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完整与残缺哪个更美

荷花虽然清雅,但是,却是江南常见的植物,所以,虽然如今已经早就毕业了,但是,空闲的时候,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荷花池,有意无意地在它前面坐坐。与荷花相处,总是会让人觉得特别安逸。喜欢荷花,是不分季节,不分地方的。

荷花在盛开的时候,是美妙绝伦的,即使它已经凋零,和别的花也有所不同,别的花开败了,最多给人的便是“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是一种悲伤感怀的情绪,可是荷花就不一样了,曾经听过苏轼的一首诗歌中这样描写,说的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你看,荷花可以枯萎,荷叶可以凋零,但是,西风扫过的时候,依然带不走的,是不畏风霜傲然而立的荷枝,它们依然倔强地挺立着,哪怕头顶已经没有鲜艳的花,遮雨的叶,然而,它依然固守自己的领地。

荷花,完整与残缺哪个更美

当秋风萧瑟的时候,池塘里只剩下了一塘寒水和一池残荷,样子固然是有些冷清的,来看它们的人自然也少了,然而,我却偏偏喜欢看这残荷,情不自禁让人会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那被秋霜折卷了的枯叶,被西风拧弯了的茎秆,虽然有些零零落落,但是依然在纵横交错间,彰显着生命的活力。它们用高举着的枯黄的手臂,告诉世人,它们还活着。

对了,不可忽略的,还有莲蓬,这个时候,它也露了出来。莲蓬,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嫩绿嫩绿的,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雕刻家,用最好的碧玉,也刻不出此般形状的工艺品。金黄色的花蕊,就好像少女那不停眨动的睫毛,一双清澈透亮的眸子隐藏在里面,那就是如水的莲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不知是谁想出用“水”来比喻莲子的,真是妙不可言,如水的莲子,如同人的眸子一样,是多么具有灵性啊。

听说,莲子的寿命特别长,在一本历史书中看见,千年古莲子仍能萌发新株,不觉感慨,当荷花的生命走向衰亡的时候,它并没有彻底地死去,它的能量,都聚集在了莲子里,等待着合适的机会,再一次地发芽,再一次地绽放,再一次走向轮回。

难道就非得在红绿掩映的荷塘边打坐,才能领悟禅的真谛吗?我却觉得,在残荷旁静坐,更能让人有所领悟。

荷花,完整与残缺哪个更美

是的,它们已经经过了充满朝气、天真无邪的少女时代,它们已经姹紫嫣红开遍,它们也已经用莲藕和莲子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成熟,如今,它们正用自己残存的身体,向人们展现着迟暮的老年。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人生阶段,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从荷花身上得到一些启迪呢?

年轻时候的芳华岁月,固然让人欢喜,然而,到了最后,不得不在人生舞台上谢幕的时候,我们也无须伤感哀痛,不如就像荷花那样吧,用残存的、不再芬芳的身体,在西风中绝世独立,告诉世界,我们曾经来过;告诉天地,即使死亡,我们也要挺立着。

在这样与残荷对立的静穆中,我体会到的,不是哀婉与凄凉,而是顽强和奋斗。荷花,在瑟瑟寒水中风骨依旧,自信依然。是的,既然已经拥有过月色下的婀娜多姿,已经被无数的诗人和歌手歌颂过自己的生机和丰盈,那么,便已经足够,就好像人生那样,拼搏过的人生,应该无悔了。

这残缺的美,才是世间的至美,就好像,世人一直都在赞美那断臂的维纳斯,正是因为它的残缺,才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荷花,完整与残缺哪个更美

在我看来,这残缺的美,正能给我们一种人生的启迪。衰败也好,凋枯也罢,都只是暂停,而不是终结,所以,我们大可以挺立自己的身躯,用微笑来面对不可避免的衰亡。

是的,衰败和枯萎,绝不是生命的终结,因为,那花瓣凋零之后,留存下来的,是如水的莲子,那又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