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普京最怕什麼?

樂呵行

普京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特工出身的他沉穩冷靜,手腕強硬,似乎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難倒他。


2000年,普京從葉利欽手上接過一個瀕臨崩潰的俄羅斯,此時的俄羅斯正處於內外交困中,普京面臨著巨大的國內和國際壓力。


但他沒有退縮,而是憑著強有力的政治手腕和堅硬的拳頭與西方列強鬥智鬥勇,止住了俄羅斯分裂的趨勢,並且收復了領土,同時扭轉了國內局勢。

他在執政期間整體提升了蘇聯以來俄羅斯的國際地位,讓俄羅斯重新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普京是個公認的鐵漢,他從來不屈服,無論是面對恐怖分子還是西方的壓力,他從未懼怕過,似乎在他的人生字典裡就沒有一個“怕”字。


要說真有怕的話,現年60多歲的普京應該最怕的是在他離位之前,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接班人來繼承他的總統之位。


如今,俄羅斯雖然是世界強國,但現實依舊不容樂觀,國內經濟體系千瘡百孔,持續低迷;


國外危機四伏而又變幻莫測,在歐洲方面遭到西方國家的全面封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北約東擴,一直與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糾纏,搞不好還會有戰爭發生。


而這些問題都不是一朝兩日就能順利解決的,而是一個長期的對峙。


人有生老病死,這是不可違抗的自然規律,無論普京有多厲害,他也將面臨著老去,面臨著退位的那一天。


如果找不到一個有魄力有能力的新領導人來繼續領導俄羅斯,那麼俄羅斯的未來則令人擔憂。

也許會有普京最不願看到的事情發生:俄羅斯抵抗不住西方施加的壓力,在外交上全面向美國妥協,軍事上不敢繼續介入敘利亞事務甚至放鬆對恐怖主義勢力的打擊。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普京最擔憂的,也是俄羅斯人民不願發生的事情。


若真是這樣,普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就會瞬間走下坡路,回到以前的狀態,國際地位也會隨之下降。


所以,現在的普京最怕的是在退位之前找不到一位能帶領俄羅斯走向強大的下一任總統。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5月7日,現年66歲的普京第四次在克里姆林宮宣誓就任俄羅斯聯邦總統,開始了為期6年的“總統4.0”模式。

雖然普京還有6年的時間來發現、栽培一名得力的接班人,但從目前來看,一則他本人遲遲不願談及接班人問題;二則目前接班人人選也並不突出。

去年10月,俄羅斯“彼得堡政治”基金曾拉出一份普京潛在接班人的名單,共計19人,其中不乏現政府的“老人”,比如: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外交部部長拉夫羅夫、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前財政部長庫德林、圖拉州州長阿列克謝·久明等人,而排名最高的不是別人,正是普京多年的盟友梅德韋傑夫,而久明則是小梅之外的第二熱門人選。

不過,上個月小梅突然宣佈辭職,也是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可見普京很可能仍未就“接班人”問題做出決擇。

那麼,為什麼普京會最怕找不到得力的接班人?這是因為兩大關鍵原因:

其一:如果接班人不得力,普京很可能難逃被清算的命運。

這一點普京應該再明白不夠。大家回想一下,當年葉利欽不就是因為慧眼識珠選中了普京,得到了確實承諾,才得以善終的嗎?!

過去18年間,普京是如何強硬打壓反對派和金融寡頭的,如果不能找到足夠得力的接班人,將來能否保命都是個問題。

其二, 如果接班人不得力,普京奮鬥半生的基業將成空。

從過去18年來看,普京毫無疑問一位有著強烈歷史使命感和“蘇聯情結”的領導人,他為此奮鬥的目標是:再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曾說:“我有一個夢想,希望能有這麼一天,俄羅斯人能夠說:‘我為生在俄羅斯而感到自豪。’”而如果未來他的接班人不得力,無法頂住俄羅斯國內外壓力繼續其未竟事業,那普京之前在國內外打下的基業都將成一場空。

可以說,未來的這個接班人是事關普京未來能否保命以及保名的關鍵所在。可直到如今,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普京已找到這個心目中的人選,你說他能不怕嗎?!


陳一諾

現在的普京應該是什麼都不怕了,普京應該是吸取了前蘇聯的教訓,不再被西方國家和美國牽著鼻子走把俄羅斯帶向瓦解,所以也不會迎合歐美不合理的要求,按照強大俄羅期恢復前蘇聯的實力,用實力來向美歐說NO,如接受敘利亞政府的請求,幫助敘利亞政府用軍事力量收服反對派及幕後美歐軍事力量佔據的失地,向美歐說NO,收復克里米亞恢復俄羅斯的海軍實力,壯大軍力,讓美歐對俄羅斯在軍事上對俄羅斯形成更大的威脅,保持軍事戰力上的平衡,從軍事上俄羅斯不怕仼何國家。

俄羅斯通過軍事上幫助中東國家,讓中東的更多國家明白了美國只是要完全佔有中東國家的能源資源,把中東國家搗亂更變於美國對中東國家的控制與略奪,使中東局勢處於戰亂中,誰的日子都不好過,還是中東和平穩定更能更好的發展,不能讓美國一家獨大,還是有其他國家能制約美國的霸權與蠻橫不講理的行為,這樣俄羅斯在中東的能源控制勢力和美國在中東能源控制勢力平分秋色,也就解決了俄羅斯的經濟困局,俄羅斯的天然氣能源豐富,歐洲的天燃氣供應必須依賴俄羅斯,中國也買了俄羅斯不少的天燃氣來供應國內的需求,這也是俄羅斯主要的經濟收入之一。

俄羅斯軍工行業發達,對外武器出口也是俄羅斯經濟收入的重要主成部分。所以俄羅斯也不會怕歐美對它的經濟封鎖。


馥郁75716347

普京有三怕。

一怕自己從總統位置上退不了休

普京自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個人的命運己經與俄羅斯的國家命運深深地捆綁在一起。普京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自己是國家的“役馬”。普京在今年的一次採訪中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說自己可能永遠無法從總統位置上退休。


目前俄羅斯與美歐為首的西方國家地緣博弈激烈,普京在不久前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要求國內的大企業做好為可能發生的戰爭做好相關生產的準備。普京如果沒有找到值得信任、有能力與美歐博弈的接班人,不敢退,不能退。

二怕國家分崩離析

蘇聯解體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俄羅斯視為戰略威脅和主要敵人,肢解、削弱俄羅斯是西方精英界的戰略共識。蘇聯解體後,不僅西方承諾的援助沒有兌現,反而持續不斷地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北約陳兵俄羅斯邊境。普京作為當今的國際地緣博弈精算師,不僅擔心找不到值得信任的、有能力與美歐博弈的接班人,更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國家在美歐持續不斷地戰略擠壓下再次解體。



三怕新能源取代油氣等傳統能源

目前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給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的財政壓力,百姓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俄羅斯迫切希望國際油價能回升到合理水平,在新能源取代油氣能源之前,為俄羅斯的經濟轉型贏得迴旋空間。



部落酋長劉飛洲

普京儘管成功連任總統,但這位鐵血強人至少還有三怕。容俺一一道來:

第一怕,害怕周邊國家紛紛倒向北約。

蘇聯的全稱叫做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共和國。顧名思義,白羅斯、立陶宛、阿塞拜疆等國都是在二戰中被蘇聯強行納入統治下的,根基不牢。蘇聯為對抗北約成立的華約組織,網羅了東歐不少弱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等等,形成社會主義陣營對抗西方。

結果,強扭的瓜不甜啊。自1989年起,華約成員國陸陸續續脫離,很多倒向西方陣營。至1991年,蘇聯突然分崩離析。首先是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國倒向西方。現在,連蘇聯最重要的盟國烏克蘭也要加入北約。這讓普京非常害怕,不能讓俄羅斯成為孤家寡人啊!

第二怕,害怕俄羅斯的經濟無法改善,導致國內反對力量的進一步強大。

普京已經成為俄羅斯的實際領導人長達十八年,上任依始的承諾依然讓人津津樂道:“給俺普京二十年,還您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前七年的確不錯。蘇聯垮臺後,正值全球化興起,俄美關係改善,大宗商品上漲。俄羅斯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位列金磚五國。

無奈,經濟有周期,2008年後出現逆轉,偏偏普京前期大搞產業國有化,惡果顯現。加之俄美關係緊張,又遭美歐制裁,國內民生困難。反對派風起雲湧。如果俄羅斯經濟每況愈下,國內反對勢力必然更加強大。

第三怕,如何體面、安全的收場,這是每一位強人獨裁者的共同擔憂。權力在手,橫行霸道。但失去權力的那一天總會到來。強悍如斯大林,死後的慘劇歷歷在目,普京不得不抓緊時間選好接班人。但這非常困難!幾乎每一個強人獨裁者失勢後,幾乎都是一場動盪。難!難!難!


猴思猴想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普京在俄羅斯國內已經是絕對的統治地位。那麼至少在俄羅斯境內應該沒有什麼能夠對他產生威脅的。但其實並非如此。

在2012年普京再次當選總統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兩地都爆發了很大的遊行,來反對普京,最近這兩年,俄羅斯的遊行似乎規模都小了很多,也就是幾百人幾千人,當年在2012年,我記得當時是有10萬人的大遊行來反對普京。

為什麼現在走上街頭,反對普京的遊行變少了呢?我們可以說普京這幾年的政績還可以,收回克里米亞,出兵敘利亞,至少在明面上,在國際聲望上一點兒不虛美國。但我覺得這種寂靜的沉默似乎更為可怕。接下來一個六年對普京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如果在接下來六年內,他沒有辦法在國內問題上得到實質性的解決。比方說切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等。六年之後,普京任何的行為,例如更改憲法,更改選舉制度,再次當選總統。那麼真正可怕的是六年之後,這種沉默後的爆發是不是更加讓人心悸?

那麼在國際上呢?在現階段,俄羅斯似乎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經和美國有了平起平坐的趨勢。普京不愧是政治上老手,他明白,美國不會真的真刀真槍跟他幹。

普京最大的擔心應該是來自於中國。中國對俄羅斯的威脅其實更加的實在。咱們的一帶一路政策,直接動搖了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根基,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為了獲得更加多的國家利益,一方缺錢少糧的俄羅斯一方,另一方則是正在崛起的新的金主中國。普京不怕美國,雖然現在面上和我們中國的關係很好,但我總覺得這種關係是不牢靠的。大家覺得呢?


藝術世界觀

普京堪稱這個世界上最強硬的男人,其上臺以後,將瀕臨再次解體風險的俄羅斯,帶上重振雄風的軌道,其掌控俄羅斯近20年,讓俄羅斯從蘇聯解體的陰影中走出來,重新走到世界政治的前臺。幾年內滅車臣,打格魯吉亞,佔南奧塞梯,阿布哈茲,奪克里米亞,分裂烏克蘭,出兵敘利亞。讓世界應接不暇,展現普京大帝的手腕。作為普京來說,恐怕沒有什麼威脅是其害怕的,但是,不可否認,


普京最怕的有三點:一是,引發內部混亂。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國家的崩潰都是從內部開始,蘇聯就是這樣。而俄羅斯這幾年雖然縱橫世界,但是也受到西方長期制裁,百姓生活20年得不到提高。長期以往必然會積聚國內的不滿,一旦國內動盪,很容易就被美國撲捉到。就如同美國搞亂利比亞,敘利亞的手段一樣,到那個時候,美國直接支持俄羅斯內部力量,就可以搞垮俄羅斯。所以,普京這一次上臺才會說,自己要專心搞經濟。

第二,怕不得善終。普京雖然帶領俄羅斯走出困境,但無疑20多年的獨裁統治,形成了固定的利益集團,腐敗,貧富差距不可避免。一旦,自己下臺,如果接班人選錯,恐怕普京很可能不得善終,成為清算的對象。尤其是俄羅斯內部派系林立,各有算盤,一旦其他政黨上臺,必然對普京進行全面否定清算,到那個時候,普京沒做成國家英雄,很可能成為罪人。


第三,怕石油下跌。俄羅斯現在面臨很多問題,如人口下降,經濟惡化,地方分裂勢力不斷壯大等。而最為緊迫的問題就是經濟,現在俄羅斯的經濟基本靠石油天然氣撐著,而石油下降的這幾年,俄羅斯日子尤其難過。因此,如果石油價格繼續下跌。對於普京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自己的經濟改革也將無法進行。

第四,怕國家解體。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廣大的國家,17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億多,而且還在不斷下降,國內有100多個民族。在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境內加盟共和國,州有很多都有獨立傾向,現在俄羅斯強大,地方還能老實。一旦俄羅斯再次出現蘇聯一樣的危機,地方趁火打劫,俄羅斯就完了。


歷史真相背後

1.普京怕烏克蘭加入北約。

“橙色革命”以後,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越來越疏遠。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以後,烏克蘭與俄羅斯徹底鬧翻。烏克蘭是前蘇聯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加盟國,在獨聯體內部影響力不小。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僅僅代表這獨聯體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更代表著北約已經完成了對俄羅斯的戰略包圍,俄羅斯的復興也就無從談起。烏克蘭加入北約,是普京最怕的第一點。

2.普京怕俄羅斯經濟始終發展不起來。2017年,俄羅斯經濟總量為1.46萬億美元,而美國卻高達19.36萬億美元。經濟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俄羅斯復興最大的難題!因為經濟實力有限,俄羅斯在獨聯體內部的影響力都快被美國比下去;因為經濟實力有限,俄羅斯只能通過優先發展戰略核武器來保持軍事大國的地位。為此,普京制定了本屆總統任期的目標,到2024年,俄羅斯應該稱為第五大經濟體。

3.普京怕選不出合格的接班人。在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緩慢,經濟結構不合理;在國際上,遭到了美國的圍堵和打壓。因此,俄羅斯所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普京在,還能夠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與個人威望,領到俄羅斯渡過困難,不斷前行。一旦普京退居二線,接班人沒有足夠的能力與威望執掌俄羅斯。以俄羅斯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可能會成為第二個蘇聯。所以,普京也非常怕挑選不出合格的接班人。

普京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俄羅斯與俄羅斯人民。因此,他所怕的都是關係到俄羅斯國家命運的關鍵問題!


美國觀察室

普京怕什麼,我看了一下其他答主的回答。個人感覺,這些都不是要點,他怕的不是西方制裁,怕的不是自己的地位和前途,更不怕什麼俄羅斯的分裂及國際局勢的不利。

他最擔心的,是何人接替他,何人能夠領導俄羅斯走向未來。
(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曾經被很多人認為是普京的接班人)


西方的制裁?這並不是大問題,西方從2014年展開經濟制裁,但俄羅斯在2017年經濟重新復甦,外匯儲備,盧布匯率,財政開支,國家主權信用等級都有了較大的回升,俄羅斯經濟已經習慣了制裁。國際局勢惡化?不見得是這樣,俄羅斯目前成功避免了烏克蘭全面倒向北約,在中東的敘利亞戰爭中佔據了戰爭的主動權,阿薩德難以倒下,而埃及,伊拉克,土耳其也開始接受俄羅斯的影響力。在亞洲,東亞大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正在提升。

怕俄羅斯分裂?現在已經不是九十年代,國內一些媒體的誘導下,幻想俄羅斯分裂是不切實際的。俄羅斯在普京執政的第一個任期內就完成了行政改革,別看俄羅斯幾百個自治的共和國,州,省和邊疆省,但普京把他們劃分為幾個聯邦區和大區,每個聯邦區都有中央的官員進行管理,莫斯科對地方的控制,非常牢固,堅不可摧。
(阿列克謝.久明,他也被媒體認為是普京的繼任者之一)


普京不會擔心他自己的未來,他所取得的成績受到了全國大多數人的尊敬和愛戴。他已經成為俄羅斯現代史上不能繞開的人物,他會有一個愉快的晚年,並且,由於各種原因,他第五次成為總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謂的泛民主人士批評普京持續當政,賴著不走,卻從沒看見他們批評默克爾一直幹到現在。他更需要擔心自己後繼無人,他需要一個優秀的接班人。

這個接替普京的人,可以和普京有所偏差,可以和西方關係親密。但他決不能放棄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決不能對北約東擴,反導系統和俄羅斯在外利益上做出妥協。
(散發憂鬱氣質的普京)


普京的繼任者,絕不可能是現在已經被媒體圍繞,整日曝光於眾的政治家。諸如梅德韋傑夫,久明和紹伊古都不可能接替普京,他們整天被報道,他們或多或少存在漏洞和汙點,又各有一方黨羽,他們無力控制俄羅斯的政壇。

所以,普京的繼任者,一定是那種還沒有被媒體大量曝光的中層官員,他必須年輕,富有城府,熟練與政治事務。而且,他不能是日裡諾夫斯基那樣的民族主義者,也不可以是久加諾夫,格魯季寧那樣的左派。他必須是在國家杜馬中拿下第一席位的統俄黨出身,而普京身後的政黨正是統俄黨。
(俄羅斯民族英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雕塑)


一切終將會水到渠成,時間會告訴答案。普京的擔憂,可能是多餘的,也可能迫在眉睫,畢竟,這樣的人才,非常稀少。


朱興子

能讓普京最終屈服的唯有經濟手段,但美歐清楚俄羅斯不會倒下的主要原因,事實上,當今世界格局關係,中美俄三國都均心知肚明,普京清楚自身的最大命門,但也清楚中國絕對不會讓俄羅斯在美歐面前徹底倒下,面對強敵,中俄有相關共同點,但印度的徹底轉向,及日本欲不斷在中俄間尋找釘入楔子機會的情況下,兩國都須加深合作及提高警惕,中美俄如何調整好三角關係的平衡,事關將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但日本無論如何都會竭力挑起中美磨擦而從中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