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我叫杜欣悅

河南平頂山人

現任第81集團軍某部排長

2016年12月

我作為中國第三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翻譯

遠赴非洲大陸執行維和任務

在南蘇丹的330個日日夜夜發生過許多故事

也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的經歷

今天,就讓我來講一件我的維和故事!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14公斤重的防護裝具、步槍、子彈

全身負重22公斤

氣溫50攝氏度

半人高的防禦工事圍得密不透風

蚊蟲和難民營散發出陣陣惡臭

比腰還高的矮樹叢也暗藏倒刺

即使隔著衣服仍然避免不了渾身的血印

除此之外,暴力和恐怖的威脅始終持續不斷

……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這是我們在徒步巡邏

搜索聯合國營地東南兩條線200米範圍內

是否藏匿武器

是否存在未爆物

是否發生暴力犯罪事件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當漫長的5個小時任務結束後

我氣喘吁吁地回到突擊車裡

汗水侵漬著大腿上的傷口

火辣辣的疼痛感使我忘記了沉重裝具的束縛 急流不止的汗水模糊了整個世界。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2016年,中國第三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

要編一個13人的女子戰鬥班

千載難逢的機會讓我毫不猶豫的參加了報名

勸阻聲和能夠想象的惡劣環境一再侵蝕著我的決心

20歲的叛逆和衝動帶著我通過了翻譯選拔

走進維和步兵營集訓隊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電話的另一端

是一名退役軍人的父愛和沉默

是一位堅強慈母的抽泣和不捨

嚴格的選拔和感情的割傷

彷彿像一針強心劑

讓弱不禁風的女子無畏任何暴風驟雨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由於中國維和部隊中

只有南蘇丹步兵營有一支女子戰鬥班

前所未有的考驗、血雨腥風的挑戰

就像高牆鐵門的通行證

讓人無可奈何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暴雨、狂風、酷暑

手上的血泡此起彼伏

在地上挖坑埋土構築掩體已顯得輕鬆自如

無數個揮汗如雨

無數次漫長的通過終點

讓武裝越野成為家常便飯

分解結合、據槍射擊

震耳欲聾的槍聲不停地從耳邊穿過

耳朵裡要持續好幾天的“嗡嗡”聲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翻譯的工作也不輕鬆

為了熟悉交戰規則

瞭解國際法規

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2017年12月21日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

南航的飛機載著一頂頂藍色的貝雷帽

駛向了遙遠的朱巴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南蘇丹任務區安全形勢持續動盪

自然環境異常惡劣

突發情況層出不窮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當武裝巡邏分隊被政府軍武裝分子無理攔阻時

在雙方子彈上膛的情況下

作為隨行翻譯

必須保持冷靜

積極上前交涉

隨時都有可能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難民營人群密集

不到0.1平方公里的土地容納1千多戶近1萬名難民

內部汙水橫流、垃圾遍地、蚊蟲亂飛

極易滋生傳播各類傳染性疾病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擔任武器搜查任務的聯絡員

我需要跟隨搜查組成員和聯合國警察深入難民帳篷

每次的搜查任務都需要小心謹慎處理

否則都有可能場面失控。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維和部隊援建當地社區希望小學也是一項重要任務

戰爭奪去了孩子們美好的童年

把他們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

我們教黑人兒童中文課

幫助他們學習中文、瞭解中國文化

每次參加巡邏任務歸來,孩子們一看到我

就用流利的中文大喊:“中國南蘇丹朋友!”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一次,由南蘇丹舉辦的性別感知研討會在營區舉行

來自澳大利亞、尼泊爾、盧旺達

埃塞俄比亞、日本等國家的維和人員齊聚一堂

共同圍繞性別歧視、執行任務過程中

處理性別問題的方法、女性維和人員的作用等話題展開討論

我作為中國營發言代表

將第三批步兵營對待性別問題好的經驗做法與其他國家部隊分享

得到澳大利亞性別顧問芭蒂娜中校的認可

也贏得了現場最熱烈的掌聲

會後,各出兵國人員前來要跟我合影留念

一種大國軍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對,這就是一個女孩的維和故事!

一枚象徵著維和榮譽的聯合國和平勳章掛在胸前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異國大地莊嚴奏響

凝望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

一份由特殊使命帶來的責任感和力量感在胸中激盪

我為我是中國軍人而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