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110發佈預警:當心“XX速遞”微信加好友詐騙,是怎麼回事?

薄餅餅餅

  最近晉江110發佈預警:謹防冒充“快遞小哥”詐騙。這是怎麼回事?詐騙分子是如何行騙的?市民朋友們要如何防範此類詐騙行為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案件回顧:

  晉江一名許女士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人稱自己是快遞公司的員工。該“員工”稱許女士網購的羽毛球杆快遞被弄丟了,現在要退款並賠償損失費用給許女士。但是因為信用問題,已經將錢退款到許女士的“螞蟻借唄”中,讓許女士先將“螞蟻借唄”中的3000元提取出來轉到一張銀行卡內。許女士按要求操作後,對方又稱許女士芝麻信用太低,錢並沒有轉出,因此讓許女士又在支付寶“安逸花”裡面進行借款,於是許女士又按照要求借款了3600元轉到對方提供的銀行卡內。許女士以為事情解決了,就沒再理會。後來,許女士收到螞蟻微貸的還款短信,才發現總共被騙了6600元。

  除了這種冒充快遞員的騙局,還有以下幾種快遞詐騙手法,大家也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


快遞詐騙手法小結

1、貨到付款詐騙

  全國各地都有“39元貨到付款”、“49元貨到付款”之類的小額詐騙案件。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個人信息(購買個人信息,發佈廣告,讓消費者主動留下地址和電話),以重要文件、飾品、手錶、洗漱用品、贈品等名目進行精準投遞。

  在這些貨到付款的包裹裡,往往只有成本極低的假冒偽劣商品,甚至是幾張廢紙。這種詐騙手法有幾個特點:受騙者眾、迷惑性大、針對性強,由於詐騙金額較小,發現被騙,報警也無法立案。許多人吃了啞巴虧,也只能選擇隱忍。

2、假冒客服詐騙

  騙子假冒客服給消費者打電話、發短信,無非幾個藉口:

  ◎購買的產品缺貨

  ◎ 購買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

  ◎ 快件丟失……

  以“賠償承諾”為由,向消費者索要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賬號信息。隨後,以網站客服系統故障為由,向消費者發送一條包含木馬病毒的網站鏈接。消費者一旦輸入了銀行卡賬號和密碼,對方就會以系統擁堵、不立即轉賬資金會凍結為由,讓消費者提供手機驗證碼,只要一提供,錢立即被轉走。

3、送貨上門詐騙

  網購後,“快遞員”迅速送貨。消費者想拆包裹驗貨,被“快遞員”制止:“必須先付貨款之後才能拿回去拆,否則如果拆了又說退貨,我得自己賠償損失。”等到付清了全部貨款,“快遞員”收了錢之後就藉口還有很多快遞要送,匆匆離開。消費者回家打開包裹一看,網購的物品居然是劣質產品。剛想退貨,卻接到了正牌快遞員的電話,這才明白前面的“快遞員”就是個騙子,專騙貨款。

4、誘騙匯款詐騙

  突然收到一條短信:XX快遞通知您有包裹未簽收,請與07XX-XXXXXX聯繫。

  電話打過去,對方就會要求提供電話、姓名,然後說你的包裹安檢有問題(有毒品之類違禁物品),涉嫌違法。聲稱可幫你轉到公安部門跟X警官聯繫,還讓你打114查詢該號碼。很多人一聽到“違法”兩字就慌了,為了自證清白,會乖乖地按騙子的要求將錢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等到反應過來,錢已經被騙走了。

5、謊稱中獎詐騙

  收到陌生快遞,裡面僅有一張宣傳單和一張刮獎卡。

  宣傳單介紹的是某知名品牌產品或是神乎其神的保健品,刮獎卡上寫著:為了回饋廣大消費者,特舉辦刮刮獎大贈送活動。動手一刮肯定中獎,動輒“中獎30萬”、“中獎100萬”。刮獎券做得像模像樣,有兌獎專線、公證處監督專線,說不定上面還蓋有“國家彩票管理中心”的專用章。

6、假借手機詐騙

  騙子從網上購買到詳細的個人信息,登錄事主網銀,發現裡面有錢。為了獲取當事人的驗證碼,就冒充快遞員打電話套取地址。趁當事人簽收快遞的時候,騙子的同夥就會打電話給當事人,稱“快遞員”電話無法接通,請“快遞員”接聽電話。趁當事人不注意,這個假冒的快遞員就會盜取SIM卡,以達到獲取驗證碼的目的。


  警方友情提醒:

  一旦接到所謂快遞小哥的類似電話,要牢記下面兩個思考步驟:首先要確定自己近期是否有收寄快遞。其次,如果有收寄快遞,可詢問來電人自己收寄的快遞品牌與單號,並進行核對。如果近期無收寄快遞行為或與來電人核對的信息有誤,即可判定為詐騙電話。因為快遞小哥不會因快遞丟失要進行賠償而與買家進行單獨聯繫,接到此類電話,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全國統一客服熱線、登入快遞公司官網或在購物平臺查詢自己的快遞信息,確認包裹是否有丟失破損等情況。尤其要注意的是,就算快遞員真丟了快遞,首先要聯繫的也應該是賣家也就是發貨方,而不是去聯繫購物者本人。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快遞詐騙”的全部介紹了,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平時生活中不要輕易向陌生人轉賬、掃碼。

  (閩南網 朱詩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