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蛻化於歲月風雨的雕琢,

從最初的記錄解讀長城,

逐漸改變為用光影多角度詮釋長城。

摒棄求大求全的拍攝方式,

用長焦鏡頭擷取極目所望之精華,

用光影展現攝影的靈魂。

——董旭明

箭扣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長城是中華文明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箭扣長城“雲海可遇而不可求,這些年過百次的前往懷柔境內的西柵子村,有著近百次的攀爬經歷。當人們的視野仍侷限在求大求全的拍攝思路時,為能拍攝到心儀的雲海長城,我將大口徑長焦鏡頭背上了山頂,擷取極目所眺中長城之精華,完成了對箭扣長城各段的拍攝。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鷹飛倒仰“北翼,用紅外線720波段拍攝。

此段長城為箭扣長城保存最為完整部分,習慣稱“西大牆“。南接“北京結“,北與延慶境內萬里長城最大的敵樓“九眼樓“相連,體現了長城古韻。

箭扣長城位於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山勢非常富於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將軍守關,坑村的出人關口。左右兩側有懸崖相對,各高20米,寬5米,呈圓形,狀如將軍,形象威武。該景開發於清,為“鬧村八景”中的著名景點。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箭扣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向來是長城攝影的熱點。

慕田峪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於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長城由山腰直伸山頂,在山頂立一敵樓後,又突然下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驟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繞了一個大彎,其形狀酷似牛犄角,蒼勁雄渾,人們把它稱之為“牛犄角邊”。

旺泉峪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旺泉峪長城蝴蝶結,長城每經過一個山谷必建一座水關,水關之上必有甕城為守城之險。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攀爬旺泉峪山頂,用400mm鏡頭俯拍“蝴蝶結“長城局部。

八達嶺

八達嶺古長城不同於八達嶺、居庸關等經過相對徹底返修的長城,它僅僅是在原來殘破坍塌、雜草叢生的基礎上進行一種儘可能還原和維持原貌的加固和補坍,這樣這段蜿蜒在崇山峻嶺間的古長城就具有一番獨特的魅力,讓人能從心底感受長城應有的歷史滄桑感和厚重感。

大營盤

大營盤長城位於河北懷來縣境內,冀北、西交接處,位於官廳水庫南岸的山上,距離北京很近。明代正德15年修建,其中跨越部分“懷來盆地”。此地本身地勢變化多樣,攀爬艱險,是一段天然屏障,風化千年的山石加上植被的覆蓋,景色格外獨特。大營盤野長城就在山頂北部邊緣上,險峻而挺拔。站在烽火臺向下望去,一切顯得渺小而遙遠。

大營盤長城位於河北省懷來縣境(海拔1100m),長城在這裡轉了“C”字形的大彎,彎內有一自然村——大營盤村,遠望“五指敵樓”形態如人的五隻伸開的手指,它是現今北京及周邊地區還能找到的唯一一個石頭壘心建築的敵樓。

黃昏,月掛高牆。用長300定焦頭加2倍鏡拍攝於大營盤長城。

金山嶺

金山嶺長城東起望京樓,西至龍峪口,全長10.5公里。隆慶元年(1567年),由明代愛國名將戚繼光主持修建。它因所處位置地勢平緩、易攻難守,加之其修造較晚,營造者可以充分借鑑以往歷代長城修建的經驗,總體防禦能力方面有許多獨到之處,組成了一道城關相連、敵樓相望、重城護衛、射界交叉、烽火報警的防禦體系,有許多軍事設施為萬里長城所罕見。而且它不僅防禦嚴謹,從修造藝術上來看,亦別具風格。

獨石口

獨石口是明長城宣府鎮上的一座重要關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師之右臂”之稱,有言稱先有獨石口,後有張家口。該段長城是明朝的後期在原北魏、唐長城的基礎上修繕、新築至完備的,全長345公里,呈環形繞今赤城全境。明宣德五年(1430年)初,朝廷決定“寧棄開平,專守獨石”,棄北地三百里,將開平衛由現內蒙古正藍旗元上都移至獨石口。成為控制南北的京師前沿。獨石口長城為現存明長城的最北端。

赤城縣獨石口鎮,夜草壯馬襯托那吳鉤般的古城牆。

正虎溝

正虎溝長城走向為從東北至西南方向又折向西,為石壘幹插,最高處為7米餘,底基寬3-4米,頂寬0.5-1.1米,園弧收頂,頂部無法行走,保存較好約5公里左右,雄偉壯觀,是張家口地區石壘幹插長城中保存較好的數段長城之一。

守口堡

守口堡長城。長城的修築,因地制宜,有的黃土夯築,有的泥胚壘砌,有的河卵夯壓,有的泥沙混夯,其建造工藝那是何等的精湛、精巧、精緻。蜿蜒的古長城,矗立的土跺臺,飽含著古樸的滄桑,鑲嵌著光陰的蝕痕,橫亙在廣袤的原野上,向世人講訴著那古老的傳奇故事,展示著各處、各段、各層,各端,不同材質的高超建築風格,建築工藝,建築效果。

仙女樓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仙女樓,位於北京市密雲縣與河北省灤平縣之間。它是長城中最險要的一段,東起望京樓,西至後川口,長城本建於北齊,現存的建築為明朝時期所建。

大同

長城鄉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山西大同陽高縣長城鄉原名二十六村,其意為距陽高縣城26華里,明朝時改為長城鄉。這裡的長城非常有特色,長城沿線上每一個敵樓前方50米處都建有一個獨立的敵樓,外圍有一方形窄牆包圍,窄牆與長城相聯。據考證這裡無險可守,從實戰出發的角度看,獨立敵樓與長城形成犄角之勢,也就形成該段長城獨特的建築風格。

邊牆

五堡

悲傷的長城-請不要讓它變成消失的奇蹟!

邊牆五堡是指大同明長城上修建的堡城。大同鎮邊牆五堡有內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說的“邊牆五堡”是指“內五堡”,即鎮邊、鎮川、宏賜、鎮魯、鎮河五堡,均在大同城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