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符合法律规定吗

相反,如果公司按照竞业限制条款给你发放合理的竟业补贴,那么这就是符合法律规定。小职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案例:

被告喻女士与英国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保密承诺书》,承诺在其供职原告公司期间,不参与公司经营范围相同或者相似领域的任何其他商业性活动,在供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年内不向任何第三方泄露原告商业信息或者商业秘密。

喻女士在工作期间擅自谋划成立与原告业务领域相同的公司,故食品公司诉至北京东城法院,要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违约金。北京东城法院判决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本案中,原、被告双方虽然约定了劳动者竞业限制的义务,但并未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约定。因此,北京东城法院判决被告可以不受该义务的约束,无需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离职后,原公司按合同要求两年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符合法律规定吗

并且在离职后,用人单位需要应当按月给予经济补偿,这是很多单位没有考虑到的,本来以为是单方面约束劳动者,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补偿金。所以,小职要说的是,当你所在的公司不遵守规则之后,你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卫自己,尤其是那种自己不守职业道德的企业,在和员工出现矛盾后还要倒打一耙的。当然了,该有的职业道德我们还是要有的,但出现上面这种情况,那就是企业已经放弃了该条款,所以完全可以不用遵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