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年轻……

如果你还年轻……

座谈会现场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四十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日本友好协会、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的“中日友好的传承与发扬——与青年面对面座谈会”于4月26日在京举办。文化部原副部长刘德有、中日友协原秘书长吴瑞钧、日中友协理事长冈崎温、日中友协专务理事西堀正司等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与年轻人分享了他们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的故事。

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朱丹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表示,两国老一代领导人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做出了重要的政治决断,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翻开了中日友好关系的新篇章。中日青年是两国的未来,希望青年们能够通过今天的活动了解先辈们走过的足迹,传承优良传统,弘扬中日友好,使中日友好事业薪火相传。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会长丹羽宇一郎在致辞中表示,2017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两国领导人先后签署了四个政治文件,为东亚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两国的人员往来从当初的一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七百万人次,两国贸易总额也从十亿美元增加到三千亿美元以上。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四十周年,非常期待今年能成为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成为两国关系改善的新起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闫国华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四十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举办本次座谈会,聆听为中日友好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老前辈们的亲身体验、宝贵经验以及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希望座谈会能为两国年轻人在传承和发扬中日友好事业方面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如果你还年轻……

刘德有:文化部原副部长

从当时的世界局势到两国的国内形势,从条约的谈判过程到缔结前后的历史插曲,今年已87岁高龄的刘德有先生把现场听众带回了两国恢复邦交前后的那段岁月。他回忆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过程充满曲折:因受到苏联和日本右翼的影响,两国从恢复邦交到缔结条约,一共花费了六年时间。

他表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核心之一,就是和平、友好。中日友好运动,从一开始就是立足于民间的“草根运动”。中日民间交流的历史进程有力地证明,中日友好的基础,是广大两国人民的友好。中日关系现在正是“小阳春”,衷心希望不要“倒春寒”。今后最重要的是两国人民要在坚持中日关系的原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包括青少年交流、文化交流在内的中日民间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继续推动中日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如果你还年轻……

冈崎温:日中友协理事长

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冈崎温回忆称,日中友协自1950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解决两国问题、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为让更多日本人了解中国,不仅在资料匮乏的背景下积极推广中国的《人民中国》《人民画报》杂志,还连续68年发行报纸《日本与中国》。他希望年轻人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中日关系向前发展,为两国人民谋幸福。

如果你还年轻……

吴瑞钧:中日友协原秘书长

1966年和1972年,是中日友协原秘书长吴瑞钧第一次和第二次访问日本的年份,但这两次访问却给她留下了截然相反的回忆。1966年,两国还未恢复邦交,刚大学毕业的她第一次作为翻译随团经香港访日。这次旅途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现在从北京到东京只需三个小时的路程,当时却因种种原因整整花了五天。然而1972年7月第二次随上海舞剧团访日时,两国领导人和民间都为恢复邦交进行着各自的努力,日航和全日空曾各派一架飞机送团员们回国,一行也在上海机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她表示,“能够致力于中日民间交流事业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如果你还年轻……

西堀正司:日中友协专务理事

“美国的克拉克博士曾说,‘青年们,要胸怀大志’。毛泽东主席也曾把青年比作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因书与中国结缘的日中友协专务理事西堀正司表示,人才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新时代的日中关系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希望两国年轻人能够读书、读书、再读书,也期待双方能够不断探索并创造两国交流的新模式。

如果你还年轻……

特邀嘉宾与听众互动

来自日本冲绳县石垣岛的前岛侑香正在北京语言大学就读二年级。从高中开始学习汉语的她表示,这次是她第一次参加有关日中友好的座谈会,之前虽然一直在日本学习汉语,但很少有机会去思考两国关系。这次座谈会成为她思考两国关系一个很好的契机,今后也会把自己感知到的中国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

诚如她所说,希望两国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交流契机,通过各种交流弘扬中日友好,使中日友好事业薪火相传。

(文、摄影:续昕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