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迪瓦里在發明現代小提琴盒上所作的貢獻

幾十年間,人們關於斯特拉迪瓦里是否曾製作過小提琴盒這一觀點爭論不休。目前,根據格倫·伍德寫道,已經有一份樣本能有力地證明這一觀點的正確性。

斯特拉迪瓦里在發明現代小提琴盒上所作的貢獻

在2016年,迪米特里·穆薩菲亞為了討論一個樣品的問題一直和我保持著密切聯繫。

這個樣本被收藏在意大利克雷莫納的德爾小提琴博物館,並且作為古中提琴的裝飾品,被列為一項屬於斯特拉迪瓦里的財產及工具,為法奧斯托·卡恰托里所保管。

然而,在對近來公佈的一些產品樣本目錄進行彙編時,卡恰托里對原本的樣本目錄說明產生了疑惑,於是他轉而向一位已有好幾件精美作品的古中提琴製作大師——馬塞洛·艾夫尋求進一步建議。

艾夫認為這件樣品作為古中提琴的裝飾品來說尺寸太小,看起來更像是盒子一類的東西,因此他隨後詢問了迪米特里·穆薩菲亞,這位之後來聯繫我的人。

在2008年4月刊的斯德拉德絃樂雜誌中,迪米特里和我曾認為,斯特拉迪瓦里個人對於現代我們所熟知的琴盒的設計與發明來說,提供了很大幫助。

這個論點源於我們觀察到他的小提琴並沒有因為使用常說的“槍套盒”而受到磨損的痕跡。

這種類型的琴盒會讓小提琴的琴頭背部在被放進琴盒時受到損傷,且粗糙的弓部也會對琴腹造成一定傷害。

種種跡象都表明斯特拉迪瓦里的確曾經制作過一些槍套盒,但僅僅是在他的早期生涯中,而隨後這種早期的槍套琴盒便跌落神壇,被目前的雙琴盒所代替——下面要說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斯特拉迪瓦里在發明現代小提琴盒上所作的貢獻

這個琴盒,從外表來看可以說是相當平庸(除去那個被貼錯的“L.F.”標籤字樣),然而從內涵來說,它卻相當的文雅高尚。

它有著如那些金穗子小提琴般的優美形狀,其表面被藍色絨面覆蓋。雖然也有更多其他出自斯特拉迪瓦里工作室的雙小提琴盒能成為更有力的證明,但是這個琴盒才是我們實施了以下實驗的琴盒。

在深刻考慮“如何將兩把小提琴放進一個盒子裡”這一難題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後,我們意識到這個樣品很有可能還存在其他用途。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在18世紀初期,擁有兩把小提琴的現象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

我們從制琴師那裡得知,製作兩把小提琴的時間只比做一把多了一點點而已,這是因為制琴過程中的塗膠和上漆等工序需要相當長的等待時間——而製作第二把小提琴就能把這些等待時間充分利用起來。

除此之外,成對的樂器儲備需求也在日漸增長,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當時那個時代沒有羊腸弦,因此樂器的琴絃很容易繃斷。

為了防止在表演途中出現意外,以防萬一,樂器演奏者們,尤其是獨奏家們,都需要準備一把備用樂器以應對不時之需。

在尺寸相當接近的一份琴盒樣本複製品被製作出來以後,我們驚奇地發現它與安放的其中一把小提琴完美貼合。因此,顯而易見地,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在它的絃軸箱和對稱C形側板處有著矩形投影的小提琴狀樣品,對於雙琴盒的結構有一定的先驅作用。

我們關於斯特拉迪瓦里是否曾製作過小提琴盒這一觀點爭論不休了很長時間,而現在這份樣本能有力地證明這一觀點的正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