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網友熱議:為什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基建領域遠遠領先於美國?

外國網友熱議:為什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基建領域遠遠領先於美國?

早前有外國網友在美版知乎上提出疑問,為什麼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卻在基建領域遠遠領先於有著“最偉大”的發達國家之稱的美國?此問題引得無數熱評。以下是評論:

  1. 這似乎是一個誘導性的問題,我不知道你的觀點是否完全正確。但我對於中國“在基礎設施上如此領先”這一看法是贊同的。

  2. 原因可能是美國很久以前就建設了大部分的基礎設施。一旦它已經存在,沒有什麼理由來升級它了。當你能用所擁有的東西來完成想做的事時,為什麼還要額外花費數十億美元呢?此外,一旦一個國家的資本存量達到均衡,大部分儲蓄(幾乎全部)都被用於維持現有資本。

  3. 倒回1990年看,中國當時的基礎設施很少。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資金的積累非常迅速。現在則是處於一個資金過剩的階段了。政府就利用投資來開發該國的一些過剩能力,並支持最終不可持續的增長率。問題是資本不能一直維持下去。這將需要一個天文數字的儲蓄率。中國要轉型為消費型經濟,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同時保持高儲蓄率來支持鉅額資本存量?

  4. 你要知道,中國並非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

  5. “發展中國家”這個稱謂已經有點不合時宜了,它更適用於形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新興國家——它們既不是蘇聯的一部分,同時也不屬於第三世界,這些國家當時尚未充分發展起來。

    中國是我們常說的新興工業國。在中國的經濟中,由於強大的工業佔據了支配性地位,服務業與貿易尚未完全成為經濟的主導。

    在這些特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擁有由出口驅動的快速增長的經濟、建設中的城鎮中心、眾多的大型企業、強有力的政治領導以及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

  6. 這張地圖顯示了世界上的新興工業國(圖中所示的紅色部分)。

  7. 因為美國的政客們為了獲得選票和政治團體的贊助已經侵蝕了稅收的基礎,以至於基本的基礎建設(還有其他基本的服務,如教育和醫療)不能再得到充足的撥款。一個令這種情況雪上加霜的事實是,在過去16年中,華盛頓政府一直因兩黨不能同時控制總統和立法機關而陷於癱瘓。

  8. 那是因為他們基建建設的時間比美國晚80-100年。因此,工程已經標準化(大部分由美國製定),材料成本下降,他們可以合理地實施的技術早已存在。而如果美國要使用這些技術的話,就得先把舊建築完全拆毀。另一個人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美國的大部分消費用在維護中現有的基礎設施道路橋樑和火車路線上。因為(相對來說)中國簡直一無所有,30年前幾乎沒有任何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就沒有這些維護成本。未來中國也會面臨美國現在所面臨的基建問題的。

  9. 這同樣要看你怎麼解釋‘領先‘這個詞了,你可以說說他們更好的已有的高速公路系統,但是你必須得接受部分為什麼他們的高速公路系統的養護比美國做的更好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高速公路系統存在還不到30年)他們的公路系統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存在的地域也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中國同樣還擁有一個更小的很大部分在1990年以前還不存在的鐵路系統,例如,中國能夠負擔得起高速鐵路是因為中國為了一些事情不得不鋪設鐵軌,在那條路上本來什麼都不存在。美國的鐵路網已經存在了超過100年了(有些地方已經超過150年了);那是需要維護和替換的軌道,交換機,安全設備,等等;中國的大城市有少量的一些漂亮的現代化的機場,這再次是因為在那以前那裡什麼都沒有;他們能夠負擔得起重建或者升級北京的主要機場是因為他們不像美國有5000個機場要維護(如果你把所有的飛機坪也算上,那就是1.5萬個);中國總共才有188個機場,不到600個飛機坪;美國總共有5194個飛機場和15095個飛機坪。所以中國的航空交通設施哪裡比美國先進了?

  10. 中國總是向前發展的,因為他們繼續開放經濟和政府,僅從人口數量看(美國人口的5倍)也能知道,中國經濟必定要超越美國經濟才能讓人們有工作做,有衣服穿,他們也正在從一個農業為主的社會向一個更加多元化的社會轉變 - 雖然目前將整個村莊強制搬遷到大都市地區的行為可能會事與願違。我認為在這件事上美國使用的另一種方式要比中國先進得多 - 我們不會強行讓我們的公民搬遷他們的財產到數百英里遠的地方(或其他任何地方),當然,在美國,公民的財產是他們的財產,它不屬於政府,可以沒有任何理由地把它們拿走,中國還沒達到這一步。

  11. 因為美國和中國把經費花在了不同領域上。美聯邦的大部分費用花在了軍事外交和北約上,同時我們也關注於類似社會住房保障和醫療保健這樣的項目。在近未來,預計會出臺一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所以,總而言之,每個國家都把自己的錢花在高優先級事項上。我猜想基礎設施(建設)對於中國而言是個高優先級事項,但對美國而言卻真不是這樣。

  12. 中國政府和其官員更多地參與到最有益於國家的事物中,而不是那些只有利於他們自身的事物。而美國不是這樣,運轉國家的人看起來對除有利於他們自己和其選民的事物以外的其他事情都沒有任何興趣。

  13. 醫療保健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他們能夠坐在一起制訂出每個細節,(那麼)他們就可以拿出一個除了那些正從(忍受)超高醫療費的人們身上榨取利益的醫療行業(從業者)外每個人都會從中受益的醫療保健計劃。

  14. 但是,每個團體都害怕別人會比他們受益更多。所以,他們寧願看到什麼都不改變,所以也就什麼都沒有發生。

  15. 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擁有高速鐵路,但是美國沒有。

  16. 哦不!當中國人為了對抗倒了大黴的汙染問題,正在玩了命兒地擺脫煤炭並開發清潔能源的時候,我們卻企圖倒退回去重新使用煤炭!

  17. 我們無視諸如氣候變化這樣的問題並希望它們能(自動)消失!

  18. 我認為美國走在了一條長長的我們看不到盡頭的下坡路上。我們缺乏一樣最重要的東西——我們缺乏團結!

  19. 問題的基本前提是不正確的。中國在其大部分領土上的基礎設施不足,而美國在全國範圍內擁有紮實和普遍的基礎設施。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中國的基礎設施超過了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某些水平,這完全是因為它們是新建設在以前沒有現代基礎設施的地方。美國的基礎設施現在已經很舊了,但它覆蓋了整個國家。

大部分的評價都是挺中肯的,有乾貨。那麼,各位網友又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