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區:鄠縣歷史上記載並消失的瓊花

西安市鄠邑區:鄠縣歷史上記載並消失的瓊花

西安市鄠邑區:鄠縣歷史上記載並消失的瓊花

鄠縣是秦漢皇家上林苑,這裡物產豐富,植物雜多。

金朝元朝之際的著名文人元遺山,在他編著的《續夷堅志》中記載:“鄠縣(今陝西西安市鄠邑區)西南十里曰炭谷,入谷五里,有瓊花樹。樹大四人合抱。逢閏即花,初伏開,末伏乃盡,花自如玉,攢開如聚八仙,中有玉蝴蝶一,高出花上。花落不著地,乘空而起。亂後為兵所砍去”。

瓊花,又稱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葉或半常綠灌木。4、5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聚傘花序生於枝端,周邊八朵為萼片發育成的不孕花,中間為兩性小花。分佈在四川、甘肅、江蘇、河南,山東以南等地上。可見古代瓊花在陝西也曾綻開芳姿。瓊花原產於我國江蘇、浙江、湖北等地,為暖溫帶半陰性樹種。較耐寒,能適應一般土壤,好生於溼潤肥沃的地方。長勢旺盛,萌芽力、萌櫱力均強,種子有隔年發芽習性瓊花是我國特有的名花,文獻記載唐朝就有栽培。

根據記載,漢代揚州城東曾有一株瓊花,當時有人特為之建“瓊花觀”。宋朝歐陽修為揚州太守,又在花旁建“無雙亭”,以示天下無雙。據宋朝周密撰《齊東野語》記載,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一1048年),曾從瓊花觀中將瓊花移栽到開封,但後因逐漸枯萎而發回揚州。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官禁苑之中,誰知逾年而枯。不久,載還揚州,卻又枯木復甦,人們皆稱瓊花是有情之物。可惜,這一代名花終於在元代初年枯萎死去。據杜遊在《瓊花記》中載:宋高宗紹興年同(1131一1162年),金兵南下侵略,揚州瓊花也成了他們的擄掠目標,大棵的連根拔去,挖不盡的齊土剷平。可是過了一年,被鏟的根旁,又生出了新芽,加上道士唐大寧的精心培養,終於慢慢恢復了原狀。令人驚歎的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也就是宋朝亡國的那一年,揚州瓊花突然死去。是否這花也有情,而為大宋王朝的滅亡悲傷呢?關於這一點,那就不是筆者所能解答的了。只是本來"天下無雙"的揚州瓊花,一旦香銷玉殞,便成了"絕世之珍"了。

1998 年,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廣大市民推選的瓊花作為揚州市花的決定,並舉行過兩屆“中國揚州瓊花藝術節”。2007年,瓊花又被評定為雲南崑山市花。瓊花是中國千古名花。宋朝張問在《瓊花賦》中描述:“儷靚容於茉莉,笑玫瑰於塵凡,惟水仙可並其幽閒,而江梅似同其清淑”。

西安市鄠邑區:鄠縣歷史上記載並消失的瓊花

西安市鄠邑區:鄠縣歷史上記載並消失的瓊花

鄠縣瓊花,現已絕跡,滅絕時間不詳。

西安市鄠邑區:鄠縣歷史上記載並消失的瓊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