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要保持人口的穩定自然更替,生育率須達到2.1才有效?

這個答案一段時間以來被人瘋狂踩。你們怕什麼呢?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的機構可以從來不犯任何錯誤。你們不容任何人置疑相應的利益攸關方,殊不知他們犯下的大錯,可是要你們來買單的啊。


一個國家要保持人口的穩定自然更替,生育率須達到2.1才有效?

人口必斷崖下降。這不以任何人,包括領導層的意志為轉移。

分析一些社會現象,確實應該從數據著手,統計學相對還是可靠的。但並不能一概而論。有時,我們完全可以“見微知著”。

因此在討論人口拐點問題時,我們不妨生活化一點,並且稍微轉換下角度,迂迴地看待這個問題。

我們討論一下:在當今社會發展狀態下,相對年輕一些的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假如你是80-95這個年齡段出生的年輕人,你們周圍的同齡人裡有多少信奉“多子多福”的?甚至,你們周圍的朋友裡有多少已經有了孩子的?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他們活得特別開心,暢想家庭天倫之樂了嗎?還是實際活得比較/非常累,因為孩子的教育和養育問題出現很多家庭矛盾,並且成本高企,經濟吃緊?

我猜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那國家就算開放二胎,甚至三胎四胎八胎,對他們來說會起到正向激勵作用嗎?顯然不會。

因為資源限制(或人地關係/人均資源/生存條件),是比生育限制更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房價。商品房,尤其學區房的價格冷漠地矗立在那裡,是讓絕大多數家長英雄氣短的高山。

其次是醫療的無數現實問題。這些問題顯然不是一部《大國重器》《超級工程》之類的專題片可以解決的。

可以預期的,還有擇校費用,補習費用,家庭旅行拓展孩子視野的費用,以及培養愛好的費用。

至於社會風氣導致的對兒童成長的風險,這裡甚至已經不需贅述了。家長帶著孩子去人口密集區域,必然神經緊繃,高度戒備。

如果你受過良好的教育,希望孩子在你的肩膀上更上層樓,那麼你一定明白在現階段的我國,代價有多大。縱然是月薪≥20K的人也難以“優雅地”承擔這種高昂的代價。當然了,硬扛者也不在少數。

我們的祖國在高速發展。但是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現實是,整個社會的配置對兒童成長並不友好。北上廣深以及其他一些發達城市的高收入家庭,並不具備廣泛代表性。何況以我的行業觀察來看,這類家長(80初人群)正在瘋狂地籌備將孩子送出國門。

偏題了?其實沒有。

嚴重的生存困局,會極大遏制甚至阻止這個國家在現階段的育齡人口生育子女的決策。因此人口拐點不可避免。在這個時代裡,任何思維方式正常的年輕人如果看穿生下孩子後生活品質嚴重下降的前景,就會毅然走向丁克道路。這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並且和年輕人獨居一樣

很可能蔚然成風。畢竟和生存質量相比,任何輿論壓力,道德綁架都太微不足道了。至於已經生了孩子並活得依舊滋潤的家長們,應該說他們是幸運的。因為達成這種局面,四位老人的加持和自身收入強勁,二者至少居其一。然而老人終將老去,到時的巨大經濟壓力,恐怕現階段的很多知友們都懶得去想了。

如果對於精英準精英都是如此,那作為沉默的大多數的普通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