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對人體有哪些副作用


黃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大量的運用於人們日常生活,煲湯時很多人都會放少許黃芪。在我們國家,黃芪已經有兩年多年的藥用歷史,最早的《神農本草經》便將黃芪列為中藥上品,黃芪以補藥著名,其對人體好的作用非常之多,像補氣養胃等功效都為人體所需,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人因為黃芪大補,便毫無節制的食用黃芪,殊不知黃芪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並不是適合每個人服用,那麼黃芪的副作用是什麼?

黃芪對人體有哪些副作用 1、首先,按照一年四季的季節來講,大部分普通人在春天是不能吃黃芪的。因為春天萬物生長,是生髮的節氣,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合。其次,從身體健康情況來說,通常在感冒和例假來臨的期間都是不能吃黃芪的。再次,從體質上來說,黃芪適合的人群多為氣虛脾溼的人,這類體質的人往往都是虛胖,腹部及全身肌肉較為鬆軟。那麼,一些身體較為乾瘦的人就不適合食用。

2、腎病屬陰虛,溼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毒副作用,應禁用。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溼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


3、陰虛的表現:有手足心熱、口咽乾燥、腰痠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等。

4、溼熱的表現:有口苦、口乾、舌苔黃膩等。熱毒熾盛的表現: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為滿面通紅、咽紅、咽乾、咽痛、口苦口乾、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等。

5、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溼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溼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