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莊村:深度貧困村蛻變旅遊村

石顥

“宋莊荷塘”是當前慶陽市面積最大的荷塘。綠水穿村而過的寧縣盤克鎮宋莊村,地處羅山府林場西沿,村廓被青山圍攏,曾是全縣的一個深度貧困村。如今,依託脫貧攻堅行動,沐浴美麗鄉村、生態文化旅遊等項目建設春風,發生了鳳凰涅槃般的鉅變。

小滿節過後的宋莊村,“顏值”令筆者眼前一亮。青瓦紅簷板白牆的小康新農居掩映青山腳下,房前屋後整潔,靜謐而潔淨的村野,美得像陶淵明筆下的“桃源”。

“乾淨整潔的蜿蜒觀光路、成蔭的風景樹、滿川蔥蘢的荷塘、訴說鄉愁的村史館,都是城裡人流連忘返的風景。”村黨支部書記暢德奎介紹說。

2015年至今,在上級駐村幫扶工作隊精準對症施策地幫扶下,經過村委會帶領群眾不懈奮鬥,宋莊村不僅家家住上了小康屋、用上安全電、走上了水泥路、務上了增收產業,村上還建起了村民活動中心,安裝了健身器材,配套了便民政務服務大廳、電商服務點、衛生所、日間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同時,依託子午嶺西麓優美自然風光,依照徽派建築風格,扶持村民對老住宅精心做了“喬裝打扮”。以“黨支部+企業”、“黨員+合作社+農戶”模式,在租賃農戶流轉的910畝川地上,循著突出“青山、碧水、荷花”元素;“田園、鄉愁、閒適”格調,建成了觀光路、農家樂、農家客棧、電商暨農產品展銷點、水上棧道、村史館等基礎設施配套,“鼓樂迎賓”等袖珍景觀點點綴陪襯的集生態種養、產業孵化、新技術新產品示範推廣、產業脫貧、科普培訓、旅遊觀光、農事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宋莊荷塘”景觀園,讓村莊與大自然水乳交融一體之時,在已接待遊客9.1萬多人次之時,也使全村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末的35.6%減至2017年末的8.56%,並將於2019年末整村脫貧。

“村容村貌和原來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暢德奎回憶說,“村裡的路,先是走了多年的土路,再是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修的農二級標準的砂石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加上村民垃圾隨手倒,汙水門前潑,整個村莊環境,滿眼的髒亂差。”

“現在,路溝的風景樹和花畦將村莊變成了觀光園,村莊環境好了,村民也講衛生了。”暢德奎說,“尤其是全市全域無垃圾治理行動開展以來,村裡制定了衛生清掃村規民約,清垃圾、清柴草、清塑料、清廢棄物、清殘垣斷壁,保持從村間流過的城北河、村裡白吉湖、荷塘的純淨,村容村貌也就有了很大的改觀。”

村裡還安裝了垃圾桶,配了垃圾清運車,生活垃圾都能及時運走,村民也養成了垃圾入袋入桶習慣。

生態理念強了,村莊變美了,享受精準幫扶實惠的群眾,在13名黨員能人的示範引領下,同步小康的自信和心勁更強更足了。2017年以來,村“三委”班子在駐村幫扶工作隊指導協助下,再讓村民流轉林地川地掙租金,扶貧資金入股企業和合作社掙股金,到村裡產業園區打工掙薪金的同時,由村黨支部牽頭,震北森綠林園等5家種養殖農民專業社具體實施,對村裡戶均18畝總面積6150畝的苗木產業按照園林苗木標準進行了升級改造,使苗木品類由5年前的10個增加到了現在的35個。全村肉牛、肉羊、肉豬養殖也從5年前的110頭增至現在的680頭。

“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發展,這正好和我們村培育園林苗木、種草養畜、經營荷塘相契合。只要我們緊跟黨的好政策,藉助良好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綠色觀光農業,村裡的青山綠水一定能變成人人嚮往的‘金山銀水’!”暢德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