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未來現在就來,4.0時代為樂山中心代言

三千年嘉州,以古樸、休閒、文化享譽天下。

然而,在三千載春秋的交替之下,社會與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現如今的樂山精英圈層也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高質量生活,但對於高質量生活的定義,究竟在哪裡?在現代人看來,一定離不開“便捷”及“智能”兩個詞。有城市規劃專家告訴筆者,現國內住宅市場經歷了從毛坯1.0時代、簡單精裝2.0時代到實現家電產品遠程控制的智能家居3.0時代,現在正在進入高效、便利的智慧社區4.0時代。

在他看來,最理想的生活圈層,必須集文化、商業、商務、生活、政務、教育、醫療等多種城市功能於一體。所幸,樂山廣場就是這樣一處“奢侈”之地。現在所需要的,就是洞悉城市精英對生活品質的高追求,以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仔細考量每一個細節,讓樂山人暢享智慧科技與品質人居結合所帶來的全新生活。

這,帶來的不僅是方便,更是一種時尚生活的引領!

讓未來現在就來,4.0時代為樂山中心代言

鳥瞰樂山廣場(李昕峰 攝)

不是每張城市名片

都能叫“樂山廣場”

身處樂山街頭,哪裡才是我們心中的理想棲息地呢?

如今,樂山廣場板塊已形成以柏楊路、春華路、嘉州大道、竹公溪路、鳳凰路等多條交通主幹道縱橫交錯的全新格局。將這裡比作“城市之心”,至少在目前看來,絕不為過。它經嘉定路、青果山路與老城區相連;經柏楊路與城西相接;由嘉興路、龍游路、白燕路等可進入城北;綠心景觀大道又與肖壩片區連接,其地理區位優勢不言而喻。

與之相匹配的,是樂山最為完善的交通覆蓋體系:包括3路、6路、7路、9路、12路、21路、K1路、夜間1路、202路、207路、208路、308路、601路等十三條公交線路,為工作生活在這裡的市民提供了無縫對接市區各大區域的充分保障。目光放遠,更是可以短距離接駁樂宜高速、樂雅高速、成樂高速、樂漢高速、樂自高速樂山連接線等五大高速,實現城區、城際快速切換,5-15分鐘自由暢行全城,讓居者便利出行,讓樂山通向世界。

作為“雙遺”之城樂山的城市樞紐,樂山廣場無論對外還是對內都承載著城市名片的第一屬性。然而,這張名片還有著更為“高大上”的符號。靠15000畝中國地級市最大“城市公園”——嘉州綠心公園,作為樂山城區的“城市之肺”和“天然氧吧”,形成“一環串六園,五湖潤綠心”的功能結構,可謂樂山城區的“中央公園”;傍白巖竹溪人文公園,輻射竹公溪路和綠心路,成為市民以及遊客們休閒、散步、欣賞美景的好去處;坐擁豐富自然生態資源,佔地252畝的城市廣場——樂山廣場,目前已形成“樂山廣場+竹溪公園+萬畝綠心”的立體休憩模式,為樂山禮獻一座足以PK世界級資源城市的“中央公園”。

讓未來現在就來,4.0時代為樂山中心代言

智慧城市成為生活首選(資料圖片)

不是每個生活圈

都敢叫“樂山廣場”

一個人一生的居住需求可謂數不勝數,無論是娛樂、休閒,還是購物、社交,包括醫療、教育等等必不可少,並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而不停地發展變化。現如今的樂山廣場四周項目林立,政府政務服務中心、金融機構、商場以及各類企業公司雲集於此。這些城市化進程的種種符號融入了現代化的時尚元素,成就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這裡,滿足了人們與時俱進的生活需求:

首先,這裡有便捷高效的市政金融服務。正所謂“城市資源,無不彙集於市中心”。在樂山廣場核心區域,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市中區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國稅地稅服務中心、工商服務中心、車輛服務中心均在其1500米半徑以內。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恆豐銀行、招商銀行、重慶銀行、浦發銀行、樂山市商業銀行總部、平安銀行等金融機構更是環伺其間。無論是生活、工作或金融事務都能快捷處理,讓這片生活圈更顯遊刃有餘。

再者,這裡更是覆蓋“幼、小、中、大、老”全齡教育齊備。區域內,從低段教育的城北幼兒園、白燕幼兒園、柏楊幼兒園、幼師實驗幼兒園、金蓓蕾幼兒園、博文幼兒園、金太陽幼兒園、常青藤幼兒園;到樂山市實驗小學、柏楊小學以及樂山市實驗中學等中小學;再輻射遠端的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樂山師範學院以及樂山老年大學。從誕生到頤養天年,形成樂山完善的“全齡段終身教育體系”,完備的教育機構和精英教學班底彙集於此。

在樂山廣場,各項配套之完善,無怪乎有市民坦言:“我平常在樂山廣場周邊上班,總體來說感覺這裡實在是太方便了,從教育到生活,幾乎囊括了樂山所有的優質配套。現在最希望的,就是結婚後能把家安在這裡。”

讓未來現在就來,4.0時代為樂山中心代言

智慧生活系統(資料圖片)

智慧生活4.0

為精緻生活圈做加法

如今,隨著樂山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居住核心的轉移,樂山廣場板塊逐漸成為了城市的核心地帶,這裡居住著眾多白領階層,隨之而來的是生活配套的飛速增設與完善,速度之快、範圍之廣、規模之大,讓新城片區的發展贏在了整個城市發展的起跑線上。

但迴歸到人居這一最為本真的話題,有城市規劃專家卻表示:“資源對標,產品更應該對標!樂山真正意義上的4.0智慧型社區人居,最應該在樂山廣場這座城市中心拔陳換新!”

“智慧社區,不是科技的簡單堆砌與疊加,而是以人為本的細緻體貼服務,需要從社區本身的實際需求出發,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一位從事城市發展運營工作長達十三年之久的業內人士告訴筆者:“智慧社區就是小區內有隨處可見的智能便捷。比如入口設置車輛智能識別系統,智能攝像頭自動識別車牌。實時監控24小時360°監控到小區各個角落的信息,為小區內的安全提供保障。實現多重智能安防系統,讓屋內的智能監控系統與小區安防系統接通,居民出門的時候也可查看家裡的情況。運用智能門“拯救”愛丟鑰匙一族,錄入生物特徵作為密碼鎖,住戶本人就是“鑰匙”,刷指紋或者刷臉便可回家。下樓小區散步,不用帶水,擰開特殊工藝過濾的直飲水開關就可飲用;就連車庫也配備智能充電裝置,無縫接軌新能源交通工具。再打個比方,智慧社區內戶戶標配室內智能終端設備,平板電腦、手機同步控制,家裡日用品沒了,居民在生活號上查看周邊商家,一鍵免費送貨上門;家裡需要做保潔、家電維修,通過生活號預約一個維修工或保潔工,省時省力;最近工作太累,打開手機通過生活號預約一個上門按摩服務。”

他表示,這些“智能場景”,包含了社區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及社區安防等多個方面,每當居民進入一個場景,就會有相應的智能服務出現。同時,高標準的細節與配套也是4.0智慧社區所必不可少的。比如說,在一二線城市的代表性4.0社區,都全面應用了加厚雙層斷橋中空隔音玻璃,實現有效降噪;標配了室內新風系統,隔絕汙染空氣進入室內;通過商住業主車位分離管理,避免相互干擾;社區高配運動館、兒童樂園以及各類會所學堂,都是值得借鑑並匹配質感人生的重要組成符號。

未來,將有更多智能化的生活場景在智慧社區內實現,也會有更多便民功能推出,滿足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推動建設平安、溫暖、誠信的智慧社區。

(樂山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