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紅棗對身體是好還是壞?

jessica宣

作為享有“木本糧食”之稱的紅棗,是非常被大眾接受的滋補佳品,無論是做粥,還是煲湯,或拿來泡茶,都是不錯的選擇,它被稱為“木本糧食”是有原因的,因為幹棗兒的含糖量高大50%以上,果肉熱量很高,幾乎於家裡的麵粉相同。除了這些它的果實裡含有多種礦物質,鈣,鐵,這些都是大家不能缺少的元素。鮮棗兒的所含的VC是高於蘋果和獼胡桃。所以平常吃幾個棗,對身體非常好。

1.可以長期吃,但是要注意量

紅棗應該算是非常常見的食材了,不光因為它的營養價值高,而且是因為它的食用非常方便。

經常吃棗兒可以補血養顏,而且可以增強免疫力,但是不能過量,物極必反,任何東西都不能超過了定量,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小棗兒的話不要超過八個,大棗那就更少了,不要超過5個,因為紅棗得含糖量很高,太多會影響人體吸收,不過對於特殊人群像是產婦,失血過多的人,加大量也是可以的。

2.過度服用壞處

對於沒有特殊身體狀況的人,過多的吃紅棗兒,會讓人感覺腹脹。而且對於人體的腎臟也會造成負擔,影響腸胃消化,這可能會造成排便不通暢。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那就更不能食用了。

因為過量的食用糖分攝入,會使糖尿病惡化。雖然說貧血的人可以通過服用紅棗補血,但是有一類人在特殊時期是不能多吃的,那就是女性經期有些人會有水腫的情況的時候,雖然說這時候會比較需要補血,但是因為紅棗含糖高,吃多了會更加的浮腫,對於那些體質很燥熱的女性也是不建議多食用紅棗的,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月經量加大,這對身體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共享醫生網

俗話說“一天三粒棗,青春永不老”,說的就是紅棗補益氣血的功效。中醫認為,紅棗有補氣健牌、養血安神、調和營衛的功效,適合脾虛食少、乏力便溏、髒躁者進行調養之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滋養全身細胞,是一種藥效緩和的補益藥。

用紅棗搭配葡萄乾、桂圓、枸杞子等食品一起吃,效果會比單吃紅棗的補血效果更優。服用過多紅棗,容易導致腹脹,且會使身材變胖,所以身材偏胖的人不宜長期服用,一週吃2~3次即可。凡溼盛、痰凝、食滯、蟲積等人群應該慎腹或者禁服。

服用紅棗有什麼好處?

1.增強人體免疫力

紅棗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為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低聚糖等,並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硫胺素、胡蘿蔔素、煙酸等多種維生素,能補充能量,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感冒等多種疾病。

2.強健骨骼

紅棗中合有豐富的鈣,能預防骨質疏鬆。中老年女性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建議適量食用紅棗進行護養。

3.肝排毒

幹棗雖維生素含量下降,但鐵含量較高,且其營養更易吸收,更適合食療。每天用幹棗泡水,有保肝排毒的功效。建議泡茶時選用大個的紅棗,將其撕成幾塊再泡。

4.健脾益胃

5.補氣養血

紅棗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貧血、血小板減少、體虛乏力、心悸失眠等症有療效,氣虛者常服紅棗人參湯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兄外,經常食紅棗糯米粥。可治貧血。

6.健胃補腦

中醫常用紅棗養胃健脾在處方中遇有藥力較猛或有刺激性藥物時,常配用紅棗,以保護脾胃。紅棗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有機酸,對大腦有補益作用。紅棗與麵粉製成棗糕,能養胃補腦。

7.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

紅棗含有黃酮類物質,還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及其他藥用物質,對軟化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肌供血很有好處,因此對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常服紅棗煎汁,可降血壓,降低血中膽固醇。

好了,最後再給大家推薦一款秋冬季節最適宜食用的飲品——紅棗桂圓枸杞茶。


百科名醫

“一日三棗,容顏永不老”是民間的俗話,雖然有些許誇張,但很多營養專家都表示,它的營養價值確實很高,重點是口感好還不貴。

日常我們吃紅棗最多就是幹吃、煮粥和煲湯,但老中醫卻說,紅棗想要發揮它的巨大功效,最好還是用來泡茶。

中醫認為,紅棗性溫歸脾胃經,具有養血安神、緩和藥性、補中益氣的效果。

現代藥理學發現,紅棗中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糖類、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酸等多種營養成分,適當食用,它還具有幾大好處:提高免疫力、降低血清膽固醇、保肝護肝、抑制癌細胞。

紅棗泡茶時加點它,功效翻倍

不過,有專家認為,紅棗單獨食用營養價值太過單一,建議跟其他食材搭配,味道更飽滿,營養價值也更高。

枸杞+紅棗:清肝明目

具體做法:將紅棗和枸杞放入鍋中,再加入少許紅糖一起煎煮而成。紅棗枸杞茶不僅口感香甜,還能清肝明目。

玫瑰+紅棗:養顏補氣血

具體做法:玫瑰花3-5朵、去核紅棗4-5個,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6分鐘後即可飲用。

玫瑰花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效果,跟紅棗加在一塊,不僅能美容護肝,還能補氣血。

+紅棗:止咳潤肺

唐代盂詵《必效方》中就曾經有記載用紅棗銀耳一起煮湯,能止咳潤肺。

具體做法:將20克銀耳發散,摘去蒂頭撕成小塊,跟紅棗20顆一起放入鍋中,再加入適量冰糖,大火煮開後,用文火再煮半個小時即可。

人參、紅茶+紅棗:暖胃補氣

人參、去核棗肉放入鍋中,再加入少許紅茶加適量水共煮,煮熟後即可服用。

此茶可暖胃補氣,尤其適合氣虛胃寒的人飲用。

注意:4類人不能碰紅棗

一、痰溼偏盛者

這類人主要特徵是舌苔厚膩、食慾不振、胃部脹滿,嚴重者還會出現嘔吐、噁心、頭暈、面部浮腫。

大棗容易助生溼氣,如果這類人吃會使痰溼更加嚴重。

二、愛上火的人

這類人體質偏熱,經常出現口臭、便秘、牙齦腫痛等上火症狀。

而大棗性溼,偏溼補,若大量食用,很容易引起上火。

三、感冒初期



感冒初期,由於體內風寒或風熱正盛,此時大量食用紅棗,它的黏膩之性會導致邪氣滯留,不利於邪氣的排出。

四、糖尿病患者

大棗甜味,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糖尿病患者食用後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糖友儘量避免食用。




39健康網

我國民間流傳的“天天吃仨棗,一輩子不見老”和“五穀加小棗,勝似靈芝草”的諺語,充分說明了紅棗的營養價值。

一 紅棗富含各種營養成分。

棗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P含量最高,居各種水果之冠。

接近成熟的鮮棗維生素C(抗壞血酸)的含量極為豐富,一般每100g中含436.4—808.8mg,相當於蘋果的100倍,柑桔的15—20倍,比號稱維生素C王的中華獼猴桃含量高3—4倍。

它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的重要種類。

維生素P對健全人體的毛細血管、防 治血液病 及心腦血管疾患都有一定的作用。紅棗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因此,棗有“活維生素丸”的美稱。

此外,紅棗中還含有14種氨基酸,6種有機酸,36種微量元素等,也是棗兒的“常住戶口”。紅棗所含的磷、鈣也比一般果品高2至12倍。紅棗中還含有人體內參與生理代謝的激素——環磷酸腺苷

棗果鮮食風味極佳,含糖量在19—44%之間。乾製的紅棗含糖量高達50—87%,每100克果肉發熱量為309千卡,與大米,精白麵粉相近,是我國曆來稱頌的大眾滋補食品,並且素有“木本糧食”之稱。

二 口感好,藥用滋補價值高。

紅棗不但是美味果品,還是滋補良藥,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頤潤顏之功效。

早在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脾氣、平胃氣……

意思是說紅棗能補氣益中,滋脾土,潤心肺,調營養,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棗對過敏性紫癜、貧血、高血壓、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腸道腫瘤具有療效。

三 紅棗的食用方法如下。

1 、一般來說,鮮棗宜洗淨後直接食用。乾紅棗最好要煮著吃效果比較好,紅棗煮了之後營養成分就會慢慢滲出紅棗皮表面,這樣子的話既不會改變紅棗進補的藥效,也可以避免生吃所引起的腹瀉情況。

2 、婦女在經期食用,有益氣養血的功效。吃紅棗可以幫助女性朋友們補氣血,同時還可以幫助女人們美容養顏,生熟均可。

3 、乾紅棗中的鐵元素含量是比較高的。而且非常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對於缺鐵性貧血的女性來說,經常吃一些乾紅棗,滋補養生效果更佳。

4 、直接用乾紅棗來泡水喝。但要注意水溫不需要太高,溫度太高的水會破壞乾紅棗中的維生素C。

5、將乾紅棗放入茶中一起泡,是可以有效的補充氣血的。

6 、用乾紅棗來熬湯還有止咳潤肺的作用。所以多吃紅棗是很好的。

四 吃紅棗的禁忌。

1 紅棗的表皮相對來說是比較堅硬的,這是胃和小腸難以消化和吸收的成分,煮著吃紅棗的效果比較好一些的。

2 而且幹吃的話棗子皮不容易消化,及其容易粘住腸道,如果選擇幹吃的話要儘量控制在五六顆左右就夠了。

3 大棗雖然味甘性溫,但是屬於熱性食物,加之其中水分較少,對於溼熱體質或痰熱質的人群來說,食之會助溼熱生痰,所以最好不要直接吃大棗,更建議煲成粥或者是煮成茶飲,少上火。

3 大棗的含糖量是較高的,吃多容易引起蛀牙。所以吃完大棗後,尤其是睡覺前,最好還要刷刷牙,減少對牙齒的傷害。

4 紅棗雖然是很好的補品,但過食紅棗可能出現脘腹脹滿的感覺,會導致發生腸不適。

6 吃黃瓜、蘿蔔不吃棗。不然會破壞掉食物中的維生素成分。

7 吃動物肝臟不吃棗。

原因如上。

8 吃退燒藥不吃棗。服用退熱藥物同時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複合體,減少初期的吸收速度。大棗為含糖量高的食物,故禁忌食用。

9 吃苦味藥物不吃棗。苦味藥物往往是以藥物的苦味來刺激味覺器官,反射性地提高食物對中樞的興奮,易幫助消化、增進食慾。如果為減少苦味吃棗,則會影響藥物療效。

10 齲齒疼痛、下腹部脹滿、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忌與蔥、魚同食。

總之,長期吃紅棗對身體有益處,但是也要因時、因人、因情況而定。


有書共讀

紅棗又叫大棗,長期吃紅棗對身體是好處還是壞處?不同人群長期吃紅棗好壞定義也不同。而且吃多少非常重要。長期吃紅棗指的都是幹大棗每100克紅棗中:能量276千卡,蛋白質3.2克,碳水化合物(糖)61.6克,膳食纖維6.2克,鈣64毫克,鐵2.3毫克,鉀534毫克,維生素C7毫克(含量極少)。有人說不對,紅棗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那指的是新鮮的大棗,它的含量很高,可以達到每100克243毫克的維生素C。但紅棗中鈣和鉀的含量可以說在水果界已經是非常高的,幾乎無人能及。紅棗的水分很少,含糖量高達30%左右。而且升糖非常快,大棗的升糖指數高達103,幾乎是常見食物中最高的。所以高血糖的人就不宜選用。對於這類人群吃紅棗相對來說就是壞的。

另外還有一項數值應該格外值得關注,就是能量,每100克的大棗的能量是276千卡。同樣是100克米飯它的能量是130千卡左右。我們將大棗和大米飯的數據進行對比,276:130≈2,我們經過簡單對比就能發現幹大棗的能量幾乎是米飯能量的2倍。你吃一口大棗就相當於吃了兩口米飯,看完之後是不是特別驚訝。那麼對於減肥的人來說長期吃紅棗就是壞的。

普通人長期吃一些棗還是有好處的,但是不要太多,每天最好不好超過5顆。但是適量還是有好處的即增加營養還可以改善食物的味道。紅棗比較適合放入的食物,一切湯品比如排骨湯、烏雞湯、八寶粥、紅棗米糊、蘋果大棗水等等利用大棗本身的甜味,增加食物的口感避免額外添加糖,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益處。


營養百事通

紅棗的營養與藥用價值

過食紅棗也有害

紅棗雖是進補佳品,但過量食用會有害處。生鮮紅棗進食過多會產生腹瀉並傷害到脾,因外感風熱而引起的感冒、發燒及腹脹氣滯者,均屬於忌服人群。

此外,由於紅棗糖分高,尤其此外,棗以含糖著稱,鮮棗含糖20%以上,幹棗達到60%~70%,因為其中有50%是低聚糖等功能性的糖,所以糖尿病人也可以放心吃,只需掌握好量。但是,製成零食的紅棗很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以免血糖增高,促使病情惡化。

除了飲用禁忌,吃法也當有所講究:水煮吃是明智之舉,因為這樣既不會改變進補的藥效,也可避免生吃所引起的腹瀉。


紅棗叫大棗,也叫乾棗,英文為Jujube,因為新鮮果實口感和蜜棗一樣爽脆,英文也叫Chinese Date。

棗樹可長到百遲之高,魯迅先生形容家裡種的,就是這種中國棗,葉子和蜜棗的樣式完全不同,是圓的,頂端成尖形,柄上長滿了乒乓球狀的果實,有紅有綠,在山東看到的紅棗,更是巨大。

綠棗當今在臺灣大量種植,是春天的主要水果,市場中到處可見,但始終容易碰爛,又很快地長出褐色斑點,運到香港的,日期很短,並不常見。

新鮮的紅棗,輸入香港的例子也不算多。紅棗綠棗,汁都很少,也不像蜜棗那麼甜。都以曬乾為主。

《神農本草經》中將乾紅棗列為上品,說久服多食並不傷人。中醫認為人類的脾臟是後天之本,而紅棗則為「脾之果」,可知其健脾的效用。感到疲倦,或食慾減少時,多服紅棗可以益氣補身,因為它赤紅似血之故吧?

消化不良者,中醫則勸少食紅棗,如果氣脹的人想吃,配搭生薑,可以緩和。

紅棗茶能活氣化痰,滌垢膩,據稱有減肥作用,曾經大受女士歡迎。做法簡單,選紅棗數顆,加紅茶。煮時把棗剝開,去核,釋出的成分較多,煮久一點也不要緊。

拿來煮粥,是一道活力十足的佳餚,做法為米一杯,紅棗十多顆,到藥材店買些伏苓,加雞肉一起煲,起鍋前再下鹽。

燉梨則可補血益氣,亦止咳。把梨和紅棗洗淨,加冰糖,隔水燉之,時間可待久一點,至少要燉上兩小時以上。

當成甜品,紅棗是主要食材之一,韓國人尤其是喜愛。中國人則用百合、雲耳、白果等煲成湯水,冷食熱吃皆宜。

紅棗的糖分並不夠,做成蜜餞,則要加大量白糖來煮。日本人亦種棗樹,叫為「夏芽Natsume」,因在夏天有嫩芽發出而起,多數糖漬。印度也大量種棗,有綠有褐,帶點酸味,當地人甚少食之。


蔡瀾的花花世界

目前的答案几乎都是答非所問,而且,很多答案甚至說“一日吃仨棗,一輩子不顯老”、紅棗食物相剋……這些說法完全是沒有科學 依據的,實在是誤導大家。

紅棗的優點:維生素C豐富

要說吃紅棗對身體是好是壞,首先要看看紅棗有什麼營養價值。

作為一種水果,新鮮紅棗最大的優點是,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一百克紅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通常在100毫克左右,這個量是水果中算是頂級水平了。所以,吃新鮮紅棗對於幫助我們獲得維生素C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而維生素C能夠預防牙齦出血、口角炎等等健康問題。所以,適當吃紅棗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曬乾的紅棗幾乎沒有維生素C了。儘量吃新鮮紅棗吧。

紅棗的缺點:糖分高

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適當吃”,也就是說,吃紅棗要注意食量。

跟其他水果差不多,紅棗也有它的麻煩,那就是糖分多。

很多人喜歡吃紅棗的原因就是紅棗脆甜。為什麼甜?自然糖分很高,可以高達20%左右。如果每天都吃很多紅棗,還照樣吃飯大魚大肉,很容易造成總能量超過推薦量,久而久之非常容易長胖,進而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風險,對健康反而非常不利。

所以,吃紅棗也得悠著點,儘量不要吃太多。

吃多少合適呢?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吃水果200-400克。大家可以參考這個量。

長期吃紅棗,對身體到底是好還是壞?

最後回到這個問題,到底是好是壞。

這個要看你吃的是什麼樣紅棗,以及吃多少。

如果是新鮮紅棗,每次不超過400克,對健康還是有好處的。但如果吃太多,可能對身體也不好。

而如果是乾紅棗,而且吃特別多,糖分攝入高,那可真沒有什麼好處。


阮光鋒

說起補血良品,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紅棗,本身紅紅的、甜甜的,加上我們世世代代口口相傳,所以很多人在補氣血、安神上都會首選紅棗,成為養生愛好者的心頭好。那麼,究竟長期吃紅棗,對身體是好還是壞?


首先,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促進血液循環,使皮膚和毛髮光潤,臉部皺紋平整,皮膚顯得更加健美。紅棗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活絡氣血,不僅可以養血安神、滋潤肌膚,還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緩解貧血、煩躁不安等症狀。


其次,紅棗裡面含有蘆丁,蘆丁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物質,可以降膽固醇、降血壓,對高脂血症和高血壓病人十分有益。民間有“新鮮紅棗和鮮芹菜根同煎熬”的配方,服用後,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的療效。


不過,大棗雖然味甘性溫,但是屬於熱性食物,加之其中水分較少,對於溼熱體質或痰熱質的人群來說,食之會助溼熱生痰,所以最好不要直接吃大棗,更建議煲成粥或者是煮成茶飲,少上火。大棗的含糖量是較高的,吃多容易引起蛀牙。所以吃完大棗後,尤其是睡覺前,最好還要刷刷牙,減少對牙齒的傷害。


長期吃紅棗,對身體是好還是壞?這個就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說,紅棗的確對人體是有益處的,但是並不是人人都適合,比如溼熱內盛的人最好少吃。



醫聯媒體

紅棗是一種營養佳品,被譽為“百果之王”。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等人體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和18種氨基酸、礦物質 ,其中維生素C(抗壞血酸)的含量竟高達葡萄、蘋果的70~80倍,蘆丁(維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這兩種維生素對防癌和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此外,紅棗還具有補血養顏、延緩衰老、抗過敏等等功效。

聽說紅棗這麼好,於是喝茶泡幾顆、熬粥放幾顆、煲湯放幾顆、再當零食吃幾顆,不少人恨不能頓頓吃紅棗。其實,如果真這樣做,往往過猶不及。

除了補太過容易適得其反外,最重要的是,紅棗身上的這個東西,纖維含量很高,不容易消化,吃多了對腸胃不好,可能會引發胃脹等一系列症狀。

沒錯,說的就是紅棗皮。如果吃的時候注意過,你會發現,紅棗皮雖然薄薄的,但其實又韌又硬,不容易嚼碎。而且很可能對口腔、腸道黏膜薄弱的地方造成損傷。

那我們是不是就要跟紅棗說再見了?當然不必,其實只要做到以下這幾點,就不用太擔心。

1、適量吃,尤其對腸胃不太好的人來說;

2、吃之前泡軟一點,煮的時候煮爛一點;

3、吃的時候,不要狼吞虎嚥,儘量嚼慢一點,嚼細碎一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充分咀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