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知識推動歷史進步

▲ 陳春花老師寄語視頻

陳春花:知識推動歷史進步

這個知識推動歷史進步的故事,讓我們放眼歷史的長時段,從 16 世紀開始講起:

十六世紀,印刷術在歐洲的傳播,使得大量《聖經》得以流傳,打破了教職人員對經典的解釋權。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從《聖經》義人必因信得生」,感悟到原來人的得救只是因為他對「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賜,其他一切的律法都不能保證使人得以「稱義」。他的宗教改革理念在印刷術的幫助下迅速得到傳播。

知識推動了宗教改革。

陳春花:知識推動歷史進步

人類歷史走到 18 世紀中葉,瓦特改良蒸汽機,引發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由此誕生了人類歷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推向了嶄新時代。

知識將人類歷史帶入了工業時代。

陳春花:知識推動歷史進步

與此同時,人類不曾停止對知識的渴求。美國學者泰勒在 1911 年提出《科學管理原理》,管理知識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工具,讓中產階級成為社會主力,改變了美國上層建築,知識社會到來。

知識成為社會最主要的資源,管理是知識社會的普遍機能。

分析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正是由於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時,沒有像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這樣高效的生產工具相適應,導致社會功能紊亂,一些國家經濟出現問題而採取極端行為;也正是因為美國有了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這樣的高效生產工具,使得二戰中美國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生產出了絕大多數的戰備物資,為二戰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1950年到1970年,日本二戰結束後,實際上沒有什麼科技可言,主要資源是其願意採用、並改良美國在二次大戰期間發展出來的管理模式,特別是在訓練方面。在美軍佔領期間,日本終於成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強權,與數一數二的科技領導國家。

1950年代朝鮮戰爭結束後,韓國受到戰爭摧毀的程度超過二戰後的日本。而且,韓國以前從來就是一個落後國家,尤其在受日本殖民統治的那 35 年當中,其企業與高等教育受到有系統的壓制,就顯得更落後了。但是,韓國在戰後採用美國式的高等教育來教育年輕人,吸收、應用美國式管理,結果在 25 年內就成為發達國家。

陳春花:知識推動歷史進步

作為知識管理者的經理人身份也在隨著歷史的進步而被賦予不同的定義,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這樣形容:

  • 二次大戰期間以及結束後, 經理人是「負責指揮工作的人」(responsible for the work of subordinates);

  • 20世紀50年代初期,經理人是「負責執行的人」(responsibl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people);

  • 現在,經理人是「負責運用與執行知識的人」(responsibl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人的高度不是由頭決定的,而是由手決定的,最重要的就是學習、鑑別、運用。

那麼在知識革命時代的當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學習,拒絕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