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朝締造者之一的張良最後結局如何?

teloon

我們來看一看,劉邦戰勝項羽後,張良又做了哪些事情。我們來看看漢初三傑都得到了什麼樣的賞賜,韓信被封為了楚王,而蕭何被封為萬戶侯,排在同樣是萬戶侯的曹參之前,而張良又得到什麼樣的賞賜呢?

劉邦認為張良雖然沒有帶兵打仗,沒有攻城掠地,沒有戰功,但是他與蕭何一樣,做為劉邦最重要的謀臣,第二重要的謀臣自然是陳平了,劉邦出手也十分的大方,他讓張良在富庶的齊地任意挑三萬戶做為封邑。

是的,你沒有看錯,三萬戶,而蕭何與曹參也僅僅是萬戶侯,也就是說,在劉邦的眼裡,張良的重要性是蕭何的三倍,當然蕭何與張良,是無法跟韓信相提並論的,韓信與其他幾個成為了諸侯王。

而張良並沒有因為這樣沾沾自喜,張良的祖父與父親做過韓國五朝的宰相,他的目標就是行刺秦始皇,在秦末起義裡,他最開始的目標是支持韓王成恢復韓地,而在韓王成被項羽殺死之後,他就一心一意的輔佐了劉邦。

而在張良功成名就的時候,張良對這些賞賜並不十分的在意,他對劉邦說,我起事於下邳城,我與您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是留縣,這是上天註定的,如果您要賞賜我,那麼請把留縣這個地方給我吧。

而留縣只是一個又小又窮的地方,而張良也因此被稱為留侯。劉邦最開始是建都於洛陽,後來齊人婁敬向劉邦建議遷都到長安,而劉邦向張良諮詢了意見,張良對婁敬的意見表示了支持,劉邦下定了決心,不顧眾人的反對,當日起程遷都至長安。

張良隨劉邦進入了關中,而此時的張良,身體並不太好,他開始休養,甚至不食五穀,一直在家中,不見賓客一年多。張良就漸漸退隱了,但是麻煩事情還是找上他了,誰叫他是最聰明的人呢。

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和劉如意,就打算廢黜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呂后十分的驚慌,這個時候就有人向呂后提醒道,你應該找張良給你出主意,呂后就派了他的哥哥呂澤去找張良。

果然,這個方法十分的奏效,劉邦見到了商山四皓,就回去跟戚夫人說,太子羽翼已豐,事情已無法改變了。而張良一直活到了漢高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86年,而劉盈死於公元前188年。


歷史簡單說

漢王朝締造者之一的張良最後結局如何

中國古代王朝的開國之君,以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二人對功臣殺性最重,張良身賦高才,為漢高祖爭奪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本應是“兔死狗烹”的“標竿”,但事實上他是得了善終的。

張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張良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是劉邦得以爭奪天下的基石。張良祖上是韓國貴族,他二十餘歲時,韓國為秦所滅,遂傾盡家財,得一力士,於公元前218年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始皇震怒,號令天下“大索十日”,張良這才改名換姓,在下邳(今江蘇境內)“潛伏”下來。唐代詩人李白贊其“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報韓雖不成,天下皆振動。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

從理智上來講,張良狙擊秦始皇,並使其“大索”無果,是有些取巧的:自春秋而下,天下延綿了近六百年的紛爭,其時,秦國強壓天下滅六國而為大秦王朝,對天下勢力的掌控可說慘不忍睹。到漢朝後,不要說襲擊皇帝,就算行兇後潛逃者,也大抵逃不過朝廷的緝拿。

張良作為中國古代最為傑出的政治家之一,在興漢一事上可說居功至偉。劉邦入關滅秦之際,張良諫之“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避免了腹背受敵的境況;建議劉邦以重寶引誘秦將,在納降秦將後,建議劉邦襲擊降將部,確保了勝利果實;在直擊咸陽後,張良勸劉邦不入秦宮,“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言”,不僅保住了劉邦“替天行道”的正面形象,更杜絕了項羽致力一擊的路子,對其時實力遠不及西楚霸王的劉邦來說,意義重大。

劉邦派兵把守函谷關,被項羽抓住小辮子,還是張良從中斡旋,這才逃得一命,有關鴻門宴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此處不加贅述;楚漢戰爭中,劉邦攻入彭城,轉瞬便被項羽率三萬精騎一通胖揍,退到滎陽一線,方才站穩跟腳,張良遂於此時獻策爭取彭越、英布等,並啟用“兵仙”韓信,終造就兵圍垓下、四面楚歌之勢。伐齊一事,將領爭功,韓信等人亦不甘人後,張良獻計,形成“雍齒且侯,吾屬無患矣”的局面,安定了人心,杜絕譁變之勢。

劉邦寵幸戚夫人,欲易立太子。呂后以計逼張良謀劃對策,請出商山四皓站在劉盈身邊,這才絕了劉邦易立之心。雖說張良是受迫而不得已出策,但其實於漢朝也是大有好處的:無論是劉盈,還是戚姬之子登位,最終的結果就是外戚得權。相較於呂后而言,戚姬在奪嫡之爭中,只能在劉邦身邊日夜啼泣,呂后卻有政治才能,在掌控權柄後,成就“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的局面,於漢朝之興大有裨益。

韓信雖與張良同列,不如者遠矣,僅伐齊一事,不僅遣使求封,更在與劉邦約定好戰略後以出兵相要挾再度求封,那也怨不得“身死道消”的下場。

張良有遠智,一直在劉邦身邊做個謀臣,從未帶軍遠征,更不恃寵而驕,雖身居留侯之位,權柄不輕不重,不讓人忌憚。劉邦死後,張良於劉盈登基有大功,加之不驕不躁的性格,便呂后也能容留,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古今事

“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漢朝建立後,“狀貌如婦人好女”的張良身體一直柔弱,雖多次獻計安定漢初的江山,但多數時間置身於核心權力之外,後來修習辟穀之術,不問政事,得以善終。

1、被封為留侯

漢朝初立時劉邦封賞功臣,但張良從未帶兵征戰過,因此沒有戰功,劉邦說:“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這就是張良張子房的功勞。讓他自己從齊國挑3萬戶作封地。”張良說,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於是封張良為留侯。

2、妙計安天下

劉邦封了20多大功臣,其他的人沒白沒黑爭功,無法決出高低,沒能再封。劉邦在洛陽南宮橋上看見將領常坐在地上議論,就問:“這些人在說什麼?”張良說:“陛下不知道嗎?這是在商議反叛。”劉邦說:“天下安定,為什麼要反?”張良說:“陛下原是平民,靠這些人取得天下,現在你做天子,封賞的是蕭何、曹參這些老朋友,誅殺的是仇人。現在將軍們計算功勞,認為土地不夠分封的,擔心分封不到自己,又懷疑會不會因為過失被殺掉,所以就聚在一起圖謀造反。”

劉邦一聽很頭疼:“那怎麼辦?”張良說:“你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人是誰?”劉邦說:“雍齒和我有宿怨,我想殺他,他功勞多不忍下手。”張良說:“趕緊封賞雍齒,群臣見雍齒都被封賞了,會對自己受封堅信不疑。”於是雍齒被封為什方侯,劉邦還擺了酒宴,群臣吃過酒後說:“雍齒都能封侯,我們就不擔心了。”

3、為西漢選定國都

劉敬對劉邦說:“要把關中作為都城。”劉邦對此心有疑慮,很多大臣家鄉在關東,因此勸劉邦定都洛陽。

張良對劉邦說:“洛陽雖險固,但山間界域狹小,方圓幾百裡,土地貧瘠不利農作,還四面受敵,不是用武之地。關中東有崤山、函谷關,西有隴山、岷山,土地肥沃方圓千里,南有巴蜀,北有放牧的胡苑,三面險阻可固守,只需控制東方一面。諸侯安定的話,可由黃河、渭河運輸天下糧食供給京城;諸侯如有變故,順流而下出擊,可運送物資。此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劉敬說得很對。”劉邦最終定都在關中。

4、保住劉盈太子位

張良一直體弱多病,為此開始修習道引之術,不食五穀,閉門不出有1年多。這時,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立戚夫人兒子劉如意。大臣勸阻劉邦不聽。呂后為此很驚恐,有人對她說:“留侯善謀,皇上也信任他。”呂后就派建成侯呂澤去見張良:“你是皇上謀臣,現在皇上打算換太子,你怎麼高枕無憂?”張良說:“當初皇上數次面臨危險,採用我的計謀。如今天下安定,因個人偏好換太子,這是至親骨肉的事,我就是分身成100人也不會勸動他的。”

呂澤執意要張良給個計策。張良最終說:“這不是光靠說就能改變的。我知道皇上始終不能招來商山四皓。他們躲藏在山中,不肯做漢朝臣子,皇上敬重這四個人。如果能不惜金銀珠寶,讓太子寫一封言辭謙恭的信,預備好車馬,派口才好的人去聘請,他們會來的。來了把他們當貴賓,跟太子上朝,讓皇上見到。如此,皇上知道四位賢人在輔佐太子就會改變主意。”

結果正如張良所料,劉邦在一次朝會中看到商山四皓,認為劉盈賢能,所以不再堅持廢掉太子。

5、與“黃石”同葬

張良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身體更虛弱,稱:“我願拋卻人世間所有事情,跟隨赤松子(修習導引的仙人)去遨遊世界。”此後專心修習辟穀之術。後來劉邦去世,呂太后感激張良保住劉盈的太子位,極力勸他進食:“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必如此苦行修煉!”張良只好勉強進食。8年後去世,諡號文成侯,其子張不疑承襲他的侯位。

張良當年在下邳橋遇見那個老丈,別後十三年經過濟北,見到谷城山下果真有塊黃石,把它取回經常祭祀。張良去世時和黃石同葬,後人祭祀張良時也祭祀黃石。

對於張良,司馬遷曾有描述:我原以為此人高大威猛,看見他的畫像,相貌卻像美麗女子。孔子說:“我憑長相判斷人,看錯子羽。”這名話對於留侯也適用。

孔子所說的“子羽”叫澹臺滅明,他拜孔子為師時,孔子見他長相醜陋,認為此人沒多大才能。結果,澹臺滅明此後成為著名教育家,跟從他學習的人有300多,才幹和品德傳遍各國。孔子聞此感慨:“我憑長相判斷人,看錯子羽”。司馬遷借用孔子以貌取人的故事,說張良雖然外表文弱柔順,但內心堅強,敢於暗殺秦始皇,善於在戰爭中出謀劃策,一如當年的澹臺滅明,外表和內心截然不同。


指動濟南

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都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張良卻不在其中,要說他之所以能全身而退,全都是靠他的大智慧!關於張良怎麼死的有兩種說法。


一:居官善終

漢朝統一之後,天下太平,百姓也都安居樂業,張良也就辭官閒在家裡,雖然閒在家中,但朝堂之事他卻瞭如指掌,劉邦寵幸戚姬,愛屋及烏,所以就想廢了太子劉盈,另立戚姬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其中也有忌憚呂后外戚專權的意思,就算遭到所有大臣的反對,劉邦也是一意孤行,呂后沒辦法,就想起了張良,想讓他出謀劃策,張良本不想多管帝王家事,但是他認為劉邦此舉多是戚姬慫恿,況且漢朝剛好趨於穩定,不能因太子之事亂了進程,所以就讓呂后帶兒子劉盈去請“商山四皓”,這四人年皆八十有餘,節義清高,很受人們敬重,現不就漢朝爵位,隱匿深山,劉邦屢請不至。呂雉按照張良的計劃去做,果然把這四位德才兼備,聲望極高的商山四皓給請來了。劉邦在宮中突然發現太子劉盈身後多了四位老者,心中猜疑,仔細一問,果不其然,正是他做夢都想請來輔佐自己的人。他們都說劉盈太子仁孝,敬賢愛士,天下人都願意為太子效力。劉邦這才放棄另立太子的想法。後來呂雉為了感謝張良就讓他回到朝中繼續當官,直到惠帝元年張良病故,諡號文成侯,終得善終。

(呂雉劇照)

(商山四皓)

二:隱居山林

最近看電視劇《天意》裡的張良,他說自己從小就體弱多病,一點都不假,歷史上記載張良也是一直身體不太好,幫助劉邦奪得天下後就提出歸隱,說自己身體不好,需要靜養,再說現在天下初定,自己留下來用處不大了,劉邦聽到後就說要封賞張良,張良一再推辭,看看彭越、韓信他們的遭遇,張良還敢接受嗎?張良深知這些道理,自然是分毫不取,封地也不要,最後孤身隱居深山去了,所以張良的死也就被人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歷史上開國功臣能夠全身而退的沒幾個,張良就是其中一個。


羽評歷史

張良結局在《史記》的《留侯世家》裡有記載,漢朝建立後,他隨劉邦出行馬邑,表示,“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從此開始“辟穀”。劉邦死後,呂后感激張良,希望他開始進食:“人生一世,時光有如白駒過隙,何必苦行到這種地步。”張良不得已,一度勉強聽命重新進食。八年後他去世,諡號文成侯,葬在漢中紫柏山,如今那裡還有張良墓。

應該說,張良的故事裡摻雜了太多傳說的因素,可信度成疑。修仙肯定不可能,所謂“淡泊名利功成身退”同樣不可能,更大的可能恐怕還是以“修仙”為掩飾,躲避劉邦、呂后兩次政治清洗。即便如此,他兒子張不疑繼承了爵位後,還是在孝文帝五年因為“不敬之罪”,封國被廢除。

張良這個人物本身也很值得玩味。他在劉邦集團裡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唯一一個前六國貴族出身,出道比劉邦項羽都早(天下剛統一,就策劃了博浪沙暗殺),和劉邦的關係與其說是上下級,更像是盟友;加入劉邦集團後始終只負責出謀劃策,不像蕭何曹參那樣參與具體政務,最可能的原因是,劉邦集團仍然奉行秦政,與張良的政治理念不合,因此只能與劉邦集團保持相對疏遠的狀態。


張不叄讀秦史

張良,韓國人,秦滅韓後,張良為報滅國之仇,結交刺客狙擊秦始皇,但沒有成功。

始皇下令搜索,全力緝拿兇手,張良化險為夷,逃出生天,終自遠走他鄉,浪跡天涯。

一日浪跡到下邳的一座橋上時,張良徘徊四顧,審視天地,深感復仇無望,內心苦澀不堪。

許是天意,巧遇一老者,名曰黃石公。贈其《太公兵法》,臨走前囑咐,此書必可輔助帝王治國平天下,十三年後,濟北的谷城山下不見不散。

張良得此奇書,如虎添翼。時局紛爭,覓得良主,並助其建立大漢王朝。

古有勾踐忘恩負義,殘殺功臣之鑑,今有商鞅李斯車裂之禍。人心不古,況且呂氏一族蠢蠢欲動,王朝必受內亂之苦。

遂抽身離去,隱身世外。

或赴黃老之約,潛心修身。

或獨返故居荒墳,大哭一場,心願已了。

一堆黃土,一段傳奇人生。

張良。

願你我,心中都有一個張良廟。

謝謝。


娛樂史記

關於這個問題,漢王朝的締造者之一的張良最後結局如何?我只能說他雖然活了很久,但是卻是十分的悲慘。因為他生活的那個年代實在是太殘酷了,當皇帝的劉邦希望這些開國功臣放棄權力,但是最後還是不肯放別人一條生路。

而張良能夠存活下來就是萬幸的事了,張良為人十分聰明,他也十分了解劉邦,他不能讓劉邦感到他有威脅,所以他只能對劉邦的話做到言聽計從百依百順,這樣他才能活下來。

否則韓信的下場就會也是他的下場,張良清楚的知道這一點,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去改變。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指出。


用戶5296788111541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人。張良因暗殺秦始皇失敗,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張良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其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

張良向劉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與霸王一戰”的計策,成功幫助劉邦擊敗了楚漢戰爭中最強勁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足智多謀的張良為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張良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意義上的全職軍師。也就是說,他只負責出謀劃策,不帥兵,也不衝鋒陷陣,也不執掌朝綱。

張良這個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同時,也是一個黃老之術的大師。

他一向不好與人爭,所以從來不計較什麼功名官位,也不留戀權位。

他之所以戰,更多的是為了蒼生百姓。

當天下已定,他就選擇了閉門不出,過著半隱退的日子。這個人,低調到,所有人都難以想象的與世無爭。

其實,與其說他是選擇黃老之術,還不如說,他是對人性的洞察之微,入骨三分。

他早就看清了劉邦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他知道,劉邦是不會放過那些異性諸侯王的,他不想介入其中。

他更知道,自己的軍事天才,也是劉邦最忌憚的。當時天下,劉邦統一江山後,實際上最忌憚的,就是韓信和張良。因為這兩人,太厲害了,劉邦很怕他們謀反。

所以張良在建國後,與異性諸侯王,一概不來往,與朝堂官員,也儘量少來往,深居簡出,不問朝堂之世。

韓信在被呂后謀殺於漢宮之前,也曾想問計於張良,也被張良婉言謝絕。

正因為他的睿智,所以張良得以病死,這也算是善終吧,兒子還娶了劉邦的女兒。


三生有畫

張良是締造大漢功臣中,唯一個沒受到牽連,笑到最終的一個人。劉邦此生最尊重的一個人就是張良了,他叫張良的時候,從來不叫張良的名字,而是稱呼他的字[子房],可見劉邦對他的尊重。說實話劉邦對自己的老爹都沒有對張良尊重,因為張良的才華,當世無人匹及,這一點,劉邦還是清楚的。

張良這個人懂得自足自滿,他從來都不幹讓劉邦不放心的事情,比如說,在劉邦得到天下後,劉邦讓他在天下最富裕的齊地自擇三萬戶做自己的食邑,張良一口否決了。他只要了留縣一萬戶。要知道被劉邦視為第一功臣的蕭何,劉邦也是僅僅給了他八千戶的食邑。可見蕭何這個第一功臣也是有水分的。

張良為什麼拒絕三萬戶食邑呀?

就是為了明哲保身,所謂槍打出頭鳥,三萬戶的食邑並不是什麼好事,只能惹來殺身之禍,就如同韓信的楚王一般,韓信在當了楚王之後,劉邦還是對他念念不忘,最終韓信還是沒有逃過一死的劫難。

張良懂得功成名就,退居山野,他知道劉邦這個人亂世可以做朋友,盛世不可共處一室。蕭何就是活生生的一個例子,在劉邦快死的那一年,蕭何就被劉邦關進了監獄當中,若是沒有大臣進言,讓劉邦放蕭何一馬,說不定那一年蕭何就掛了。

你看那時候的張良多有先見之名,他早就到山野中去隱居去了,劉邦即使想找他的事,也無處下口。

張良是漢惠帝登基之後,因病去世的。他是跟隨劉邦的功臣中位數不多的,可以活到自然死的人。可以說張良有這樣的結局,他的智慧發揮了不少的作用。

無論何時,做人不要那麼貪,總是好事的。這個道理之前是對的,現在是對的,以後也是對的。

可惜,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史學達人

張良晚年明哲保身,在劉邦翦滅異姓王時,他也極少參與謀劃。後劉邦有意更換太子,欲廢呂后之子,改立趙王如意(戚夫人子)為國儲,呂后求救於張良。張良建議呂后請“商山四皓”出山協助,事如張良言,劉邦見“四皓”為太子左右,認為太子羽翼已豐,奈何不得,從此再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呂后為此對張良十分敬重。

劉邦論功行封時,張良固辭不受。他目睹韓信等功臣的悲慘結局,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便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最後病逝而終。算得上善始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