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一直以來,大家印象中的閩南便是泉州和漳州兩府

,而新生的廈門只是在漳泉交界由小漁村慢慢蛻變而成的特區。

也因為廈門的小,發展的差強人意,資源的局部集中,讓漳泉兩地的閩南人對之失望,對之忿忿不平,這些憤慨在很大程度上是恨鐵不成鋼的愛恨交加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市和廈門市

有時,這種誤會會因感情的釋放不當造成偏頗的言辭,影響閩南的內部團結。

這裡,圭海君僅以澄清的形式,還原一個真實的廈門,一個泉州府衣缽傳承之下的廈門。

廈門和泉州一樣,直接傳承自古代的泉州府,算是泉州府的兩個親生子,只是分家不平,讓後來人誤會泉州市就是泉州府的唯一或者嫡長子,而廈門市可能是養子且偷了泉州府東南部分家產的外來戶。

廈門的崛起,歸因於廈門港,起於同安縣

故事應該從五口通商以後說起,其中包括了大家一直以來忽略了的最為關鍵的一段時期,那便是民國存在時的那三、四十年。

鴉片戰爭後,廈門之所以能和福建省會福州一起成為洋人眼中重要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並非亂點鴛鴦譜,其實在當時廈門已經是繁華的對外港口。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五口通商口岸,廈門與福州各列其一

她的繁華從鄭成功時代便已開始,清朝一等海澄公黃梧的遷界政策讓海澄和安海兩個東南港口付之一炬,廈門順理成章地成為閩東南唯一的官港。

當臺灣收復併成為福建第九府後,廈門對臺通航唯一港的地位真正坐實,甚至到了清晚期臺灣升級為省,這個地位都未曾改變。

正因為這一傳統和基礎,廈門才成為洋人對中國開刀的目標。

廈門隨同安地位提升,因思明而獨立建市,是最早脫離古泉州的城市

當歷史順延至民國時,在一開始的十幾年裡,福建也開始改制,由原來的省、府、縣三級行政制改為省、道、縣制,府一級撤銷,增加更大的道級,時福建有四道,分別為閩海、廈門、汀漳和建安,其中廈門道包含當時的莆田、永春州、泉州,大概是今天的莆田、泉州和廈門,部分縣可能有點出入,道署設廈門

這是廈門政治地位的第一次提升,之前臺廈兵備道也不過是軍事地位。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1928年福建地圖,廈門道駐地廈門

因廈門的地位的提升,廈門島也在此時期正式脫離同安縣,另設置為思明縣,縣衙也基本和廈門道道署設一起,當時廈門的概念,其實與今日不同,她指的是廈門城,大概是今天中山路一帶的老城區。

到了1934年,省、道、縣制又開始縮編,直接改為省、縣兩級制,由此可以看出民國的區劃規則是減少級別。

顯然,省直管縣,困難重重,於是又設了十個行政督察專員區,這大概是今日地市的最近雛形,原廈門道的部分大概分成兩個專員區,一個駐地仙遊縣,一個駐地同安縣,在現在的泉州市是沒有駐地的,她被分屬兩個專員區。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民國某時期福建地圖

在這變化期間的1933年,思明縣率先改為廈門市,可以這麼說,福建現代意義上的城市,廈門是最早設立的,也是這時候,廈門的概念和名號開始覆蓋全島。一直到1946年,福建第二個市福州市才正式成立,到解放後,就沒有新的市產生了。

解放後,福建的轄境,便包含了廈門、福州兩個市,8個專區共67個縣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1947年福建地圖

廈門徹底的泉州身份,以角美和龍池置換海滄,成就今日規模

圭海君說古代的泉州府一分為二,分成廈門和泉州,這種說法,想必很多人不太認同,因為廈門市的海滄區,自古以來就是漳州的地盤,這也是這個說法最應該解釋的部分

看過古代漳泉地圖的人,應該會發現,在漳泉沿海交界處,其地界是交叉混亂的,漳州管轄的海滄是嵌在泉州府同安縣境內的一塊飛地,海滄三面被同安所包圍,只有南面與漳州隔江相望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漳州府與泉州府形勢圖,注意海滄和角尾位置

這種現象在古代很是奇怪,但沒人對他做過任何處理,直到1957年,這個問題才得到解決。當時泉州同安縣灌口區管轄的角尾墟和金山、錦宅兩鄉與漳州海澄縣海滄、新垵兩鄉做交換,前者歸入漳州的龍溪縣,後者歸入廈門郊區

至1958年,整個同安縣都被劃入廈門市,成為廈門直管的縣,而海滄和角美部分、龍池則各自易主,這次置換對於漳泉乃至廈門來說,是在土地面積、人口數相當的情況下合理化地理格局,因此整體上說,海滄不能完全算是漳州的給予,因為她是古泉州犧牲角美和龍池換來的

因此在之後的廈門和泉州土地分隔上,都是在封閉的古泉州府地盤上進行的,可以這麼認為廈門和泉州都直接來自古泉州府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位於今角美鎮壺嶼橋上的龍溪縣、同安縣界碑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位於今角美鎮白礁村的同安縣、海澄縣界碑

因特區,廈門錯過擴容時機,造成今日養子誤會

在不遠的1983年,福州市本也是和廈門一樣,是隻管一個縣的城市(福州管閩侯,廈門管同安),當年,福州得益於政區變化,將莆田專區的各屬縣轉入自己旗下成為今日的福州全市,而廈門本來也有同樣的機會,但因國家對特區的規定是隻能管一個縣,於是錯過了擴大地盤的機會。

古泉州府一分為二,泉州和廈門都是親生子,但大家卻不這麼認為

改造前的廈門港沙坡尾

1985年,泉州市由縣級市升級為地級市,並將原晉江專區的各屬縣收編成今日的泉州市。

以上便是廈門和泉州的前世今生,二者只是不同時期下古泉州府的分支,並不存在孰優孰劣,誰才是正統的問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廈門和泉州本都是古泉州府的親兒子,應該和睦共處,大家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