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威亂投醫,ofo強上鍊

戴威乱投医,ofo强上链

戴威還是年輕氣盛,不願意任人擺佈,也學不會妥協。

電影《至暗時刻》中,丘吉爾堅決反對綏靖政策,為了給盟軍爭取時間撤離敦刻爾克,他不惜犧牲一部分英國軍隊。ofo 年輕的CEO戴威,在總部會議室這樣描述自己的黑暗時刻:

“如果不想戰鬥到底,現在就可以離開,公司未來將保持獨立,ofo的五位創始人將各自擁有該公司九人董事會中的一席。”

兩週前,戴威與程維進行了一次談話,他告訴程維,自己永遠不會放棄。顯然,ofo這是拒絕納入滴滴的出行網絡,滴滴則轉而扶持了小藍單車。ofo和摩拜的中場戰事還未結束,新的對手又從背後透析。

戴威該怎麼辦?

“ofo最大的機會是如何區塊鏈化,”耿直boy陳偉星說,“因為以我對出行行業和戴威本人的瞭解,第一,單純出行行業,競爭過於激烈,而且門檻不夠高,必須尋找出新的延展方向;第二,戴威是個有理想和非常聰明的90後CEO,他理解區塊鏈並且多次和我交流ofo如何開始在區塊鏈化,我也答應願意投資。”

病急亂投醫,戴威的確在探索利用區塊鏈來解救ofo。

5月17日,ofo宣佈成立區塊鏈研究院,將在全球範圍內應用區塊鏈技術賦能大數據、物聯網,解決共享單車運營痛點和城市治理難題。

區塊鏈能救ofo?

陳偉星認為,區塊鏈是一種全新的金融工具,可用於設計如何協調好消費者、勞動者、創造者、所有者和組織者之間的關係,可以創造性的設計激勵他們的方式,而不是拘泥於傳統的資產負債表與PE估值,以便於建立更好的生產關係。

區塊鏈的確可以重構生產關係,通過token去激勵和約束系統中的參與者。但關於ofo如何區塊鏈化,究竟是否有具體可行方案,瓦斯財經(ID:pinduqukuailian)也求證了多位區塊鏈行業專家。

億書聯合創始人賴雙青認為,可以設計一套通證經濟系統,當用戶資金到了ofo賬戶後,ofo給用戶返回token,而不是以質押的形式。因為token是可流動的,所以其價值就和用戶綁定了,能促進用戶參與度。對於那些故意破壞的人,鏈上所有參與者可以進行監督,若提供毀壞證據還可以得到獎勵。

如天佑所言,ofo真的在騎車挖礦上進行過嘗試。

在新加坡,ofo小黃車與GSELab合作推出了"RIDE AND EARN"活動,用戶在成功完成騎行後,將通過ofo新加坡app獲得GSE的token。這些token可以用來交換ofo通行證,在未來的交易所兌換其他token。

lookbc區塊鏈技術社區站長天佑還補充到,其實共享單車投放、調度、停放這些運營上的痛點,實際應該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來解決,區塊鏈並不適合。區塊鏈是解決數據層面的相關問題如數據是否篡改,是否唯一性,是否可追溯,是否可迴歸,是否安全等。維修方面是一個可以應用的場景,可以通過把維修數據化、流程化的方式來讓維修不能作弊、造假。而對於城市治理這個大命題,除非token的價值最大化,否則依然沒有場景落地。

Astar區塊鏈實驗室侯震也明確表示不是很看好ofo+區塊鏈。他認為,區塊鏈重構的是ofo、用戶、供應商、政府街道等之間的關係。而造成共享單車亂停放、丟車、私有化等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驅使和國民素質問題。通過激勵機制來約束或激勵用戶規範化使用單車的想法是好的,但是token可以在鏈上發,行為卻不能上鍊,很難定義和鑑定用戶的不規範、不正當行為。積分token化,或通過token換月卡,很難調動用戶積極性,這屬於偽區塊鏈。

如果說區塊鏈不能解決ofo的運營管理難題,那埋伏在ofo與戴威間的六大問題則讓他們更加岌岌可危。

ofo與戴威六大問

一問產品體驗提升

有不少網友在網上紛紛表示ofo是所有共享單車裡體驗最差的。深圳一名ofo的用戶談到:

小黃車的找車體驗實在太差了,有一次我外出辦事,出了地鐵後打算騎車去目的地,結果在深圳珠光地鐵站附近找了7、8輛ofo共享單車,一半的號碼被塗抹,無法找到密碼,還有一半就是車胎沒氣,估計幾個月沒人維護了吧?

還有一位網友甚至說到,既然騎起來那麼累,壞車又多,為什麼不改良呢?改良有那麼難嗎?

融的錢難道不能改良一下車嗎?非要讓摩拜把自己逼破產?!每次想到這些的時候,我就會覺得ofo必敗!

二問管理層動盪

ofo從創業至今,高層管理團隊已幾度更迭。創始團隊缺乏管理經驗,Uber系團隊高調加入後,大部分被清洗出局。

滴滴系高管團隊付強本是戴威親自挖進來的,不過後來付強等直接被休假,據說是因為付強使用一票否決權按下戴威的很多業務擴張計劃,並在董事會上反對ofo收購小藍單車。戴威曾痛斥付強,“滴滴的人都給我離開ofo!”

關於ofo高層的各種爭權吐槽、貪汙腐敗充斥著各大社交平臺,試問高層忙於爭權奪利,基層疲於站隊,究竟有誰在認真解決出行問題呢?

三問股東關係

滴滴程維投資ofo本是為了完成“智慧交通”的願景,實現自行車與公交、出租、專車等的整體出行生態大布局,而ofo需要保持公司獨立、甩開對手。雙方在運營管理上矛盾衝突不斷。

戴威與程維不斷撕臉,決裂,拒絕被收購,朱嘯虎等股東更是看清形勢,早早退場。

滴滴畢竟是ofo的大股東,大股東要往左,CEO想往右,又該聽誰的,戴威又將如何協調與各方股東的關係?

四問財務盈收

今年1月,據騰訊《一線》報道,ofo當時公司賬戶上的可用資金僅剩不到6億人民幣,若按照ofo每月4-5億元的人員工資和運維等支出、以及持續流出的押金計算,ofo手上的現金僅能支撐一個月。且ofo仍欠供應商約25億元人民幣,虧空押金總額約30億。

雖然後來ofo將單車資產,作為動產抵押給阿里旗下兩家公司,從而獲得17.7億元借款,以解資金鍊緊張的燃眉之急。但依舊堵不上如此大的資金虧空。更何況共享單車燒錢大戰是個無底洞,將最重要的資產交給了阿里,也意味著阿里的大手正緊握著ofo的咽喉,戴威的自主權再次被削弱。

失去單車後的ofo將如何實現去年許下的2018年盈利的承諾呢?

五問單車廝殺

眼下,摩拜已被收入美團點評囊中,作為美團戰略佈局的一枚棋子,摩拜的運營效率將進一步得到提升,也沒有ofo的勾心鬥角。

ofo已經將重要的資產抵押給了阿里,而阿里的右手上還握著哈羅單車,依阿里的作風,兩者或能留一,面對不斷被填滿的市場以及激烈的競爭和張狂的慾望,戴威又將如何決勝呢?

六問戴威能力

自媒體人李成東曾表示,戴威還是太年輕,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有野心,沒謀略,還欠缺執行力和管理能力,供應鏈貪腐,不能控制成本,提升效率,虧損嚴重。

另一位接近ofo高層的內部人士透也露,90後的戴威有點小孩子脾氣,心氣很高,容易意氣用事,想把所有事情把控在手裡,這很大程度決定了ofo的走向。

面對質疑,戴威又將如何提升管理能力,帶領ofo繼續戰鬥下去呢?

胡瑋煒已經妥協了,戴威還在負隅頑抗,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苟延殘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