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開掘的金礦還是不成功的試驗品?周琦在煎熬中面臨拐點

待開掘的金礦還是不成功的試驗品?周琦在煎熬中面臨拐點

在輸掉進入21世紀後第四次季後賽搶七大戰後,休斯頓火箭的賽季在遺憾中落幕。

在躊躇滿志中開篇,卻寫下了心有不甘的結局。不止是火箭隊,這同樣是在非激活名單中苦苦等待以“看客”的身份在場邊經歷了整個西決系列賽的周琦的寫照。

待開掘的金礦還是不成功的試驗品?周琦在煎熬中面臨拐點

22歲,在一個職業生涯進入快速上升軌道的年紀,周琦卻陷入了一片黑暗的泥沼:板凳末端的掙扎,傷病的折磨,不斷在下放與被召回之間徘徊,還有國內媒體捕風捉影的報道與戲謔。

一年前的夏天,周琦帶著CBA總冠軍的戒指遠赴NBA如約“延期”報到。在此之前,周琦在國內籃壇順風順水的度過了少年、青年時代。年少成名,17歲在世青賽展露頭角,18歲被新疆天價合同買斷,同年進入國家隊,19歲隨隊獲得亞錦賽冠軍,21歲拿到CBA總冠軍。

在俱樂部,新疆為周琦聘請了專門的體能師,李秋平為他精心設計了戰術;在國家隊,周琦得到宮魯鳴的特別“關照”,在全隊統一配食外,他有自己的小灶。在眾星拱月中成長,沒有殘酷的競爭和生存壓力,也沒有輿論負面的批評聲。周琦在舒適區可以輕鬆的收穫高額的經濟回報。

周琦就像一塊待開掘的金礦。在國內,無論是俱樂部還是國家隊,都對開採這塊金礦有足夠的耐心。但在美國,在更專業的“採礦”技術下,對於從周琦身上能採掘到的回報,火箭有著清晰的標準和嚴格的評估。同時還有全世界待挖掘的礦源頻繁的出現,於是,周琦變成了火箭的一塊“試驗田”。

待開掘的金礦還是不成功的試驗品?周琦在煎熬中面臨拐點

2016年夏天,周琦經歷了一個失意的選秀大會。中國球迷預期中的樂透秀沒有出現,甚至連首輪順位都沒有出現。二輪秀末段,NBA給出了周琦一個畫像:球隊的邊緣,有特點,也有明顯的短板;有天賦,有些盼頭,但沒有立足NBA的絕對實力。但直到周琦在CBA又磨練了一個賽季,數據並未顯著增長時,很多中國球迷仍不願抹去他們對於周琦腦補的形象——來自東方的杜蘭特。

去年的夏季聯賽,周琦首秀17分,再次抬高了中國球迷的幻想。但隨後幾場的表現和球迷的熱情同時成斷崖式下跌。夏季聯賽只是火箭對於周琦的試驗場,火箭在觀察周琦身上的潛能,攻防兩端的天賦和可塑性,以及適應和融合能力。這也是後四場夏季聯賽,為什麼周琦在三分線外出手15次,是全隊外線出手最多的內線,排在全隊第二。在出色的臂展,快速的移動能力和靈活的補位這些早已清晰可見的天賦之外,火箭用一個夏天在探尋還能從周琦身上挖掘出什麼。

當常規賽開始後,周琦獲得的機會和表現,比之前最悲觀的預期還要低。多次遭遇下放,邊緣中的邊緣。除了常規賽收官戰和國王的比賽出場31分鐘外,此前只有2次出場超過10分鐘,整個常規賽出場18次場均1.2分1.2個籃板和0.8次蓋帽。雖然躋身了火箭季後賽名單,但只在和森林狼的比賽中垃圾時間打了總共4分鐘,拿到2分和1個籃板。

一年級的成績單,媒體和球迷沒想到,恐怕周琦自己也沒想到。這顯然不是周琦的真實能力,但卻是他對於火箭的真實貢獻——沒有任何含金量,可有可無的龍套。

在中國被捧在手心的周琦,到了美國被摔在了地上,這就是過去一年殘酷的現實落差。

待開掘的金礦還是不成功的試驗品?周琦在煎熬中面臨拐點

火箭給周琦的四年合約,只有第一年是保障性的,而且只有83萬美元。當然,在簽約周琦的那一刻,火箭在商業上就已經回本了。接踵而至的中國品牌蜂擁至休斯頓蹭熱度,場外的贊助和代言,早已超過周琦的薪資。在商業助力之外,要留在這個聯盟,還要靠硬實力。

從CBA的當家球星到NBA的最邊緣,年輕的周琦要克服的心理落差遠比要彌補的技術缺陷難得多。王治郅、姚明、易建聯,混NBA得中國球員誰都有過落差,誰都經歷過黑暗。在翻過一座山之前,承受的是同樣的煎熬,咬著牙翻過山之後,才有別樣的風景。

22歲王治郅剛被小牛選中,去NBA又等了兩年;22歲的姚明,也才剛剛進入NBA;22歲的易建聯,和周琦一樣,是個一年級的菜鳥。周琦的起步並不晚,但火箭留給周琦的耐心讓時間變得有些緊迫。煎熬中面臨的拐點究竟拐向哪裡,還取決於周琦自己。

待開掘的金礦還是不成功的試驗品?周琦在煎熬中面臨拐點

在太久沒有中國球員登陸NBA後,中國球迷不敢奢望下一個姚明,但也熱盼著下一個易建聯。但在天賦與兌現有著巨大的鴻溝,這鴻溝又是諸多因素所決定的。不要只記得遠方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聯留下的光環,在鴻溝的另一側,也有過薛玉洋的身影。

周琦沒有鼓吹者相像的那麼美好,也沒有貶損者描述的那麼不堪。正視周琦在火箭的現狀,承認他技術上的不足,才會以更平和的心態看待它在美國籃球環境中的起起伏伏。

無論周琦的拐點拐向何方,我們都該寬容的看待。在漫長的球迷生涯中,激起你心中漣漪的中國球員,能有幾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