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宣佈正式退休,一個時代的落幕!

多年以後,想起2018年的初夏,很多人也許還會記得空氣裡飄蕩著的微熱氣息。

在參加完長和及長實股東大會後,被稱之為“超人”的耄耋老人李嘉誠將從長和系主席位置上正式退休,轉任集團資深顧問,規模千億美元的長和系將交棒長子李澤鉅。

從很大程度上而言,長和系正在進入李澤鉅時代。他對整個家族產業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超越李嘉誠。李澤鉅的個性和人生經歷正在替代李嘉誠影響到整個長和系。

李嘉誠宣佈正式退休,一個時代的落幕!

李嘉誠在股東大會上說了什麼?

在股東大會現場,李嘉誠表示,將繼續增持旗下長地和長和兩家旗艦公司股票,但要選擇好合適的時機。談及派息,李嘉誠表示,每年派息率都有增加,今年比去年增加6%。

目前長和業務良好,除非有什麼意外,他本人都希望能夠派多點息。李澤鉅在股東會上也表示,對公司增長前景充滿信心。

另外,李嘉誠向與會股東表示,作為企業家最重要的是要忠誠盡力去為股東爭取良好的業績,同時還要為股東著想,將股東利益排第一位。

他同時要求即將接任的李澤鉅努力為股東爭取好的業績,並強調成績是要“正正當當”,要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股東。

香港電臺中文網站稱,李嘉誠早上通過電話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感到開心,自己十二歲工作,已經數十年,今日心情與平日沒有分別。”

而12歲當年和今日早已無法再比。根據《福布斯》雜誌今年1月18日公佈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李嘉誠以3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00億元)總淨資產,連續20年蟬聯香港首富之位,其淨資產較2017年的303億美元增18.81%。

退休後仍有很多工作,對李澤鉅有信心

在李嘉誠位於港島深水灣道的大宅外,有大批媒體等候,見證“超人”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愛做運動的李嘉誠,一早在大宅窗邊做伸展運動,至早上8時許其座駕駛出,媒體蜂擁而上訪問。

在被問到如何渡過退休後的生活時,李嘉誠表示,退休後仍有很多其他工作,並會繼續上班,如處理基金會事宜。

李嘉誠所說的基金會,即“李嘉誠慈善基金”。他曾表示,基金佔了家產很大一部分,早前投資的Facebook股權亦已全部注入基金。他此前還透露,近兩年頻頻增持的公司股份亦會注入基金。他表示,基金的規模早已經超越他個人定下的目標,對公益事務服務投入的金額更加是高到“估不到”。他表示,基金將會由兩個兒子共同管理。

此外在3月份宣佈退休時,這位億萬富豪曾表示,打算繼續以資深顧問身份為公司提供服務,顧問金為每年5000港元(637美元)。

李嘉誠今早也接受了媒體電話訪問,表示感到開心,自己12歲開始工作,至今歷經數十年,今日心情與平日沒有分別。他同時表達了對李澤鉅的接棒很有信心,“看著(李澤鉅)工作數十年,沒有信心是假的”。

退休前也沒閒著

長和集團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

長江和記在香港宣佈與小米合組全球策略聯盟,將小米的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產品引入長江和記旗下在全球的電訊和零售部門。

李嘉誠宣佈正式退休,一個時代的落幕!

協議表明,長江和記宣佈與小米合組全球策略聯盟,將小米的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產品引入長江和記旗下超過17700間零售及電訊店鋪,涉及11個國家近1億3000萬活躍移動電訊客戶

除此之外,協議還表示,小米將會擴展與長江和記在歐洲市場電訊店鋪的合作。

無論是對於長江和記還是小米而言,本次的合作可謂意義重大,尤其是對於剛剛提出上市申請的小米來說,這次雙方正式聯姻無疑是為小米的正式上市打了一針強心劑。

李嘉誠宣佈正式退休,一個時代的落幕!

“超人”退休,一個時代的終結

在很多香港人眼裡,李嘉誠退休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1928年,李嘉誠生於廣東潮汕,12歲時為躲避戰火舉家遷至香港。隨後其父染病辭世,年幼的李嘉誠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擔。他當過茶樓跑堂、鐘錶店小夥計、五金廠推銷員,身處逆境他依然勤奮向上

1957年,李嘉誠在閱讀英文雜誌時看到一則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膠原料製造塑膠花,正全面傾銷歐美市場。

李嘉誠意識到,塑膠花也會在香港流行。於是李嘉誠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後率先推出塑膠花,隨即成為熱銷產品。

1958年,李嘉誠在港島北角建起了第一幢12層高工業大廈,開始正式介入地產市場;1960年,又在柴灣興建了第二幢工業大廈。1967年,香港地價暴跌,李嘉誠以低價購入大批土地儲備。在李嘉誠的領導下,長江公司逐漸發展成一傢俱主導地位的香港物業發展公司。

1972年,“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這也成為李嘉誠事業上的重大轉折點。

1987年,李嘉誠登上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並且此後從未落榜,多年蟬聯香港首富位置,不少港人曾感嘆他們一輩子為李嘉誠打工,因為買的租的房屋是李嘉誠公司蓋的,到超市購物、手提電話等都與李嘉誠公司有關。

李嘉誠宣佈正式退休,一個時代的落幕!

如今長和系業務遍及全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員工人數超過32萬人,產業橫跨港口、通信、酒店、零售、能源、基建、房地產等。

李嘉誠宣佈正式退休,一個時代的落幕!

虎父無犬子,低調的新掌舵人

相比於商界神話般的父親,或特立獨行的弟弟李澤楷,接管萬億資產“長江帝國”的這位李家大公子顯得過於低調。李澤鉅的“太傅”麥理思曾評價他,“一點都不像世界級富豪的公子”。

家族長子李澤鉅從小就被寄予厚望,他也從來沒有像弟弟那樣叛逆,而是一直按部就班成長。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後,李嘉誠特意在會議室配備“專席”,讓只有8歲和6歲的兩個兒子出席董事會議,正襟危坐接受商業薰陶。

中三時,李澤鉅被李嘉誠安排前往美國讀書。考入斯坦福大學後,李澤鉅在李嘉誠的建議下選擇了土木工程系,後來又攻讀結構工程碩士學位,與家族企業的發展方向保持一致。

畢業後,李澤鉅加入長江實業工作,再次按父親的安排入了加拿大籍。他的這一身份,是李嘉誠後來得以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的關鍵。因為加拿大法律規定,外國人不能收購“經營健全”的能源公司。此次收購,被稱為李嘉誠“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

李嘉誠宣佈正式退休,一個時代的落幕!

剛畢業進入長實後不久,有董事提議讓李澤鉅直接進入董事局,但李嘉誠堅決反對。不過不久之後,李澤鉅實操拿下加拿大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建設計劃——世界博覽會舊址開發項目“萬博豪園”,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虎父無犬子”。

1990年,萬博豪園推向市場後,兩小時內一棟大樓銷售一空。鋒芒既露,時年25歲的李澤鉅帶著絕對的能力和成績進入董事局,正式踏進“長江帝國”核心圈。之後,李澤鉅的大手筆操作不斷出現。

1996年分拆長江基建上市,獲得超額認購25倍,使家族資產增加千億港元;拓展海外公共基礎設施業務,從2000年起斥資數千億港元收購11個基建項目;2000年用兩個半月時間將Tom從無到有運作上市,獲得200倍超額認購,刷新香港上市公司招股成績;2003年以私人名義投資38億港元,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股權,帶領李家涉足航空業……

李嘉誠宣佈正式退休,一個時代的落幕!

2003年,這位一直隱在父親和長江實業光環後的李家大少被《時代》週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之一。

在分拆長江基建上市後,李嘉誠曾稱讚李澤鉅,表現可以打90多分,“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我會給他100分。”李嘉誠還曾公開對外界說:“Victor(李澤鉅)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頂替我的位置。”如今,李澤鉅接棒,李嘉誠也驕傲地表示,“看著他工作數十年,沒有信心是假的”。

至於這位“長江帝國”的新掌舵人會不會是下一個李嘉誠,經受過市場的檢驗,時間將會給出一個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