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清時的中國,沒有完全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

川軍六十六師馮天魁

晚清時的中國,清政府的統治力量逐步衰落,西方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多項不平等條約,使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形勢下的中國,為什麼沒有完全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呢?針對這個問題,有書君認為,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大原因。



一、內部原因


1、清政府發起自救運動


在19世紀60到90年代,面對外敵入侵的威脅,以恭親王奕欣、文祥、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為首的洋務派人士打著“自強”、“求富”的口號,進行的一場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雖然此次洋務運動最終還是失敗了,但在客觀上,洋務運動確實推動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促進了中國教育和國防的近代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國的國力。

另外,在洋務運動期間,晚清政府組建了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北洋水師,曾一度成為了當時亞洲最強大的一支海軍力量。之後,晚清政府繼續大力發展海軍,到了19世紀80年代末,清朝已經有了四支海軍:南洋水師、北洋水師、船政水師和廣東水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步伐。



2、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


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中國民間眾多有志之士紛紛發起救國運動,如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以及各種起義。這些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民眾,用大刀和肉體與聯軍抗爭,以英勇的戰鬥精神一次次地打擊西方侵略者,從而阻止列強進一步瓜分中國。這些民間救國運動,是一場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軍事力量所鎮壓不了的。


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讓西方列強意識到,雖然中國政府的抵抗力不是很高,但是民間的力量還是很強的,而且意識到中國還有強大的民族思想和民族凝聚力,這樣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徹底消滅的。


3、中國領土很大

據歷史資料的記載,在清王朝的巔峰時期,領土面積達到了1500萬平方公里,而歐洲面積只有1016多萬平方公里,但歐洲就有幾十個國家,而且每個國家的面積都很小。這些小國想完全佔領中國這遼闊的土地,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4、中國人口多

據歷史資料的記載,在晚清時期,中國人口已達到四億人以上,佔當時世界人口的35%以上,而西方列強國土面積小,人口自然也少,比如,當時已納入世界大國之列的英國,人口也只有四千多萬。所以,在當時,任何一個西方國家想獨吞中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5、中國思想文化凝聚力強


然而,要成功守住自己的國家,單靠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還遠遠不夠,必須還得有統一的思想文化,因為當國家有著強大而統一的思想文化,人們的精神力量就會變得無比強大,才能頑強地抵抗外來的侵略。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加上中國的歷史文化長時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造就了中國人無比的民族自豪感,每個中華兒女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而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國家被吞併。所以,即使西方的傳教士到中國傳播西方的思想文化,也根本無法動搖中國人的意志。


二、外部原因


西方列強彼此間有著利益衝突,他們在中國的利益各不相同,同時也被互相制衡著。面對如此龐大的中國市場,誰都不能容忍某一個國家獨吞這麼大的一塊肥肉,所以,他們只能各自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


與此同時,以美、日、德為主的新資本主義國家的崛起,也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導致他們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對中國的侵略上。

綜上所述,西方列強根本就沒有能力,也不可能獨吞整個中國而使之完全變成某一個國家的殖民地,他們頂多也只能在中國領土上佔領一些地盤而已。



有書共讀

中國靠大,日本靠強,泰國靠巧

近代以降,亞洲許多國家都淪為了西方的殖民地,唯有三個國家避免了被殖民的命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日本,另一個是泰國,關於這三個國家為什麼能夠避免被殖民,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靠大,日本靠強,泰國靠巧”。

那麼,中國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對近代中國有殖民野心的國家有很多,但是最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真正殖民中國。歷史上,中國曾經很多次亡國,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比如宋元易代,明清易代,但是那只是民族之間的政權輪替,與近代西方國家想要對中國實行的殖民不一樣。自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就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先後與列強之間爆發過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庚子年八國聯軍侵華等大規模衝突,雖然中國所遭受的損失一次比一次大,但是最終都沒有使中國完全淪為西方的殖民地。

廣大、均勢、奮鬥:


當然,首先就是因為中國足夠大,無論哪個列強都沒有足夠的實力能夠吞併中國,西方列強多是通過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地重要城市設立租界的方式來對中國的政府和社會施加影響,因為沒有足夠的實力,所以列強們都傾向於保留中國的中央政府,意圖實行以華制華,但是實際上即便是中國的中央政府,包括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沒有也不可能淪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其次,西方列強乃至日本在中國形成的均勢也是導致中國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原因。英法美日等國之間,在侵略中國的問題上,沒有足夠的實力獨自佔領中國,因而在中國形成了均勢,每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另一個國家對中國的影響過大,這就很好的避免了中國被殖民的命運。

當然,一代又一代愛國志士的奮鬥與努力也是避免中國完全淪為殖民地的一個重要。如果單純夠大,而內部一盤散沙,像印度那樣,仍然不能避免被殖民的命運。正是因為有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後繼的愛國志士,在抵抗侵略和實現國家富強的道路上奮鬥不息,中國才有了後來的勝利。


青年史學家

對於這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點,中國足夠大。

大家都知道,清王朝巔峰時期,領土面積達到1300萬多萬平方公里。這種規模體量,在任何時代,世界上也拿不出一二個。想侵略中國的那些西方殖民者,本身體量人口就不多,想完全佔有這些土地。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事兒,當然瞭如果沒人住那也是無用。別人甚至可以直接佔領了。所以這就涉及到第二點。


第二點,中國人口足夠多。

中國自古以來基本上人口在世界上的排名除了個別戰亂年代之外。大都能穩居世界第一。在清末期的時候中國人口已經達到4億以上了。佔當時世界人口的35%以上,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要知道當時的世界超級大國英國人口至到清朝滅亡時也不過區區4000萬。可以想象,在此規模下任何一個殖民者想單獨吞下中國。都會猶如蛇吞大象,壓根吞不進去,何況各殖民者之間本身在華利益各不相同,也是互相制衡的,誰都不希望另一方把中國這塊大肥肉被別人獨吞!當然,人口多,若分佈均勻一點就更好了。當年外東北地區之所以能輕易的割讓給沙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那裡人口過於稀少。

第三點,清末中國國力尚可。

正所謂瘦死駱駝比馬大。依託中國龐大的國土和人口。這麼大的基數擺在那,中國再窮,只要不是作死瞎折騰,總體國力放在世界上仍然是可觀的。就如現在的印度,基本上各方面都處於落後狀態。但總體國力放在世界上來說仍然不弱。所以清朝末期中國政府依託這種國力,哪怕科技等嚴重落後,他仍然可以通過金錢等手段得以維持一隻可供使用的軍隊!假若不是慈禧老佛爺為首的滿清貴族保守軟弱,換做是一位有作為的鐵腕統治者實行制度等變革的話,中國完全可能在清末實現中興,徹底改變中國歷史命運。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人的文化思想凝聚力足夠強。

大家都知道印度,稍微瞭解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印度那麼廣闊的面積和眾多的人口卻仍然被英國殖民了兩三百年。為什麼呢?別的原因我不多說,但眾多史學家公認的一點就是,那時候的印度次大陸沒有形成自己統一的思想文化,沒有足夠的民族凝聚力是造成印度被英國殖民那麼久的重要原因。而中國在這點上卻是完全不同的。

中國幾千年封建歷史,基本就是儒家思想統治史。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播西方思想傳了那麼多年。在中國仍然掀不起多大波瀾。可見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國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中國歷史長時間在世界上各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更是造就中國人無與倫比的民族自豪感,雖然清末的中國人從鴉片戰爭以後認識到中國並非還是那個心中想象的天朝上國。但是每一個有自尊心的華夏兒女,無不希望中國能恢復祖先的榮光。所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那一刻起,使每一個有民族認同,有自尊的中國人為中國強大,統一而前赴後繼!其中義和團運動和後面一系列的革命之所以產生,不能不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跟這些有關。西方列強也是通過義和團等運動,認識到中國人這種潛在的又根深蒂固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從而徹底放棄了完全殖民中國的想法,因為這樣代價太大太大,得不償失!後來的日本侵華戰爭失敗就是明證!


當然,除了以上四點,還有很多的外在因素,比如當時的西方殖民者在世界各地之間戰爭也是不斷,並不可能完全把心思放在中國,以及各西方殖民者離中國距離太過遙遠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賦述了,如若大家有不同的觀點或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史殼郎

雖然慈禧太后這個老妖婆曾經對西方列強說過這樣獻媚的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翻譯成白話就是說,西方列強大爺大叔們,你們好,如果你能看上中國,有什麼好的東西儘快拿走,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只要你高興,做什麼都行。

但實際上作為清朝的最高掌權人,不要說慈禧太后,就換成任何一個最差勁的皇帝,他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國土恭手送上,因為這涉及到一個皇帝的尊嚴和一個帝國的體面。畢竟在其他國家面前低三下四,割地賠款是一件比較丟人的事。

應該說清政府在維護國家主權方面,還是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比如馮子材越南抗日抗法,就為維護中國南方主權和領土完整作出了良好的表率。再來看左宗棠領兵新疆抵抗俄羅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粉碎了俄羅斯企圖佔領新疆的野心。

西方列強和清政府的實力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級別上,清政府被西方列強打敗,也是大概率事件。弱國無外交,在叢林法則面前,割地賠款也是正常的事,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承認,這都是一個事實。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個因素。

就是中國領土夠大,可以大縱深,大包圍。

抗戰中間,日本那麼強,為什麼沒能消滅中國?就是因為我們的領土太大,可以依託有利地形,進行節節抵抗。在一些特殊的時期,還可以組織幾次反攻,收復一部分失地。而日本人本來兵力就不多,又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做防守。最後進攻的兵力就十分有限,面對數倍以上的中國軍隊,打勝的概率就小了很多。

要知道中國領土的面積和西歐差不多,而西歐就有幾十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面積都太小,在戰略上缺乏縱深,沒有迂迴作戰的空間。這一點也是二戰中間,希特勒利用閃電戰,幾天或十幾天就能消滅一個國家的根本原因。

西方列強本國面積太小,人口自然也少。就算他們有心把中國變成殖民地,他們也沒有那麼多兵力來佔領這些地方,並且還要分兵把守。

換言之,西方列強根本就沒有能力吃下中國,頂多也不過佔領一些地盤,作為向中國推銷自己產品的根據地。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重要原因,也就是文化。

中華文化是全世界文明中間位數不多的,在幾千年裡沒有被打斷和割裂的文化。

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儘管在歷史上我們也有被少數民族消滅的歷史,但我們的文化一直都在,這也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能永久存在的根本原因。

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對於一個存在了幾千年的文化,想剷除它比消滅一個國家還要難。中華文化已經深深的滲透到我們的思維和思想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儘管西方列強也在向中國長期輸出文化,並且傳播宗教。但這些在中國都很難形成主流文化,我們傳統的文化不管是好是壞,他們都住在這,中國社會的規則和行為方式。

也就是說,西方列強很難在思想上佔領中國人的大腦,也就沒有辦法消滅中國和徹底佔領中國。


新知傳習閣

科學的解釋要有一般性,不能搞特殊理論或者套兒中套兒邏輯!

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中期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中國曆經四代人終於走向了國家獨立、民族復興的征程當中,在此期間也失去了外蒙到朝鮮以北的大片領土。無傭網在週末時間帶大家回到十九世紀那個世界大勢當中,從科學的角度來重新解說那段民族歷史,同時釐清目前對於歷史上種種誤傳的解釋。就讓我們從19世紀展開吧!

1、英國霸權思維助日不落帝國成型

英國曾經流傳這樣一句話"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場;澳大利亞、西亞有我們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則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而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則遍及西印度群島;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長期以來早就生長在美國南部的我們的棉花地,現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溫暖區域擴展。"這是不是事實?

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中期,英國人經過幾代人的積極進取先後取得全球海洋霸權以及陸上霸主地位,日不落帝國最終成型。在一八五〇年,英國人在世界範圍內控制的主要地區有歐洲的地中海和波羅的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非、中東到南亞的戰略突角--印度、澳州大陸和新西蘭、北美大陸。英國人所有實控區內人口總和超過四億五仟八佰萬,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英倫三島的人口僅兩仟七佰伍拾萬。相比之下,當時中國人口約四億三仟萬。

英國海軍控制波羅的海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法國和俄國威脅英國,同時保持兩強在歐洲大陸處於均勢,維護自己對於北歐大陸的控制。在地中海到黑海一線,英國在保持地中海沿岸出現一個統一的強大對手,防止結盟把威脅英國人南下和東進,而在黑海的存在就是防止俄國獲得黑海出海口,阻止俄國的快速崛起。英國人對於歐洲大陸的均勢戰略一直保持到19世紀末,直到英俄在中亞的爭奪戰中敗北而結束。

順著非洲大陸南下,南非是英國必須控制的戰略重地。南非連接著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在埃及蘇伊士運河(TheSuezCanal)通航前很重要的海洋航運交通樞紐。在中英鴉片戰爭前後的風帆動力時代,商船和軍艦都需要停靠岸邊檢查和維修以保證船體安全,人員需要休息並補充飲水和食物,南非的地理位置極佳,多處位置適合建設港口,英國人必須控制這個向東遠望亞洲的"南非角"(英國人語)。

再來看美洲。英國位於歐洲大陸的西北部和美洲大陸的東北部,地理位置上與歐洲大陸更近。由於英國整個國力的侷限,其對於歐洲大陸的控制只能採取均勢平衡,而對於美洲特別是無主之地的北美區的控制相對來說就採用實控了,但我們知道在十八世紀末美國通過聯合歐洲大陸的法國人打敗了英國人取得了獨立,但英國人為了維護其全球霸權又聯合美國人打敗了法國人,主要思路就是防止法國從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之間對英國本土形成夾擊之勢,防止法國坐大因此支持美國向西擴張。很多人不理解英國人為何在美國人向西擴張時全力支持態度,都認為英國人腦子短路而導致美國坐大,其實不然,在當時情況下,若英國再對美開戰,美法的東西夾擊會讓英國本土如坐針氈更快速的瓦解其全球霸權地位,所以英國人的精心計算下讓默許了美國向西擴張,美國人也很懂得英國人害怕什麼就承諾什麼,雙方一拍即合。

2、英國在遠東地區的均勢戰略

英國人對於全球霸權的經營中使用的均勢思維在遠東這片土地上再一次應驗。在十九世紀中期之前,俄國人一直想在黑海尋找出海口,把經濟貿易及人員往來向歐洲伸展來獲取利益。當時的德意志帝國還未統一,中西歐國家與俄國在歐洲大陸在英國人的運作下保持均勢,俄國人就把目光放在了黑海這片海域,但周圍的幾個大國都堅決反對,之後就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當然,霸主英國為了維持該地區的均勢而助力其它國家向俄國宣戰和戰爭協助,而其它國家也願意在英國的支持下反對俄國坐大威脅自己的生存。

俄國人的眼光開始全力放在遠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俄國、英國、日本以及後來德國、法國和美國成為攪動遠東地緣風雲的幾方勢力。先來說說"遠東"這個地緣概念。站在西歐地理上往東方看,把如今的土耳其稱為"近東",直譯為"近處的東方",把波斯灣周圍的一片地區稱為"中東",直譯為"不遠不近的東方",把東亞中日朝到東南亞這塊區域稱為"遠東",直譯為"遙遠的東方"。要注意,這三個詞並不是嚴格的地理詞彙,僅僅是口語,但無傭網為了表述方便,借用了這三個詞彙。

克里米亞戰爭是俄國為了獲取不凍港,但戰爭的失敗,導致俄國人把眼光投射到遠東的東北亞這塊土地,企圖通過獲得朝鮮和大清的東北三省獲得不凍港。在經過近四十年的等待後,由於鐵路的出現,俄國人終於有機會隨意的翻越烏拉爾山通過鐵路深度攪動東北亞這塊地方,如果鐵路修建成功,俄國至少可以擴張自己的東北亞的存在,影響英國的全球利益。

俄國人在十九世紀末開始修建西起莫斯科,西抵符拉迪沃斯託克的鐵路線,鐵路線幾乎橫跨整個亞歐大陸。以鐵路為紐帶,俄國的崛起似乎勢不可擋,英國人為了防止俄國對於其霸權的挑戰,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就一直尋求幫助清政府發展中國軍事力量,試圖讓中國更強大一些以抵擋俄國人獨吞中國威脅自己的全球霸權。為此,英國人在支持清政府洋務運動的同時,也在其控制下的印度試圖向北邊的青藏及中亞地區積極擴張以抵擋俄國人南下的壓力。

可以說按無傭網有關專家的說法,遠東這片區域,由於英國人鞭長莫及,消滅大清國後面臨運營成本高收益低的局面,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控制清政府來控制弱勢的大清國比消滅後讓俄國獨食要好--這就是霸主的全球"霸權思維"!"霸權思維"在中國歷史上有非常多的實例,但是由於中國統一的時間太久,到了大清幾代人中,很少有人能夠想起來了,運用更是困難重重。

3、英國人支持"洋務運動"

在中英兩次鴉片戰爭中,獲利最大的不是英國而是俄國,英國本土距離大清國比較遙遠鞭長莫及,只好採用控制清政府來控制整個大清的辦法服務自己的大局利益。所以我們看到,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只割讓了地理位置重要的香港島作為其殖民地,而不滅掉清政府佔領大清國。但是,英國人也注意到,大清國北面的俄國在步步蠶食中國領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20多年裡,獲利最大的並不是英國人,而是俄國人,俄國人逼迫清政府割讓了大片領土。

英國人經過一番利害計算後,認為必須要扶植大清國加強實力來協助自己抗衡俄國對自己的挑戰,英國人開始尋求幫助清政府發展鐵路大動脈和軍事工業,讓大清國幫自己分擔俄國從中亞到東亞一線南下的壓力。

4、英俄爭霸導致日本崛起

中國的洋務運動並沒有按照英國人的計算率先發展鐵路,而是發展海軍,先後建立了北洋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但是由於李鴻章一代人並沒有全局思維,也並沒有發現鐵路出現的時代意義,這也為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這是後話。英國人、俄國人和美國人對鐵路感觸最深。英國人發明的鐵路,首先威脅的就是英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在鐵路出現不久,美國人就通過鐵路把東西兩端的國土連成一片,整合資源全力發展經濟和海防力量,歐洲大陸也企圖大力發展鐵路來降低運輸成本推動貿易發展,壯大國力。俄國人則通過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獲取遠東的鐵礦和煤炭資源,發展工業壯實國力,這一切都被英國人視為威脅,當然大清國的命運也在此出現了重大轉折。

由於大清國的洋務運動沒有優先發展鐵路這項能夠一舉改變自身弱勢地位的正確舉措而優先發展海軍,導致大清國放任擁有巨量的煤炭而不用,同時也失去了整合國內經濟資源的戰略機遇期。但由於大清國領導層的眼光短淺,採取了消極的內海防禦戰略,等於直接讓出了朝鮮半島和連接日本與朝鮮半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對馬海峽。日本人看到英俄爭霸時機裡英國的全球霸權考量而採取與英國交好,希望藉助英國勢力來幫助自己擴張朝鮮半島到大清東三省的地盤,同時能夠幫助英國抵禦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因為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行動會導致日本人永遠龜縮在狹小的島嶼中。

其實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前就開始放眼世界,逐步考察大清國和西方列強各國的狀況,本想聯合大清國抵抗西方列強和美國對日本本土的蠶食,但考察之後發現大清國的領導者們已經失去了從全局看問題的思維能力且大清國國勢日衰,日本遂考慮運用"遠交近攻"戰略聯合列強壯大自己的力量,蠶食大清在東亞的利益。日本從蠶食並控制了琉球群島開始了它作為大國攪動世界風雲的征程,利用中法戰爭之機削弱大清國的軍事力量(日本支持大清國對抗法國與英國支持大清國對抗俄國是一個道理),日本對甲午海戰時間的把握就是在英俄在遠東的爭霸戰開始不久後實施的。日本人在二戰後總結歷史時說日本有三次以國運相賭的歷史,其中之一就是中日甲午海戰了,當然賭贏了,大清國割讓了臺灣及澎湖列島,以及遼東島到朝鮮的整個利益。

日本人第二次以國運相賭的是"日俄戰爭"。由於俄國人在遠東的積極擴張,吞併了大清國東北全境和朝鮮,英國一直保持的遠東均勢平衡被打破,在英國霸權的運作下,除法國外的其它國家均支持日本對俄開戰,讓日俄在遠東保持均勢,以其從均勢中獲利自己的國家利益。日俄戰爭的結果是日本勝利,但馬上日俄均認識到日俄不能相互消耗否則英國為首的幾大列強會坐享其利而握手言和。日俄在東北展開了一系列和談,和談的目的就是雙方如何劃分各自在東北的利益問題。伊藤博文在哈爾濱遭朝鮮愛國義士安重根刺殺而身亡就是這一時期的歷史寫照。

大清滅亡後,又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日本人在縱觀全球局勢的思維考量下暫時停止了在東亞的軍事行動,暗地裡不斷進行滲透,直到一九三一年在歐洲列強無暇東顧的時間裡發動事變控制整個東北三省驅趕俄國勢力,這一次又賭對了。但是,由於日本人的野心膨脹,悍然發動了一九三七年的七七事變激起全中國人民的反抗,日本放棄了步步蠶食他國利益的傳統妄圖滅亡中國。結局大家早已知曉!

5、結論

今天,無傭網帶大家回首那一個多世紀的中國歷史時,只是希望大家明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國人只要也只有努力進取方可至強當至勝,除此之外,並無他途!


無傭網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列強為什麼要有殖民地?

殖民地相對於列強來說,主要是什麼情況呢?就是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處於全面落後的狀態,西方列強能夠以極低的成本控制一個國家或者地區。

殖民地能給列強提供的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商品傾銷市場,一個是廉價的資源。

對十九世紀前期的西方列強來說,主要缺乏的是廉價的資源,以此來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獲取高額利潤。而到了十九世紀晚期,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生產技術的進步,列強更需要的是市場,而不是資源。

也就是說,前半期是供應不足,需要從殖民地掠奪,後半期是生產相對過剩,有效需求不足,更需要開發新的市場。

所以,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列強對殖民地的需求情況是不同的。十九世紀上半期之前,列強對殖民地都是以低廉的成本進行控制,然後進行竭澤而漁的掠奪。而到了十九世紀後半期,大多數列強更需要能夠商品傾銷市場,而不是直接掠奪資源來進行生產。

當然,對於後發現代化的列強來說,他們仍然處於帝國主義初級階段,還是傾向於能夠建立直接統治的殖民地。例如德國和日本,意大利,他們都更希望得到更多殖民地。但這時候能夠瓜分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已經被瓜分完了,沒給他們留下多少。所以,他們需要發動戰爭,從帝國主義前輩手中奪取殖民地。

中國被打開國門的時候,與非洲或者拉美那種殖民地完全不同。雖然中國沒有經歷工業革命,經濟上落後於西方列強,但是中國的政治並不能算是特別落後。中國有成熟而穩定的中央集權統治機器,有成熟發達的文官官僚體系,有自己的文化,而是以此為傲。

所以,對列強來說。要把中國變成一個完全的殖民地,就意味著要投入極高的成本,甚至會超過他們能夠獲得的利益。這對志在獲取超額利潤的帝國主義列強來說,是一個不划算的買賣。

相反,只要他們能夠以武力威脅和敲詐清政府,迫使清政府按照他們的意願來開放市場,並且維持基本的政治秩序,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所以,很多時候,列強雖然也對中國進行武裝侵略,但都是為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標,而不是徹底推翻清政府。甚至於在清政府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寧可幫助清政府繼續維護統治。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

所以,我們如果看看晚清歷次喪師失地的反侵略戰爭中列強投入的兵力,就會感到很屈辱,因為對方完全是用武器和軍隊之間的代差優勢非常大,所以他們投入的兵力往往很少,也可以獲得碾壓式的勝利。

而且,在中國國門被打開的時候,列強之間的均勢已經基本達成,誰也不願意冒險投入鉅額的成本來推翻清政府。只有臨近中國而且是後發現代化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和俄國對中國有領土訴求和征服慾望。但這是不符合老牌帝國主義列強的利益的,他們就會出面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甲午戰爭之後的三國干涉還遼。在英法俄三個列強的壓力之下,已經通過戰爭佔領並且得到清政府同意佔領遼東半島的日本,被迫將遼東半島還給中國。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晚清時代的中國雖然變成了半殖民地國家,卻沒有變成完全的殖民地,至少統治中國的並不是列強派駐的總督之類,而是中國人自己建立的政權。

這種情況在二十世紀初期被打破了。尤其是再一戰之後,列強實力受到嚴重損失,從而也失去了壓制日本的擴張衝動的能力,所以日本成為了晚清以來的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個試圖全面征服中國的帝國主義國家。


蕭武

大航海之前世界文明區有,歐洲基督文明區、西亞北非伊斯蘭文明區、南非洲原始文明區、南亞印度伊斯蘭混合文明區、東南亞佛教伊斯蘭混合文明區、東亞儒家文明區、大洋洲原始文明區、美洲印第安原始文明區。

大航海興起後,美洲印第安文明區因為長期孤立存在,無法抵禦歐洲人帶來的疾病,人口大量減少,再加上武器及戰爭方式落後首先被征服殖民。東南亞海島國家較小,作為東亞與歐洲的貿易轉運據點,也被歐洲國家征服殖民。大洋洲人煙稀少,也被殖民。

從16世紀到18世紀,歐洲雖有先進的火器,但在航海靠風的年代,投送物資及兵力相對困難,對亞歐大陸成熟文明區無法完全壓制,只能佔領小塊殖民地做貿易據點和兵站。倒是走陸路的沙俄佔領大片中亞北亞及北美阿拉斯加等人煙稀少的地區。

直到19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歐洲率先從商業農業文明區進入工業文明區,其力量對其它文明區取得壓倒性優勢。自此,非洲因為沒有統一集權國家力量分散被瓜分,南亞印度也是各邦力量分散被英國殖民,東南亞國家較小被英法聯合瓜分殖民。

曾經強大無比的奧斯曼帝國,則因為民族眾多無法產生向心力,國家被英法俄瓦解殖民,只剩下土耳其本土依然堅守。

回到提問,那麼多的國家倒下,怎麼中國這塊大肥肉還沒倒下:

1、相比印第安,我們中國曆經災難、劫難無數,能適應各種複雜環境;我們經歷戰爭無數,不會輕易被打倒。

2、相比非洲,數千年來我們一直處於世界文明先進地區。

3、相比印度,我們雖然有分裂的時候,但我們總能統一。相比印度,我們中央集權能從容調配力量,抵禦他國進犯。

4、相比東南亞等國家,我們從黃土地走來,國家逐漸擴大。我們有平原也有高原,我們有沙漠也有草原,我們有山川也有河流。我們國家巨大無比,人口眾多。

5、相比奧斯曼,我們民族眾多,但主體民族一股獨大。相比奧斯曼,我們文明歷史悠久,民族向心力強。

說完我們沒有倒下的內因,再分析下當時的國際戰略環境

1、中國自太平天國運動之後,迎來同治中興,當時我們收復新疆,北逐沙俄,南驅法國,並建立了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可這一切在甲午戰爭後灰飛煙滅,八國聯軍來襲,環境急劇惡化:

2、但就在同時,德國1870年打敗法國,1871年德意志統一,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經濟實力大增,成為歐州經濟第一強國,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辭退俾斯曼大肆擴張海軍,向外投送力量,擴張殖民地。

3、德國大肆擴張,法國戰敗,歐洲大陸戰略失衡。英法聯盟遏制德國,歐洲頓時成為一個火藥桶。西歐諸強國開始收縮將力量集中到歐洲,同時英美返還庚子賠款助力清政府,捏合日清合作,在1904年擊退沙俄入侵。

可以說,得益於這一系列戰略平衡,再加上中國的身板,晚清才沒完全淪為他國殖民地。


茶亭浪子

如果教科書上問這道題,回答一定是:中國人民不屈的反侵略鬥爭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兩點也是重要因素。第一,清政府有一定的實力;第二,西方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獨完全統治了中國!

1840年英國完成工業革命,開始加大擴張海外市場,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緊接著法國、俄國、美國等都相繼加入了這一行列。最終在1901年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但是各國為什麼沒有完全把中國淪為殖民地呢?

第一,清政府還有一定的實力,通過洋務運動,中國軍事實力得到了一定增強

不要以為甲午慘敗,就代表著清政府一無是處,在1883年到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中國打敗法國,甚至引發法國費裡政權垮臺,而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國會投票也是僅以一票之差獲得通過,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反對。

所以,當時的西方列強並不一定能夠直接打敗清政府,在沿海一帶,由於列強有軍艦等等利器,但是,一打縱深的話,無論是兵員還是供給都不一定能供上,以日本二戰時期幾百萬軍隊,雖然在平原地帶取得勝利,但是到中國的第二階梯地勢的時候,攻勢則變緩了。

第二,任意西方列強國家沒有能夠單獨完全統治中國

而清朝時期的任意一個西方國家都派遣不出超過百萬的軍隊來發動侵華戰爭,即使是當時號稱歐洲大陸最強陸軍的法國在一戰之前也只有75萬陸軍。

如果單純的打敗中國的軍隊可能只需要幾十萬人,但是,如果要想殖民統治談何容易,首先,中國的這些人口他們就不好殖民,而且需要他們出大量的人口來殖民,所以,沒有意義,所謂的殖民地,就是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但是1776年美國獨立給英國帶來的是不小的打擊,當時還是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都無法控制美國,他們又怎麼會有信心來殖民中國呢?

所以,西方列強對中國採取了商業殖民的統治方式,就是利用清政府來統治國家,但是他們卻幹著商品輸出和資源索取的殖民事實,也就是清政府和西方列強合作統治國家。


史論縱橫

【文史知識局03期·歷史小組】

把中國避免被瓜分命運的功勞完全安在義和團身上,顯然不符合事實。

但是,如果說中國人民的抵抗讓西方列強最終放棄瓜分這一舊的殖民方式,恐怕並非誇大。

因為,這裡的抵抗包含多個層面:清廷主導下的宣戰(包括利用義和團)以及地方督撫主導下的東南互保。

有人說:東南互保也算抵抗嗎?

當然算,這是更高明的抵抗方式。

劉坤一等地方督撫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以夷制夷,成功地阻止了英國軍事力量進入長江的企圖;

粉碎了日本以“聯邦保全政策”將中國變成日本保護國的陰謀;

並對俄國借八國聯軍侵華之機入侵東北的行徑進行了堅決抗爭。

應該說,正是中央的“戰”與地方的“和”,迫使西方重新思考殖民龐大中國的成本,最終選擇了一種新的方式。

就像瓦德西說的:

“吾人對於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

“至於中國所有好戰精神,尚未完全喪失,可於此次‘拳民運動’中見之。”

“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所謂“好戰精神”,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尚武精神。晚清以來,尚武精神的復甦對中國影響可謂巨大,後來的武夫當國局面,以及軍國民教育思潮,都與此相關。

當然,這種新殖民方式之所以能夠形成,主要原因在於列強之間存在矛盾。

尤其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只剩下了中國沒有被完全瓜分,列強之間的爭奪也就格外激烈。

激烈到什麼程度呢?

可能引發列強之間的戰爭,也就是世界大戰!

正因如此,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才能取得成功。

美西戰爭的勝利,讓美國人覺得自己已然躋身世界大國行列,必須進一步爭取大國地位。

而這時的中國,列強之間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如何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中尋求利益最大化,是擺在美國人面前的迫切問題。

當時,美國國內形成兩派:一派主張加入瓜分之列,哪怕只能獲得較小利益,也比錯過機遇要強;一派主張門戶開放,維持列強在中國的均勢局面。

所以,當狡猾的俄國人提出撤軍建議時,美國聯合其他國家表示堅決反對,目的就在於維持大國一致的在華格局。

一旦各國撤軍,俄國將一家獨大,這是其他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其實,列強都害怕彼此間發生戰爭,誰也沒有萬全把握能夠在戰爭中取勝。他們希望的是,在保持均勢的情況下,力求實現分得最大那塊蛋糕的目標。

最終,列強都同意了美國人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實際上也是殖民時代大國關係自我調節的一次嘗試。

當然,對於中國來說,因為我們國力相當弱小,根本無法主宰自身的命運,就像案板上的魚一樣,任人宰割。

能把“以夷制夷”運用到爐火純青地步的,肯定是小國,或者是弱國!


讀史品生活

從兩個方面來回答把,對內與對外。

一、就西方列強角度來說。

1、晚清時期,列強集體湧進中國,瓜分利益。其中就包括日、俄、英軍、美、法軍、奧匈帝國、意大利、德國。在當時都是屬於時間強國,相互牽制,就當時局勢,不允許中國成為哪一個國家的殖民地。

2、在列強當中,靠近中國領地的就只有日本與沙俄,其餘都在西歐,距離太遠。沙俄內部鬥爭不斷,屬於二流列強,而日本在當時僅僅只是英國扶植的代言人,都不足以使中國成為他們的殖民地。

3、列強侵略中國,除掉不能吞併中國的日本和沙俄,更多的是在於賺錢而不是圈地。他們更希望中國是一個原材料的採集地,加工地,銷售地,然後帶回去金錢而已。列強通過控制當時的晚清皇朝,比自己直接統治管理要簡單的多。

4、1914年,一戰爆發,列強忙於各自戰事,列強矛盾升級,為清政府贏取了寶貴的喘息時間

5、印度的殖民化,使得列強投入了太多精力進行管理與鎮壓反抗。吸取了教訓

二、就中國本身角度來說

1、中國本身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地主階層。它的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與西方的資本經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於把中國變為殖民地沒有任何意義。

2、5000年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在君主集權的封建朝代,人們更願意相信本地政府,使得清政府得到了延續

3、長期領先與世界文明形成的強烈自信心,激起了人們的反抗意識,其中就包括義和團起義、三元里抗英運動、抵制美貨運動等

4、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人才輩出。

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就說過“瓜分中國實屬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