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看糾“四風”數據 以釘釘子精神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

5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2018年4月份月報數據,2018年4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922起,處理黨員幹部575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991人。其中,鄉科級及以下3500餘人、縣處級370餘人、地廳級50餘人。

实事求是看纠“四风”数据 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這是自2013年9月起持續公佈的第56個月報數據,再一次詮釋了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零容忍”的鮮明立場,再一次釋放了緊緊盯住、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化風成俗的強烈信號。

數字最有說服力。2018年4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處理黨員幹部人數、給予黨紀政務處分人數三項數據,比上個月分別增長11.5%、17.3%和14.9%,與2017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1.6%、14.7%和14.8%。數據顯示,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截至2018年4月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2萬餘起,處理30萬餘人。這些數據的背後,凝結著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堅守。

实事求是看纠“四风”数据 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實事求是看數字,要看到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的數量只是一個參考指數,不必陷入數字迷信、排名崇拜。實踐中,有的地方查處“四風”問題多,就被誤認為問題嚴重,乃至“四風”反彈回潮;有的時期查處“四風”問題少,又被誤認為查處力度不夠,成效不明顯,等等。這些觀點都是過度偏好數字的表現。實際上,數字簡單,但不能以簡單的方式看待數字。

數字的複雜性,在於影響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數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與當地政治生態有關,也與監督執紀力度有關;既與黨員領導幹部數量結構有關,也與信訪舉報量的變化有關。此外,還要分析存量和增量佔比情況。比如,2017年全國查處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問題最多,但其中發生在2017年當年的問題約佔8%,大多為存量問題。單一的多和少、增與減,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嚴重程度或工作力度。因此,對糾“四風”數據必須實事求是、辯證科學看待。

政治定力是定盤星、壓艙石。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政治定力,堅持“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什麼問題”的實事求是精神,既要摒棄“以數字論英雄”的政績觀,又要科學分析查處數據,精準研判形勢,提出針對性措施,持續保持糾正“四風”工作高壓態勢,為黨風政風持續好轉、化風成俗提供堅強的紀律保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鮑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