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首次對外開放全流程無人倉,未來將覆蓋全品類

近日,京東在上海的無人倉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從商品入庫、存儲,到包裝、分揀,整個流程中到處都是機器人的身影?傳說中的無人倉真的是《經濟半小時》、《大國重器》裡演示的那樣嗎?

今日,財視傳媒跟隨京東物流首席規劃師、無人倉項目負責人章根雲一同走進了位於上海嘉定區的京東亞洲一號倉,觀看了京東的優勢品類3C產品從入庫到分揀的全過程。

京东物流首次对外开放全流程无人仓,未来将覆盖全品类

公開資料顯示,亞洲一號於201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10月9日京東官方宣佈亞洲一號倉庫已建成,今日首次對外界開放參觀。

無人倉的首要看點自然是作業無人化方面。據京東物流首席規劃師、無人倉項目負責人章根雲介紹,京東這一無人倉使用了自動立體式存儲、3D視覺識別、自動包裝、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單日分揀能力達到20萬單,40000平米的倉庫內各種機器人多達上千臺。在機器人使用方面,既有傳統的AGV叉車,又有六軸機器人、自動供包機器人等十幾種不同工種的機器人。

亞洲一號負責人蒲浦江表示,20萬單的體量僅分揀場景就需要300人同時作業,而實現無人後可通過機器操作。

財視傳媒瞭解到,3C是目前實現全流程無人的品類。眾所周知,每部手機都有一個串碼,間距是微米級的,導致作業十分複雜,但同時因為其形狀更標準,又是京東的優勢品類,故京東首選這一品類。

無人倉固然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但最能體現智慧化的,並不是執行指令的能力,而是自主決策,判斷,糾錯以及自我修復的能力,即無人倉在運營過程中,與面單、包裝物、條碼有關的數據信息要靠系統採集和感知,出現異常要自己能夠判斷。

京东物流首次对外开放全流程无人仓,未来将覆盖全品类

以大型無人分揀區為例。這片區域裡穿梭著300個分揀機器人,這些被工作人員稱為“小紅人”的機器人靠二維碼和慣性導航有序地取貨、掃碼、運輸、投貨,行駛速度驚人,每秒3米,還能自動排隊,電量耗到30%會找充電樁自主充電。依靠視覺識別和智能導航技術,無人倉“智能大腦”在0.2秒內為“小紅人”計算出680億條可行路徑,並做出最佳選擇,而當“小紅人”出現常規故障時,它能在30秒內自動修復。

章根雲給出一個形象的比喻:實現運營過程中的自主決策,需要為無人倉裝上“大腦”、“眼睛”、“胳膊”和“腿”,使其變成一個強大的“人工智能”。

京东物流首次对外开放全流程无人仓,未来将覆盖全品类

外界對無人倉的另一個關注點是成本和效率問題。無人倉大幅度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是必然的,京東物流方面緊接著表示,無人倉的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當然,這一切的背後需要一個“智能大腦”,京東方面表示,倉庫管理、控制、分揀和配送信息系統等均由京東開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整個系統均由京東總集成。

日前,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對於開除一半員工的謠言作出了回應。劉強東稱他的原話是,如果大規模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話,一半員工是不需要的,他同時強調,京東還在高速發展,還需要人,“不會開除任何一位兄弟”。

至於無人倉的大規模推廣對物流人的影響,章根雲表示,一方面,新設備需要高學歷高文化程度的技術人員迅速提升專業技能,走向管理崗位,為此,京東已於2016年推出雲梯計劃,專門培養此類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產業工人把搬箱子、打個包這樣枯燥且重複性的勞動交給機器人,進而轉型掌握新技能,管理機器人並承擔機器人不擅長的工作,人與機器的組合成為一種新的工種,新的CP。

雖然行業內大家都在提無人倉的應用,但實質上從傳統倉庫到無人倉的終極形態,需要經歷不斷的演變,其間需要經歷智能型倉庫、少人型倉庫、無人型倉庫三個階段,直到終級無人型倉庫。

京東天狼倉、地狼倉、亞洲一號中的shuttle倉均屬於智能型倉庫,即在部分環節實現無人系統,具有自決策能力的基本雛形。章根雲透露,目前亞洲一號是B2C行業裡唯一一個無人型倉庫,未來京東將朝著終級無人型倉庫的目標邁進,即將無人倉的作業模式覆蓋到所有品類、所有業務類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